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做句类。
(句子类型)1.陈述句:①你的作业做得很好。
2.疑问句:①今天星期几?②你好吗?3.祈使句:①咱们快走吧! ②禁止吸烟!4.感叹句:①多好的人哪!②生活真美好!一.陈述句。
1.肯定陈述句:用来肯定某一事实的句子。
例如:秦耕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2、否定陈述句:用来否定某一事实的句子。
例如:(1)“……不……”衣服洗得不干净。
(2)“……没有(没)……”他没有做完作业。
3、双重否定句:用双重否定来表示肯定的意思。
例如:(1)“不……不……”式。
他不敢不来。
(2)“没有……不……”式。
没有一个人不怕他。
(3)“非~~不~~”式。
我非把这本书读完不可。
(4)“……无不……”式。
同学们无不欢欣鼓舞。
(5)“……无非……”式。
他妈妈不让他去,无非是怕他吃亏。
(6)“……不无……”式。
想起一个人的旅途,不无寂寥之感。
(7)“……未必不……”式。
你未必不知道。
二、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包括明知顾问。
有表达疑问语气的语调。
书面句末使用问号(?)1. 是非问句。
例如:她是你同学吗?2. 特指问句。
例如:(1)“谁……(……谁)?(2)“为什么(干什么)……?式(3)“……哪里(哪儿)……?式。
(4)“……怎么(怎么样、怎样)”式。
三、祈使句。
1、表示命令的祈使句。
一般带有强制性,例如:快去捞饭!米烂了!2、表示请求的祈使句。
包括请求、敦促、商议、建议等。
例如:给我喝水,我渴!*走哇,妈妈!3、表示禁止的祈使句。
例如:不许动!四、感叹句。
带有强烈感情的句子书面上句末用感叹号表示。
感叹句常带有“多么、多、好、真”等副词和语气助词。
小学六年级最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11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引用、借代、对比【比喻】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出现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这些词。
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有“是、成为”这些词。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夸张】夸张类别有:扩大夸张例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例如: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例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例如: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即:自问自答。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练习:1、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3、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夸张)4、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夸张)5、对比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小学生关联词语有哪些?转折、假设、条件、因果、并列、承接、递进、选择、1. 转折关系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是2.假设关系如果……就……、既然……就……、要是……那么…… 、倘若……就……、即使……也……2.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又……又…… ……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来……、……首先……然后……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8.选择关系宁可……也不……、宁可……也……、与其……不如……、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或是……或是……、要么……要么……、小学病句修改的类型与例子要求:了解病句的九种类型,熟悉各种类型病句的修改方法。
原则:句子的原意要保留、修改要恰当。
修改步骤:1 、读懂句子的意思;2 、找准病处,对症下药;3 、改后读读是否通顺,是否改变原意。
一、成份残缺这类病句主要有 2 种类型。
1 、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 1 :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例 2 :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例 3 :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欢乐。
]2 、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
[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用词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 2 种类型。
1 、用错了近义词。
[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
]2 、用错了关联词。
[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搭配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 3 种类型。
1 、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2 、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了许多欣欣向荣的果树。
]3 、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
[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四、词序颠倒这类病句主要有 3 种类型。
1 、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
[例: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
]2 、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
[例: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3 、修饰限制的词语用错了对象。
[例: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
]五、重复累赘这类病句主要有 3 种类型。
1 、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
[例: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2 、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
[例: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3 、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
[例: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六、指代不明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 2 种类型。
1 、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例: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2 、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
]七、前后矛盾这类病句主要有 2 种类型。
1 、句子的主要意思前后矛盾。
[例:这个养猪场养的猪不少于500 头左右。
]2 、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相矛盾。
[例:今年春天的这场秋雨下得真不是时候。
]八、归类不当这类病句主要有 3 种类型。
1 、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当作同一类的;[例:《中国少年报》和《科学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
]2 、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
[例: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和稻子成熟了。
]3 、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
[例:参加这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
]九、不符事理这类病句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生活实际。
[例 1 :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
][例 2 :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
]【举例】在同学们说话、回答问题或是造句、作文中,常常出现一些病句。
例1 听了校长的报告,深受鼓舞。
例2 少先队员们积极响应学习雷锋的传统。
例3 他兴高采烈地跑来,高兴地说:“今晚的电影票买到了。
”例4 老师留的4道数学题我都会做,其中一道题还需要去问老师。
例5 中午,王飞和佟林一起上学,他问他下午的班会要讨论什么问题。
例6 他不但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是正在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例7 广大人民群众表现无比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
例8 春天的花坛里,百花盛开,有粉红的桃花,碧绿的荷花,金黄的菊花……【解答】同学们在口语或书面语中,常出现的病句是比较多的。
我们把这些病句择其主要的归一归类型,按“举例”中提到的,大致归为以下几种:1.例1没有指明“谁”听了校长的报告,深受鼓舞,句中没有主语,属“成分残缺”。
2.例2中,“响应”一词一般和“号召”、“倡议”等搭配,而不能与“传统”搭配,属“搭配不当”。
3.例3中的“兴高采烈”与“高兴”意思重复,属“重复啰唆”。
4.例4中既然说“其中一道题还需要去问老师”,那就表明“我”还有不会做的,这与“都会做”相矛盾,属“语意矛盾”。
5.例5中“他问他”究竟指的是王飞问佟林呢,还要佟林问王飞呢,不明确,属“指代不明”。
6.例6中“不但……但是……”这对关联词不相配合,出现病句,属“关联不当”。
7.例7中“无比”是修饰“热情”的,“无比”与“走”毫无关系。
由于词语排列次序不对,造成句子出现毛病,属“词序混乱”。
8.例8中本是说春天的花坛,却把夏天的荷花(颜色也不对),秋天的菊花写进花坛,不符合实际情况。
这种毛病属“事理不符”。
除了上面的几种主要类型外,还有词性混淆、滥用虚词、结构混乱、修辞不准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