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学苑中学教学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河南华都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核准:审核:编制:日期: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况柘城县学苑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地上四层。
建筑面积为12120.6 m2 。
建筑高度16.05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物耐火等级为2级。
混凝土:基础、框架柱、框架梁、梁、现浇板均采用 C30级混凝土,其余采用C25。
其它均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二、施工条件在现场设封闭式木模加工棚。
模板堆放区要避开道路、消防管线,并满足相关消防要求。
木模堆放区四周设2米高防护架。
所有堆放区钢管均刷红、白漆,并在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地面用C15混凝土(厚100mm)硬化,平整度要好;每个堆放区设一出入口,左、右两侧各设一标识牌,标明模板适用范围、吊运、保养方法、脱模剂涂刷、使用、安全、质量等施工中注意点。
每个堆放区设一工具架,用于放置自制角尺、拖布(两把:一把用于模板清理;另一把用于脱模剂涂刷)、清洗桶、工具柄、铁铲子、扫帚(用于扫除积水等)等维护、保养、堆放用具。
设专人(潘天天)负责模板堆放和标识工作,模板堆放应分规格、分类型,集中堆放大模距两端1/6长度处用通长100×100mm2木方垫起(木模雨雪天气应用塑料布遮盖);大模用红漆在背面标注其编号(小块竹胶模板用白色粉笔编号)。
第二章:施工总体安排一、施工准备1.1测量准备根据平面控制网线,在垫层(包括防水保护层)上放出底板控制轴线和独立柱基础控制轴线。
板(包括底板)砼浇注完成支设竖向模板前,在板(包括底板)上放出该层平面控制轴线。
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竖向钢筋上部标出标高控制点。
1.2审图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情况)、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找出模板工程中异形部位(柱和墙截面形状变化处、柱头处等)、安全质量施工注意点等,作到异型模板配置及时、施工中重点突出。
二、劳动力计划第三章:施工方法一、模板设计及配置1、设计依据1.1业主提供结构、建筑施工图。
1.2按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程度,阴阳角模统一整齐(尽量在安装之前配置)。
1.3墙、柱混凝土侧压力按70Kn/m2考虑。
1.4在满足塔吊起重量要求、施工便利和经济条件下,应尽可能扩大模板面积、减少拼缝。
2、模板设计、配置2.1剪力墙、柱模板形式:采用面层厚δ=15mm木胶板、50×100mm2木方作竖向背楞(间距20cm)的拼装大模板,横背楞为2×φ48钢管(间距50cm)。
采用φ48钢管作斜支撑,自下而上1500mm一道,上部不足1500mm也加一道。
穿墙螺栓采用φ12螺杆梅花型间距为60cmm。
地下室外墙及消防水池墙体,穿墙螺栓采用内直径φ12的焊有止水环的螺杆;梅花型布置,间距为500mm。
2.2、顶板、梁、楼梯模板形式面板为厚δ=15mm(1220×2440mm2)覆膜木胶板,截面50×100mm2木方次搁栅间距250mm,下方垂直其平铺的方钢管主搁栅间距为1000mm。
支撑为普通钢管(内直径φ48)脚手架。
二、模板的加工木模的加工由劳务承包方现场加工。
三、模板的现场吊运由模板堆放负责人进行模板发放,用塔吊运输至安装部位。
发放前安装班组应检查模板的几何质量、脱模剂涂刷等情况,核准其标识与安装部位是否吻合。
模板吊运到使用部位时,安装班组应再次按上述方面核准后方可安装。
四、模板的安装1、施工流程标准施工程序放线墙、柱钢筋绑扎钢筋隐蔽支外侧模板穿套管、螺杆支内侧模板模板紧固校正模板验收浇砼拆模养护砼模板堆放原位修复、保养.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A.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应,并铺设垫板。
B.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C.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D.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E.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F.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允许偏差为:五、模板的支设1、梁板部分支设前模板班组应事先依据图纸、本方案、洽商等画出本班组施工范围内梁板模板的拼板图(要有拼板编号),并据此加工好模板(在背面用白粉笔编号),需调整误差模板(梁中部模和板角部模)应留出1-2cm余量。
安装模板时要依据编号支设。
根据平面控制轴线,用钢卷尺、铅锤、水平尺等确定柱上口中心线,并把每边中心线标注在柱的四个侧面上;从钢筋上标高控制点用卷尺量出主梁底模(先确定背楞标高)竖向位置,并结合柱中心线固定柱端第一块主梁底模;依此类推固定多块柱端主梁底模;然后补齐柱网之间主梁底模(用刨子或无齿锯调整误差,减小接缝),并在底模上放出主梁中心线,依此和主梁底模标高用同样方法支设次梁底模。
依据梁底模用钢卷尺量出板底标高,并固定第一块顶板模(最好不在每块板角部,应先确定背楞标高);依此标高向板角部铺模,待每块板大部分中间模铺好后,由专业测量人员(见本工程测量方案)用校核一次梁、板底模标高、平面位置。
后结合柱中心线用钢卷尺、铅锤、水平尺等定出角板和梁侧模位置,并两者结合考虑(用刨子或无齿锯调整误差,减小接缝)完成顶板和梁的模板支设。
主梁与次梁底标高不同交接处封堵15mm厚小块木胶板。
梁、板跨度≥4m时,在加工背楞时应起拱(要均匀),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
背楞找平后,在能固定面板的情况下尽量少钉钉子。
2、墙柱部分查看本工程相关方案及相关规范,检查其操作条件是否具备,必须在操作条件具备时才能安装。
依据控制轴线放出要支设模板表面的平面位置线。
墙、柱都为大模板,必须按编号支设。
将要支墙模房间的四个角模安装牢固后,再吊放墙体中部一侧大模就位(用斜支撑暂时放稳)及另一侧对应大模就位(外墙模增设临时承重架,待对拉螺栓栓好后再撤吊),并用斜支撑调整模板位置及垂直度。
电梯井施工下层时,在墙上预留φ60洞作为上层模板支设的固定穿墙用。
将一根柱的所有模板依据平面位置线初步吊装就位,利用柱箍及斜支撑调整模板位置及垂直度。
3、其它部分1.1、楼梯模板分解成柱、梁、板来支设,方法基本同上,但如果柱模重量较小,用手扶即可安装;梁、板模标高如方便可从楼层1m控制线来确定。
1.2、预留洞(包括圆洞)模板在洞口四周用16#铁丝加绑2Ф16@400长450mm钢筋定位(门洞下部除外)。
1.3、底板模板依据控制轴线在垫层上放出墙模内边线(考虑墙体抹灰和防水层厚度),据此砌筑底板墙模(240mm厚)并抹灰压光。
待防水及其压头砖砌完、上层一个方向网片筋布完,逐块支设、调整导墙模板。
六、模板的拆除1、拆模条件1.1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条件(通过制作同条件试块并作试验来确定)2、拆模注意事项拆模顺序与支模顺序相反(应自上而下拆除),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或硬撬乱捣,拆除困难,可用橇杠从底部轻微橇动;保持起吊时模板与墙体的距离;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受损坏。
七、成品保护1、上操作面前模板上的脱模剂不得有流坠,以防污染结构成品。
2、为防止破坏模板成品工序必须做到:不得重物冲击已支好模板、支撑;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顶板模上焊接钢筋(固定线盒)或要垫起,并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阻燃材料;在支好顶板模上进行预埋管打弯走线时不得直接以模板为支点,须用木方作垫进行第四章模板计算一、楼板模板楼板厚120mm,模板采用15mm厚高强木胶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E=104N/mm2,I=bh3/12=50×1003/12=4.16×104主龙骨为Φ48×3.5mm钢管.1、荷载计算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0.3KN/m2混凝土标准值:24KN/m2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荷载标准值:F1=0.3+24×0.15+1.1+2.5=7.5KN荷载设计值:F2=(0.3+24×0.15+1.1)×1.2+2.5×1.4=9.5 KN2、计算次龙骨间距新浇筑的砼均匀作用在胶合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考虑,梁宽取200mm。
按抗弯强度验算M=1/8×q1l12σ=M/W≤f m式中:M—弯距设计值(Nmm)q1—作用在顶板模板上的均布荷载(N/mm),q1=F2×a2=1.9KN/ml—次龙骨间距σ—受弯应力设计值(N/mm2)w—截面抵抗矩=1/6bh2f m—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取11 N/mm2σ=M/W≤f m1/8×q1l1÷(1/6×bh2)≤11 N/mm2l1≤[88×200×152÷(6×1.9)]1/2=589mm按模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设计跨度的1/250ω=0.677×ql4÷(100EI) ≤l/250q—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载(N/mm)E—模板的弹性模量(N/mm2)E=1×104 N/mm2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mm4)I=1/12bh3=5.625×104mm4L≤[100×5.625×104×104÷(0.677×1.9×250)]1/3=559取抗弯承载力,刚度要求计算的小值,l=559mm施工次龙骨间距取200mm〈li满足要求。
3、用Φ48×3.5钢管脚手架,间距最大为900mm最下一层地杆距地300mm中间水平拉杆间距不大于1600mm,支撑杆有效面积为489mm2(内R=41mm)。
(1)抗压强度验算:N=9.5×1.6×1.2=18.24KN[N]=Af=489×215=105KN〉18.24KN满足(2)稳定性验算(按中心点最大偏心25mm计算)I x=π(D4-d4)/64=π(484-414)/64=1.22×105mm4i x=(I x/A)1/2=15.79mmλλx=1800/ i x=1800/15.79=114查Q235,a类截面轴压稳定系数Φx=0.453欧拉临界应力N ex=π2EA/λ2x=π2×2.06×105×489/1142=76.4KN初始偏心距M x=Ne=18.24×103×25=4.56×105N、mm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1.0, 等效弯距系数ρmax=1.0受压最大纤维毛截面抵抗距W1x=I x/(D/2)=1.22×105/(48/2)=5083.3mm3N/Φx A+ρman Mx/[(1-0.8N)/Nex]=175.9MPa〈215 Mpa(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