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列求和及数列的综合应用

数列求和及数列的综合应用

探究提高 (1)求数列的通项要注意根据条件灵活选用不同 方法.例求 bn 时,利用定义就是不错的选择.(2)本题的关 键是求{cn}的前 n 项和.对 cn 裂项是求和的基本技巧.
变式训练 2 已知二次函数 y=f(x)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其导 函数为 f′(x)=6x-2,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点(n, Sn) (n∈N*)均在函数 y=f(x)的图象上.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 m (2)设 bn= ,Tn 是数列{bn}的前 n 项和,求使得 Tn< 20 anan+1 对所有 n (n∈N*)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 m.
第 2 讲 数列求和及数列的综合应用
【高考真题感悟】 (2011· 课标全国)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2a1+ 3a2=1,a2=9a2a6. 3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
1 bn=log3a1+log3a2+…+log3an,求数列 的前 bn
n
项和.
解 由 (1)设数列{an}的公比为 q. a2=9a2a6 得 3
3 (2)由(1),知 bn= anan+1 1 3 1 1 - = = , (6n-5)[6(n+1)-5] 26n-5 6n+1 故 Tn=b1+b2+…+bn 1 1 1 1 1 1 - = [1- + - +…+ ] 2 7 7 13 6n-5 6n+1 1 1- 1 = . 2 6n+1 1 1- 1 m 因此,要使 < (n∈N*)成立, 2 6n+1 20 1 m 则 m 需满足 ≤ 即可, m≥10, 则 所以满足要求的最小正整 2 20 数 m 为 10.
+1 +
① ②
题型二
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Sn,点n, 在直线 n
例 2 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1 y= x 2
11 + 上.数列{bn}满足 bn+2-2bn+ 1+bn=0 (n∈N*),且 b3 2 =11,前 9 项和为 153.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3 (2)设 cn= ,求数列{cn}的前 n 项和 Tn. (2an-11)(2bn-1) Sn 1 11 1 2 11 解 (1)由题意,得 =2n+ 2 ,即 Sn=2n + 2 n. n
2 a3=9a2,所以 4
1 q =9.
2
1 由条件可知 q>0,故 q=3.
1 由 2a1+3a2=1,得 2a1+3a1q=1,所以 a1= . 3 1 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 n. 3 (2)bn=log3a1+log3a2+…+log3an n(n+1) =-(1+2+…+n)=- . 2 1 1 2 - 1 故 =- =-2n , bn n+1 n(n+1) 1 1 1 + +…+ b1 b2 bn 1 1 1 1 1 =-21- + - +…+n- 2 2 3 n+1 2n =- . n+1 1 2n 的前 n 项和为- 所以数列 . bn n+1
3.数列的应用题 (1)应用问题一般文字叙述较长,反映的事物背景陌生,知 识涉及面广,因此要解好应用题,首先应当提高阅读理解 能力,将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或数学符号,实际问题 转化为数学问题, 然后再用数学运算、 数学推理予以解决. (2)数列应用题一般是等比、等差数列问题,其中,等比数 列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如经济上涉及利润、成本、效益的 增减,解决该类题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数列模型{an},利用 该数列的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或前 n 项和公式.
热点分类突破
题型一 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例 1 已知当 x=5 时,二次函数 f(x)=ax2+bx 取得最小值, 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f(n),a2=-7.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 (2)数列{bn}的前 n 项和为 Tn,且 bn= n,求 Tn. 2 b 思维启迪 (1)由对称轴得- =5, an=Sn-Sn-1 求 an. 由 2a

(1)设函数 f(x)=ax2+bx (a≠0),
则 f′(x)=2ax+b,由 f′(x)=6x-2, 得 a=3,b=-2,所以 f(x)=3x2-2x. 又因为点(n,Sn) (n∈N*)均在函数 y=f(x)的图象上, 所以 Sn=3n2-2n. 当 n≥2 时,an=Sn-Sn- 1=(3n2-2n)-[3(n-1)2-2(n-1)] =6n-5. 当 n=1 时,a1=S1=3×12-2=6×1-5, 所以,an=6n-5 (n∈N*).
(2)错位相减法 这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这种方 法主要用于求数列{an·n}的前 n 项和,其中{an},{bn}分别是 b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3)倒序相加法 这是在推导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也就是将 一个数列倒过来排列(反序), 当它与原数列相加时若有公式可 提,并且剩余项的和易于求得,则这样的数列可用倒序相加 法求和. (4)裂项相消法 利用通项变形,将通项分裂成两项或 n 项的差,通过相加过 程中的相互抵消,最后只剩下有限项的和.
故当 n≥2 时,有 an=Sn-Sn-1 1 11 1 11 2 2 = n + n- (n-1) + (n-1)=n+5. 2 2 2 2 当 n=1 时,a1=S1=6,且 n+5=6, 所以 an=n+5 (n∈N*).
又由题意知 bn+ 2-2bn+ 1+bn=0, 即 bn+2-bn+1=bn+1-bn (n∈N*), 所以{bn}为等差数列, 9(b1+b9) 9(b3+b7) 于是 = =153. 2 2 23-11 由 b3=11,得 b7=23,d= =3, 7-3 因此 bn=b3+3(n-3)=3n+2, 即 bn=3n+2 (n∈N*). 3 (2)cn= (2an-11)(2bn-1) 3 = [2(n+5)-11][2(3n+2)-1] 1 1 1 1 - = = . 22n-1 2n+1 (2n-1)(2n+1)
(2)用错位相减法求 Tn.
b 解 (1)由题意得:- =5,当 n≥2 时,an=Sn-Sn-1= 2a an2+bn-a(n-1)2-b(n-1)=2an+b-a=2an-11a. ∵a2=-7,得 a=1.∴a1=S1=-9,∴an=2n-11.
2n-11 (2)∵bn= , 2n -9 -7 2n-11 ∴Tn= + 2 +…+ , ① 2 2 2n -9 2n-13 2n-11 1 T = +…+ + n+1 , ② 2 n 22 2n 2 1 9 2 2 2n-11 ①-②得 Tn=- + 2+…+ n- n+1 2 2 2 2 2 1 1 (1- n-1) 2 2 2n-11 2n-11 9 7 1 =- + - n+1 =- - n-1- n+1 . 2 1 2 2 2 2 1- 2 2n-7 ∴Tn=-7- n . 2 探究提高 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 n 项和是一类重要方法. 在 应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抓住数列的特征,即数列的项可以 看作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所得数 列的求和问题.
可得 an+1=7Sn+1,② ②-①得 an+1-an=7(Sn-Sn-1)=7an, 即 an+1=8an (n≥2). 又由于 a1=1≠0,可得 a2=7×1+1=8, 所以数列{an}是一个以 1 为首项,8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an=8n 1=23(n
探究提高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是常见题型, 常见的证明不等 式的方法有:①作差法;②作商法;③综合法;④分析法; ⑤放缩法.
变式训练 3 已知数列{an},Sn 是其前 n 项的和,且 an=7Sn-1 +1 (n≥2),a1=1.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1 (2)设 bn= (n≥2),Tn=bn+1+bn+ 2+…+b2n,求出最 log2an k 小的正整数 k, 使得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n, Tn< 恒成立. 有 12 解 (1)由题意知 an=7Sn-1+1,①
1 2 3 (1)解 因为点(n,Sn)在 f(x)的图象上,所以 Sn=2n +2n. 当 n≥2 时,an=Sn-Sn-1=n+1. 当 n=1 时,a1=S1=2,适合上式. 所以 an=n+1 对任意 n∈N*都成立.
(2)证明
an an+1 n+1 n+2 cn= + = + >2 an n+2 n+1 an+1
题型三 例3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已知 Sn 是数列{an}的前 n 项和,点(n,Sn)在函数 f(x) 1 2 3 = x + x 的图象上. 2 2 (1)求数列{an}的通项; an an+1 1 (2)若 cn= + ,求证:2n<c1+c2+…+cn<2n+ . an 2 an+1
思维启迪 (1)由 Sn 求 an 可考虑,an=Sn-Sn-1; (2)利用不等式放缩、数列求和分析.
n+1 n+2 · =2, n+2 n+1
所以 c1+c2+…+cn>2n. n+1 n+2 1 1 又因为 cn= + =2+ - . n+2 n+1 n+1 n+2 1 1 1 1 1 1 故 c1+c2+…+cn=2n+[( - )+( - )+…+( - )] 2 3 3 4 n+1 n+2 1 1 1 =2n+ - <2n+ . 2 n+2 2 1 所以 2n<c1+c2+…+cn<2n+ 成立. 2
所以 Tn=c1+c2+…+cn 1 1 1 1 1 1 1 1 - = [1- + - + - +…+ ] 2 3 3 5 5 7 2n-1 2n+1 1 1 n 1- = = . 2 2n+1 2n+1
(2)解
由(1),得 an=3n,则 bn=log3an=log33n=n.


故有 cn=anbn=n·n. 3 设 Tn=1·1+2·2+3·3+…+(n-1)·n 1+n·n, 3 3 3 3 3 则 3Tn=1·2+2·3+3·4+…+(n-1)·n+n·n 1. 3 3 3 3 3 ①-②得,-2Tn=(31+32+33+…+3n)-n·n 3 3(1-3n) + = -n·n 1, 3 1-3 (2n-1)3n+1+3 所以 Tn= .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