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所谓中小企业,就是指规模相对较小的经济单位,一般是指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各类经济实体。

美国195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法”规定:凡是独立所有和经营,并且在某一行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均为中小企业。

目前在我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大约有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润总额中所达到的比例分别是60%和50%,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我国经济增长的2/3来自中小企业的贡献。

中小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世界各国都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整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使之做大做强已成为各国政府经济增长的突破点。

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并不是很乐观,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主要问题
1.资金不足
一项权威机构所做的调查表明,有近67%的中小企业把资金不足视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个人积蓄和家族集资。

外部融资渠道单一,并且难以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内部资本积累量也十分有限,所以不具备强大的资金优势,对中国市场持续的注资能力比较弱。

目前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银行贷款属商业性行为,向中小企业贷款会面临经营成本高、风险大的危险,银行往往更容易“惜贷”,再加
上中小企业自身在抵押、担保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目前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资源竟然不到过10%。

2.人才流失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限制,使得与大企业相比其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竞争中均处于弱势,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中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30%,而过高的人才流失率必将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还会影响企业职员的士气,严重者更会造成技术的流失或商业机密的泄露,最终可能影响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甚至可以使企业最终走向衰亡。

3.技术创新困难
我国的中小企业起步晚,技术创新能力弱,而技术创新能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的活力所在。

技术创新离不开高层领导的支持,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就容易满足现状,不求进取,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停滞。

企业领导的积极性不高,后果是导致企业整体组织的创新能力不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企业家、企业高素质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营销人员的短缺,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创新资金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限。

由上可见,资金,技术,人才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三者同时又是相互影响的,技术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资金的支
持,资金的缺乏又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动力不足,进而加剧人才的流失阻碍创新的实现,因此对于中小企业发展而言资金是保障,人才是关键,技术创新是重点。

二、对策
1、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第一、要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企业本身的条件是能否取得贷款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放贷难是并存的。

银行并不是真正的惜贷,只是贷款条件对中小企业来说过于“严格”。

中小企业,除利用国家有关政策融资外,主要应在产品开发、财务管理、经理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信用,以此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第二、要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和制度建设,创造有利的人才发展环境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建立个人与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共同愿景,创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经济决策和经营活动中来;要完善企业的福利保障制度,在确保员工薪金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条件下按照法律规定,根据自身条件,努力提高员工的福利水平,并尽可能地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以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在建立奖励机制方面,要认识、分析和预测人才的需要,根据企业所拥有的奖酬资源来设计具体的奖酬形式,密切工作绩效与组织奖酬之间的联系,将绩效
考核作为报酬分配及人力资源开发的依据,提高人才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

第三、可以通过模仿创新战略和联合创新战略来克服技术创新的瓶颈。

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不仅可以使吸收开发的针对性大大增强还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
带来的风险。

联合创新战略是指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采用联合竞争战略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2、对政府来说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扶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政府应做到:
第一、鉴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特殊性,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对中小企业融资给予特殊的支持,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组织支持和财政支持系统。

1、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那些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直接贷款,或直接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进行资助。

2、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国有商业银行已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要积极、有效、合理、透明地开展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要特别支持那些有市场,有效益,有前途的民营中小企业。

3、
利用诸如减免税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率和获利空间进而利用税收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促进企业科研开发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以前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几乎都集中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够重视,具体来说表现在资金投入不足和扶持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政策力度不够两个方面,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因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

另外政府还要起到重要的中间人作用,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金融部门等单位的合作,各单位可以就某一项目成立专门项目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

这种合作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难问题还可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地方的经济发展。

总之,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自身寻求出路,锐意改革更需要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唯有此才能实现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进而发挥对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绍林:浅析中小企业困境中的出口对策《商场现代化》2009年1月
[2] 史永进: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9年1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