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2)结合材料二好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
(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15-2(1)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有利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防止随意增减税负;保护纳税人权益。
(2)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存发展;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意识是对事物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战精神及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名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
抗战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6-1(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为什么能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
38.(1)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线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能够促进沿线各国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够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中国自身发展。
(2)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
中国:扩大产品市场化;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9.(1)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
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
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
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
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
社会、为人民作贡献的本领;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16-2⑴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⑵综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1)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3)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就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
38.(26分)(1)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积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建言献策。
是由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参政党地位决定的;由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
对消费者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26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穷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抚平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
(本小题共12分)(2)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
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本小题共10分)(3)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特色的产业。
(本小题共4分)16-3(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互联网+停车”智慧系统的应用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2)结合文化生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3)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
38.(1)答:建立和完善互联网发展管理领导体制;加强“互联网+”相关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规范并引导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互联网+”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做好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重视对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监督管理,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的犯罪行为,维护互联网安全。
(2)答:经济效益:加快车位周转,降低车场空置率,增加车场主收入;有效对接停车位供给与需求,引导停车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少停车费开支;获得便捷停车的消费体验,提高消费满意度。
社会效益:减少车辆随意停放现象,形成良好停车秩序;加速车辆流动,减少交通拥堵。
39.(1)答: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
(4分)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
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
(3分)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
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3分)将研究成果应用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
(2)答: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3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增强其世界影响力。
(3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
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7-138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39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10分)(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2分)(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4分)38.【参考答案】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采用先进工艺和高的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39.【参考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
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遏制“港独”;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法治秩序。
40.【参考答案】(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3)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17-2(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2)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
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39. 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特点。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
(12分)(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10分)(3)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体提出两个观点。
(4分)38.(1)玉米种植面积下降,供给减少;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需求扩张;消化库存,促进玉米供需平衡;缩小国内外玉米价差,减轻玉米及替代产品的进口压力。
(2)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种植户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种植结构;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39.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是国家权力;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人民负责。
特点:依法行政,履职行为规范,政府主体责任明确;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专业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具体明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