石墨材料材料加工制备
隐晶质石墨:土状石墨(Amorphous, microcrystalline, <1um)。 天然鳞片石墨的开采:石墨亲油疏水 采矿粉碎浮选电选重选水洗干燥包装(中碳石墨,80-
94%)
Crystal unit> 1µmຫໍສະໝຸດ Flake graphite
<1µm
Microcrystalline graphite (晶粒很细)
间相沥青分子[2]; (c) 萘系中间相沥青分子[3] 萘系即卫生球
[1] Zimmer JE, White JL. Disclination structure in carbonaceous mesophase and graphite. Aerospace report, 1976: 1-5
[2] Fitzer E. Carbon fibers and their composit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5 [3] Mochida I, Shimizu K, Korai Y, et al. Preparation of mesophase pitch from aromatic
0.3354nm(理想单晶石墨)。 实际上人工炭达不到0.3354nm
石墨化度G: (0.344-d002)/(0.344-0.3354)
Formation of graphitic regularity
Homogeneous graphitization
Heterogeneous graphitization
天然鳞片石墨的提纯
化学提纯:
酸法:在反应釜中与HCl, HF, HCl+HF反应(一定温度下),再水 洗干燥筛分包装(99.8%)
HF是一个祸害,对环境污染很厉害,对人危害也很大,剧毒
碱法:中碳石墨熔融烧碱水洗盐酸中和水洗干燥筛 分包装(99.9%)
高温提纯:卤素气体,高温下通入卤素气体与石墨中的灰份反应 (99.99%),加热到2500°C以上
天然鳞片石墨的提纯(二)
物理提纯: 石墨在4500C以上升华,将石墨在石墨炉中加热到3000C以上, 低沸点灰份蒸发去(99%)
天然石墨的改性
粉体颗粒改性 球形化 表面氧化 表面包覆 插层
人工炭材料
碳黑用作橡胶的增强剂
人工炭材料的原料
各种富碳的有机物 动植物(木、竹、骨等) 煤 油 气 树脂
hydrocarbons by the aid of HF/BF3. Carbon, 1990, 28(2): 311-319
炭质中间相形成的“颗粒单元基本构筑”理论
炭质中间相形成的BGBU过程
石墨化(Graphitization)
由碳向有序排列的石墨结构转变。高于2500C。 晶体尺度(Crystallite size Lc):由5nm(碳)增加到100nm以上。 面间距(Interlayer spacing d):由0.344nm以上(未完全石墨化)降到
炭化(Carbonization)
原料在还原性或惰性气氛中缓慢加热,有机物分解成残余碳和挥发性 化合物,几种反应同时发生: ——脱氢反应,凝聚反应,同素异质转变。 ——热解,热聚(链变成环(芳香环))
残余碳含量与原料种类和热解温度有关 ——90wt%,900C; 99wt%,1300C 碳收率(Carbon Yield): 炭化后残余碳含量与炭化前原料质量之比
石墨材料材料加工制备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第一章 碳材料的制备
天然碳材料 天然石墨的类型 提纯 改性
人工碳材料 原料 碳化(气、液、固) 中间相 石墨化
天然石墨的种类
晶质石墨:致密晶质石墨(Vein, >0.5mm),鳞片石墨 (Flake, 1m0.5mm)。碳在石头里过饱和析出,含碳量超过每吨30kg, 就有开采价 值
炭化过程示意图
热聚反应
中间相
液相炭化
原料:沥青、重质油等 通常≤500 ℃进行 出现以缩聚稠环芳香烃结构为主体的液晶状态,即中间相
(mesophase)
是一种有序结构,炭化学叫中间相,实际是液晶
产品:针状焦、MCMB(中间相碳微球)
炭质中间相的形态
图1炭质中间相的典型聚芳烃分子模型. (a) 煤系中间相沥青分子[1]; (b) 石油系中
石墨化机理
l 消除层面内和层面间的缺陷 l 晶体逐渐长大 l 消除交叉键 l ABAB密排结构形成 l 碳环和单原子移动来填充空位和消除位错
谢谢观看
共同学习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