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监理实施细则

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监理实施细则

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工程Ⅳ标风险管理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核:批准:长沙中大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沪通铁路工程Ⅳ标监理站二0一四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4)第三章风险源识别 (5)第四章风险管理制度 (5)一、安全风险会议制度 (5)二、安全风险工点领导包保制度 (6)三、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 (6)第五章主要工程风险源控制措施 (6)、路基土高边坡、高填方 (6)、桥梁钻孔灌注桩 (10)、桥梁墩柱浇筑 (11)四、桥梁梁板架设 (16)五、施工临时用电 (21)第六章信息管理 (23)第七章考核 (23)第一章总则1、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监理站所管标段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施工安全,根据铁路总公司和XX铁路局、XX城际铁路公司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监理标段工程实际,遵循“实事求是,科学有效,重点防范,动态调整”的原则,使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特制定本细则。

2、按照共同参予、分级管理的原则,监理站成立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动态安全风险工点管理台帐,将承担的所有工点全部纳入安全风险管理。

3、监理站管内工程安全风险管理除要遵守本办法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规定。

4、编制目的:明确XX铁路工程Ⅳ标DK73+750.785~DK96+662.885段风险源在施工期间的监理要点与控制重点,监督施工单位按照现行的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精心组织施工,用于指导今后的施工监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及检测结果符合设计文件与规范要求。

5、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原铁道部《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

(3)原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10]171号)。

(4)原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铁办[2011]68号)。

(5)《上海铁路局安全风险管理办法(试行)》(6)《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一图四表”法实施意见》(上铁建发[2012]434号)。

(7)铁建设【2008】189 号文《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8)设计院提供的定侧、勘察、调查资料。

(9)设计院提供的《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10)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

(11)经批准的本标段监理规划。

(12)经批准的本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6、编制范围:本监理实施细则适用于XX铁路工程Ⅳ标DK73+750.785~DK96+662.885段风险源监理工作。

7、工程概况(1)工程地貌为长江冲积平原河口新三角洲平原区,局部为湖沼积平原区。

全线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海拔标高 2.0~4.5m。

沿线河网密布,线路除跨越长江主河道外,还要跨越其支流包括望虞河、新浏河、白茹河等河流。

沿线水塘湖泊星罗棋布;通道内公路交通发达,城镇化较快,长江以南厂房、民居密布;其余空地多为高产农田、菜地。

路基工程主要以路堤形式通过。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1)工程地质特征线路所经地区为长江入海口新三角洲平原区,均为深厚第四系地层。

成因主要为冲海积、海冲积,上海境内局部为冲积及湖沼积,具有海陆相相互交替沉积的特点,地层岩性变化较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上部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江北段以粉砂、粉土为主,夹粉质粘土,松散一稍密状,江南段软土地基广泛分布,以淤泥质粘性土为主,一般厚 5~15m,最厚达 35.6m。

2)水文地质特征沿线地表水系发育,河网密布。

除长江外,其余河流多以储水为主,流速缓慢,地表水被工业及生活废水污染严重,经水质分析表明基本对硅无侵蚀性。

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地层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埋深 1~3m,受地表径流及大气降雨补给,通过泄入地表水体、蒸发、人工开采等方式排泄,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及地表水位变动而略有浮动。

赋存于深部砂层等含水层的地下水具微承压性,水量丰富,水质较好。

经地质勘察水质分析,江北段DK5以前地下水对混凝土有侵蚀性,其余地段无侵蚀性;江南段地下水大部分对混凝土有侵蚀性,K1427+500~封浜段地表水、地下水均无侵蚀性。

(3)地震烈度及气象资料1)地震烈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1年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区划,XX及XXX、XX市境内(DKO+000~DK85+7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O.O5g(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XX市、XX市及XX地区(DK85+700之后)动峰值加速度为O.1Og(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0.75s。

2)气象资料XX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5.9℃,最高年平均气温17.1℃,最低年平均气温14.7℃。

极端最高气温39.1℃(1992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11.3℃(1977年1月31日)。

多年平均降水量1052.7mm,历年最大降水量1567.5mm(1952年),历年最小降水量513.8mm(1978年)。

多年平均风速3.2m/s,实测最大风速20.5m/s。

常年风向以东南风最多,总频率约为24%。

一般情况下,夏季风向多为东南偏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

XX市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日照充沛,无霜期长。

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控制,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

年平均气温15.5℃,最高年平均气温16.2℃(1961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4.7℃(1969、1980年)。

极端最高气温38.5℃(1978年7月9日),极端最低气温-11.℃(1977年1月31日)。

全年相对湿度80%。

多年平均雾日27天。

历年平均降水量1100.2mm,历史最大年降水量 1627.4mm(1960年),最小年降水量619.2mm(1978年)。

年平均日照1960.9小时,无霜期226天。

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为汛期,5月~7月为梅雨期。

全年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春、夏为东南偏南风,秋为北风、东北风,冬为西北风。

本地区属受强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频繁的区域,每年7月值10月受台风影响2次左右。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一、监理站是所监理标段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单位,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小组,由总监担任组长,主管安全、质量的副总监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站各部门负责人、监理组长及驻地监理工程师组成,安全风险管理办公室设在监理站办公室,负责沪通铁路工程Ⅳ标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日常具体工作,主要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总公司、局、建设指挥部有关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制定监理站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检查、督导施工单位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2、参加沪宁城际铁路公司组织的安全风险识别和安全风险等级评价,根据工程特点、周边环境、施工工艺和安全风险等级等,编制安全风险工点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及专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

3、将安全风险监理工作内容编入监理规划并纳入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安全风险监理工作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以及对施工单位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检查方案。

4、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和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落实,检查施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机构及专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5、定期对各工点安全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纳入监理月报。

6、组织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各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签署审查意见。

二、其他部门主要职责1、办公室主要职责(1)及时收集、了解监理站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对安全风险工作中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氛围。

(2)负责监理站内部综合治理、驻地安全保卫、消防、交通工具及人员安全工作。

(3)配合主管领导组织召开监理站所管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会议,负责组织研究解决建设工程安全风险控制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及相关问题。

(4)建立监理站安全风险工点台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安全风险工点台帐。

2、监理组主要职责(1)按照国家、部、局、建设指挥部、监理站有关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制定监理组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交底。

(2)检查、督导施工工区编制安全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并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3)参加监理站所管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会议,参与研究解决所管工程安全风险控制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及相关问题。

(4)参与协调、处理管内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安全风险管理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并提出处理建议。

(5)对所管工程各工点安全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将检查情况纳入监理月报。

(6)参加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签署审查意见。

第三章风险源识别按照XX铁路局关于《XX铁路局安全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及《XX铁路局建设项目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一图四表”法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监理标段实际情况,监理站组织施工单位共同对新建XXXXXXX铁路工程Ⅳ标段所有工点进行了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进行确认。

第四章风险管理制度一、安全风险会议制度1、监理站建立管段工程安全风险周总结、月度统计分析和月度安全质量分析制度。

通过周总结会议、月度安全风险分析会及月度安全质量分析制度,及时收集和掌握管内各工点的事故故障、监测检测、日常检查等信息,综合分析评价安全风险源和风险点控制情况,动态调整安全风险点。

为切实加强过程控制,监理站对施工安全风险实行周总结制度,主管安全的副总监牵头,每周召开周安全风险管理总结会。

监理站、监理组长、办公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施工单位主管安全的副经理、安全总监、安质部长参加。

会议主要内容:施工单位汇报及监理组汇报一周来安全风险控制情况及下周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安排及需协调解决的各类安全风险问题,监理站重点核实安全风险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组织对一周来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下周管段安全风险控制工作进行安排布置。

监理站结合监理例会召开月度安全质量分析会议和月度安全风险分析会议。

会议由监理站总监(或副总监)主持,会议由监理站办公室记录,并整理形成会议纪要。

由安全专监通报上月安全风险控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月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工作;对下月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布置。

二、安全风险工点领导包保制度。

监理站风险工点领导包保要求如下:A级、B级风风险工点由总监包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