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基金业需要本土评价体系】介绍晨星基金评价体系》

《【中国基金业需要本土评价体系】介绍晨星基金评价体系》

精品文章
《【中国基金业需要本土评价体系】介绍晨
星基金评价体系》
日前,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公募基金公司综合量化
评估报告,对中国基金行业实力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梳理。一直以来,
如何对基金管理公司综合实力进行恰当的评估是基金研究领域关注
的话题,本刊也曾对此进行过探索,尝试性建立中国基金公司综合价
值评价体系。晨星作为全球知名的基金评价机构,每个季度推出基金
公司的量化评估报告,也是一件有着积极意义的事情。
从评价结果来看,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
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中银基金、鹏华基金、工银瑞信
基金位列前10名。而老牌基金管理公司中的达成基金、博时基金、
银华基金则跌出前10名。单从结果来看,确实让人感到诧异。
晨星(中国)研究中心的这份报告显示,该基金公司综合评分系
统是基于层次分析基础之上的定量评估,综合考量基金公司的资产管
理能力、运营管理及业务发展能力等三项因素,并在基金经理留职率、
产品运营、牌照业务、投资管理能力及任期等单项百分比评分的基础
上,最终得出基金公司各项因素总评分及其综合评分。
由于晨星(中国)有着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我们并不想评论其
方法的科学性,毕竟评价基金管理公司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如果最终结果与行业地位偏
差过大的话,则需要斟酌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尤其是对于普通基金投
资者而言,缺乏对报告进行系统性分析的能力,往往只能根据结果来
精品文章
选择基金产品,难免会做出片面的决策。尽管晨星(中国)在报告中
说明,“该报告是对基金公司进一步研究的起点,而不应视作买卖公
司旗下基金的建议”,但同时也说“基金公司评分旨在提供一个简化
筛选基金公司过程的工具”。
笔者想说的是,中国基金行业需要本土评价体系,本土基金研究
机构应当着手推动更为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毕竟,相对于
海外研究机构而言,本土研究机构更加了解中国基金行业的现状与格
局。
事实上,国内基金研究起步于xx年前后,银河证券、天相投顾、
中信证券比较早的介入到基金研究之中。xx年以来,基金行业快速发
展,券商开始陆续增加了对于基金的研究,财经媒体也各自介入到基
金的评奖之中。与此同时,好买之类的所谓第三方机构也陆续出现。
你也评级,他也评价,甚是热闹,却令投资者无法适从。
由于基金评价机构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难免会对市场造成误
导,证监会决定发放基金评价牌照来进行规范,并于xx年5月发放
了第一批牌照,此后又陆续发放了牌照。
但笔者以为,是否拥有牌照并不能作为衡量研究机构水平和能力
的标准。一些拥有牌照的研究机构,报告同样业余,相反,一些并无
牌照的机构却也经常能够发布具备独立见解的高水平报告。一些研究
机构也开始着手将基金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但时至今日,这
项工作的进展不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研究机构与基金公司之间
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相当数量的研究机构难以客观、审慎
精品文章
的评价基金公司。毕竟与基金产品的评价相比,在基金公司的评价中,
除了客观数据还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即使全部用客观数据衡量,也存
在着如何在不同指标之中确定权重的难题。
当前,受累于a股市场的惨淡,中国基金行业也相对低迷,基金
研究机构也难以独善其身。但我想,越是在这种低迷的环境下,基金
研究人员更应该跳出各种利益的束缚与诱惑,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
好研究。建立和完善适用于中国基金市场的本土基金公司评价体系,
是本土研究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