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氨区安全检查表

氨区安全检查表

由于氨对铜有腐蚀作用,凡有氨存在的设备、管道系统不得有铜和铜合金材质的配件。
氨区管道垫片禁止使用橡皮垫、塑料垫、铜质垫。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16条
10
氨区所有设备、管道应统一标出明显颜色,对管道内的介质流向做出明显指示,便于操作和事故处理。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17条
重大危险源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事故报警系统等应定期检查、检测、试验。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定(2011)113号第106条

消防及监控
1
储罐区四周应设置不低于1米的不燃烧实体防火堤,其有效容积应不小于储罐组内最大储罐的容量,并在不同方位上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防火堤内地面,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在堤内较低处设置集水设施,连接集水设施的雨水排除管道应从地面以下通出,堤外应设有可控制开闭的装置与之连接。开闭装置上应设有能显示其开闭状态的明显标志。
同时,应检查槽车安全附件(静电接地装置、阻火设备、压力表、安全阀和液面计)包括紧急切断装置齐全,完好无损。对液氨运输人员做好相关的安全交底。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36条
3
接卸前应设立安全隔离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卸氨区域。并及时查验液氨出厂检验报告,确认液氨纯度符合要求。

接卸液氨安全
1
卸氨区应装设万向充装系统用于接卸液氨,禁止使用软管接卸。万向充装系统应使用干式快速接头,周围设置防撞设施。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35条
2
入厂前应检查承担运输液氨的运输单位必须具有危化品运输许可资质,运输液氨的槽车必须有押运员作业证、槽车使用证及准用证等资质证。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14条
8
氨区应符合火灾危险性乙类和抗震重点设防类标准和要求。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15条
9
氨区管道应能自由膨胀,并采取防振、防磨措施。
液氨介质管道使用灰铸铁材料阀门时,其适用的公称压力不得大于1.0MPa,温度不得低于-10℃。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2条
16
氨区应设置不少于2个风向标,其位置应设在周围300米范围内人员能够明显看到的高处。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3条
17
氨区应设置洗眼器等冲洗装置,其防护半径不宜大于15m。洗眼器应定期放水冲洗管路,保证水质,寒冷时节应做好防冻措施。
6
氨区电气设备应满足《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电气线路一般不应有中间接头,在特殊情况下,线路需设中间接头时,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内连接和分路。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13条
7
氨区设备配置和系统应满足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储罐应符合《压力容器》(GB150-2011)等特种设备相关规定,装设液位计、压力表、温度仪、安全阀等监测装置。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4条
18
氨区内应保持清洁,不得种植绿蓠或灌木丛,不得储存其他易燃品或堆放杂物。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5条
19
氨区入口应设置“未经许可 不得入内”、“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使用无线通讯”、“禁止穿钉鞋”、“禁止穿化纤服装”标志和“氨区出入管理制度”文字标志。
4
氨区应设置用于消防灭火和液氨泄漏(含运输液氨槽车泄漏)稀释吸收的消防喷淋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应综合考虑氨泄漏后的稀释用水量,并满足消防喷淋强度要求,其喷淋管按环型布置,喷头应采用实心锥型开式喷嘴。
消防喷淋系统不能满足稀释用水量的,应在可能出现泄漏点较为集中的区域增设稀释喷淋管道。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31条
进出罐区的各类管线、电缆,不宜在防火堤堤身穿过,应尽量从堤顶跨越或堤基础以下穿过。如不可避免,必须穿过堤身时则应预埋套管,且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
卧式罐罐壁至防火堤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8条
2
氨区应设置消防水炮,消防水炮采用直流/喷雾两用,能够上下、左右调节,位置和数量以覆盖可能泄漏点确定。
对位于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电厂,氨区不应布置在窝风地段。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5条
3
氨区与邻近居住区或村镇和学校、公共建筑、相邻工业企业或设施、交通线、临近江河湖泊岸边以及临近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和液氨区外建(构)筑物或设施等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规定。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0条
14
与液氨储罐相连的管道、法兰、阀门、仪表等宜在储罐顶部及一侧集中布置,且处于防火堤内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1条
15
氨区气动阀门应采用故障安全型执行机构,储罐氨进出口阀门应具有远程快关功能。
氨区严禁布置在电力架空线路下面,氨区与电力线路应满足架空线路(中心线)不少于1.5倍杆高的距离要求。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6条
4
已建成燃油罐区、制(供)氢区的发电厂,氨区宜布置在大于其500米的距离之外,规避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元的条件。
新建发电厂燃油罐区、制(供)氢区和氨区三者之间的间距宜大于500米。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37条
4
液氨运输人员负责槽车侧的阀门操作,氨区操作人员按照操作票逐项操作氨区内设备系统,双方人员均需佩戴好防护用品。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38条
5
槽车进入装卸台后,应手刹制动,并熄火,驾驶员离开驾驶室。采取防止罐车卸氨过程中车辆发生移动的有效措施。试验卸氨区洗眼水正常,连接好装卸台与车辆的静电接地线。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39条
6
卸氨操作时,运行值班人员应随时监测作业区内氨气浓度低于35ppm,浓度超标时应立即停止卸氨,查找漏氨点并处理好后,方可继续作业。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40条
7
根据经计算确定的卸氨流量控制流速在1m/s以内,防止静电摩擦起火。
位于发电厂区外独立布置的氨区,其四周应设高度不低于2.5m的非燃烧体实体围墙。
氨区墙外四周应有醒目的“30米内严禁烟火”字样。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8条
2
氨区应设置两个及以上对角或对向布置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应向外开。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9条。
11
氨气输送管道及其桁架跨厂内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桁架处应设醒目的交通限高标志和限高杆。管道应每隔80-100m设一接地点,并可靠接地。
输氨管道应在适当的位置设跨桥,桥底面最低处距管顶(或保温层顶面)的距离不应小于80mm。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料时,槽车押运人员、氨区运行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应经常观察风向标,站在上风向位置。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43条
10
如遇闪电、雷击、大雨、大风(6级以上)天气,或卸氨区周围30m范围内有如遇闪电、雷击、大雨、大风(6级以
上)天气,或卸氨区周围30m范围内有明火、易燃、有毒介质泄漏及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立即停止或不得进行卸氨操作。夜间一般不进行卸氨操作。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11条
5
储罐区应设置遮阳棚等防晒措施,每个储罐应单独设置用于罐体表面温度冷却的降温喷淋系统。
喷淋强度根据当地环境温度、储罐布置、装载系数和液氨压力等因素确定。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12条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9条
3
氨区应沿道路设置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氨区内的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30条
12
氨区管道应具有良好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检测。
氨区管道严禁作为导体和接地线使用。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19条
13
输氨管道为不锈钢或20号钢;法兰为不锈钢或20号钢,带颈对焊突面法兰。氨用阀门为不锈钢;密封垫片为不锈钢缠绕石墨或聚四氟乙烯垫片;螺栓螺母为35CrMo或不锈钢;仪表为氨专用仪表,并考虑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6条
20
氨区应设置职业危害告知牌,并注明氨物理和化学特性、危害防护、处置措施、报警电话等内容。
氨区大门外侧应配置带有“火种箱”标识的火种箱。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电厂液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2014)422号第27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