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病例分析汇总

内科病例分析汇总

内科病例分析汇总心血管病例一病情简介患者蒋昌荣,男,74岁。

住院号667549。

因“突发心前区疼痛2小时”入院。

2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呈持续性,程度难忍受,可向左肩部放射,伴有濒死感,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

无心悸气促,能平卧。

入院后予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未能缓解。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达200/100mmHg。

否认糖尿病、脑卒中病史,否认近期有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血液疾病史。

查体:T 37.8℃R 26次/分P 95次/分Bp 130/70mmHg 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口唇无发绀。

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可闻及中等量的小水泡音,对称,未闻干性罗音,心浊音界稍向左下扩大,心率95次/分,律齐,S1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本患者的临床特点?查体:T 37.8℃R 26次/分P 95次/分Bp 130/70mmHg 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口唇无发绀。

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双肺可闻及中等量的小水泡音,对称,未闻干性罗音,心浊音界稍向左下扩大,心率95次/分,律齐,S1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杂音。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考虑诊断为?要和哪些疾病相鉴别?首要做哪些检查协助诊断?综上,诊断考虑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1. 心绞痛2. 急性心包炎3.急性肺动脉栓塞4.主动脉夹层5.急腹症心绞痛:心绞痛的性质、部位与心肌梗死相似,但其疼痛的程度没有心肌梗死的剧烈,疼痛呈阵发性而非持续性,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可缓解。

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可有S-T段压低或抬高,但症状缓解后恢复正常,肌红、肌钙蛋白、心肌酶一般不升高,有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肌红、肌钙蛋白可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的两倍。

故结合本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及辅助检查可排除此诊断。

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也可有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但一般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有时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全身症状不如心肌梗死明显。

心电图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T波倒置,无异常Q波的出现。

肌红、肌钙蛋白、心肌酶一般不升高。

故结合本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及辅助检查可排除此诊断。

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肺动脉栓塞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休克及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临床表现(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心电图有I导联S波加深,III导联Q波明显T波倒置。

肌红、肌钙蛋白、心肌酶一般不升高。

行CTCA检查可明确诊断。

主动脉夹层:此类患者一般有高血压病史,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开始呈撕裂痛,后呈闷痛,常放射到背、肋、腹部、腰、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有明显的差别。

肌红、肌钙蛋白、心肌酶一般不升高。

行CTCA检查可明确诊断。

急腹症:主要与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的心肌梗死相鉴别,一般无心电图、肌红、肌钙蛋白、心肌酶等表现。

可查血、尿淀粉酶,腹部B超、腹部CT明确。

怎样治疗?一、一般治疗1、休息:急性期12小时绝对卧床休息(被动翻身,床上大小便),如果没有并发症,24小时嘱患者在床上行肢体活动,第3天可下床活动。

2、中流量吸氧。

3、监测生命征。

4、止痛。

吗啡、度冷丁二、心肌再灌注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①溶栓治疗;②介入治疗;③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三、溶栓治疗适应症溶栓治疗适应症: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2mV,肢导联≥1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②起病<12小时,年龄<75岁;③起病时间达12~24小时,但如果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可考虑。

溶栓治疗禁忌症:①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②颅内肿瘤;③近期(2~4周)有活动性内脏出血;④疑为动脉夹层;⑤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180/110mmHg);⑥目前正在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物或已知有出血倾向;⑦近期(<3周)外科大手术;近期(<2周)有在不能压迫部位的大血管行穿刺术;⑧近期(2~4周)有创伤史或心肺复苏史。

介入治疗包括那些方式?急诊PTCA适应症?介入治疗: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补救性PCI、溶栓治疗再通者PCI。

急诊PTCA适应症:①心肌梗死患者;②有溶栓禁忌症患者;③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只处理引起本次症状的相关血管)本患者选择哪种方式为好?综上,结合本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既往病史,既可行溶栓治疗,也可行急诊PTCA。

若病人就医医院有条件行PCI术,应首先急诊PTCA治疗,若无首先行溶栓治疗,再择期行PCI术。

⏹四、基础治疗:ABCDE方案⏹A: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心绞痛:硝酸类制剂;ACEI⏹B:预防心律失常,控制血压:倍他乐克、⏹C:血脂水平的控制,戒烟:他汀类降脂药物的使用(立普妥)⏹D:控制血糖、控制饮食⏹E:适当的体育锻炼,健康教育第二天凌晨患者突然出现心悸、气促,不能平卧,烦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

查体:Bp140/80mmHg 神志清楚,双肺布满大量干湿罗音,心率106次/分,可闻及早搏,呈二联律,左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腹部查体未见特殊异常。

双下肢无水肿。

1.此时患者出现哪些并发症,应作何处理?应补充哪些何种检查2. 心肌梗死患者能否应用西地兰?为什么?3. 高危心律失常包括?出现哪些并发症?应补充哪些检查从本患者症状、查体结果考虑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室性心律失常(二联律)、室间隔缺损。

可行心电图、床边心脏彩超、电解质检查。

⏹心肌梗死患者能否应用西地兰?为什么?急性心肌梗死前24小时要慎用洋地黄制剂,因这时心肌兴奋性高,易引起电生理紊乱,从而诱发致命的心律失常(室速、室颤)。

但在急性肺水肿时无禁忌。

⏹高危心律失常包括?高危心律失常:频发的室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成对出现的室性早搏、R-on-T现象、短阵室速,此类心律失常极易发展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必须及时处理。

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症状好转。

但当天下午患者在床上大便后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头晕,血压0/0mmHg。

心电监护提示:如下:病例二患者,何XX,男,43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10年,加重1年,咯血7天于2006年10月12日入院。

患者于10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心悸、气促,休息后可缓解,无胸痛,无畏寒发热,无头晕头痛,症状逐年加重,一直未作诊治。

近一年来症状明显加重,上三楼即出现心悸、气促,休息可缓解。

7天前出现咯血,量约50ml,之后每天痰中带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关节疼痛,无上腹部疼痛,无反酸、暧气。

在当地医院就诊,予止血、抗感染,对症治疗,症状改善。

发病以来,体重无减轻。

既往于20多年前患“风湿性关节炎”。

体查:T36.8°C P76次/分R20次/分BP101/69mmHg,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巩膜无黄染,劲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中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76次/分,律整,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2006年10月8日院外):WBC11×109/L ,RBC2.82×1012/L,HGB89.1g/L,PLT226×109/L,N70.8%,PT15.3秒。

入院后查血常规:WBC7.6×109/L,RBC2.34×1012/L,HGB71g/L,PLT238×109/L,PT14.9秒,大便OB(-),血沉45mm/h,抗“O”111IU/ml,CRP2.87mg/L,TB25.6umol/L,DB7.0umol/L,TP53.3g/L,ALB31.9g/L,A/G1.5。

胸片示右中下肺野可见斑点斑片状阴影,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率约0.7,左主支气管稍受压,心前间隙变窄,肺动脉段膨隆,右肺门增浓,双侧隔面光滑,位置正常,双侧肋膈角锐利。

心脏超声示左房、右室增大,二尖瓣瓣膜增厚,后叶见一0.4×0.6cm2的强光斑,开放明显受限,瓣口面积0.9cm2,对合尚可,主动脉瓣瓣膜增厚,厚约0.34cm2,开放无受限,关闭见合不垄。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活动)二尖瓣重度狭窄心功能II级2.肺炎依据:中年男性,病程长,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有劳力性心悸、气促10年,咯血7天,心脏听诊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有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抗“O”升高,结合胸片及心脏超声结果。

二鉴别诊断1.与表现为咯血的疾病鉴别:⏹支气管扩张:有慢性咳嗽、咳痰及反复咯血史,X线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有助确诊。

⏹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干湿性罗音多位于上肺局部,如出现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X线表现为密度较高,浓淡不一,有环形边界透光区的空洞等,痰找到结核菌可确诊。

⏹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症状,多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及进行性消瘦,X线示结核球周围有卫星病灶,钙化,而癌肿病灶边缘有切迹、毛刺。

三.治疗(结合开医嘱)思考题:⏹1二尖瓣狭窄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2心房颤动的治疗目的是什么?⏹3二尖瓣重度狭窄可应用洋地黄吗?如果可以,什么情况下应用?病例三患者张世昌,男,65岁。

住院号:640322。

因“反复头晕、头痛10多年,加重伴呕吐、烦躁1小时”入院。

患者于10多年前始出现头晕,头痛,多在活动是出现,休息后可缓解,头晕呈非旋转性,无伴耳鸣、听力减退,与头颈部活动关系不大。

头痛呈搏动性头痛,以前额明显,曾在当地医院诊治,多次测量血压均升高,最高达190/100mmHg,予降压药物治疗,症状可减轻或缓解,此后患者一直不规则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不详。

1小时前患者与人争执后出现头晕、头痛症状加重,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烦躁、心悸、气促、大汗淋漓,无四肢感觉及运动障碍,无抽搐,由急诊收入院。

入院查体:T36.4℃R28次/分P95次/分Bp250/140mmHg 神志欠清,对答不切题,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相对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5次/分,律齐,A2亢进,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腹部查体未见特殊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膝反射正常。

既往无糖尿病、肺部疾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平素登8楼后方出现心悸、气促症状。

入院后予急查: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常规,后再予生化全套、尿常规、心脏X线检查。

结果如下:⏹临床特点:(1)患者为老年的男性患者(2)因“反复头晕、头痛10多年,加重伴呕吐、烦躁1小时”入院。

头晕呈非旋转性,无伴耳鸣、听力减退,与头颈部活动关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