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竞赛试卷
班级:姓名:评分: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
1、《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 ( )
[A、李白 B白居易 C王维]
2、一片冰心在“玉壶”玉壶的意思是 ( )
[A盛东西的器具 B洁身自爱]
3、“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中“见”的意思是 ( )
[A看见 B发现 C同“现”。
呈现,露出]
4、“不知细叶谁裁出”的下一句是 ( )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二月春风似剪刀]
5、“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客指的是 ( )
[A 贺知章 B王维 C杜甫]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写的是 ( )
[A春风 B春夜 C春雨 D春草]
7、《小红帽》中,是( )救了小红帽和老祖母。
( )
[A猎人 B樵夫 C一个野人]
8、《穷人和富人》中,上帝为了感谢贫困而善良的穷人夫妇,给了他们( )
[A幸福健康 B一座新房子]
9、《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描写小女孩擦燃火柴后出现的幻景一共有( )
[A五次 B四次]
10、《森林中的三个小人儿》中,三个小人儿对一个继母的小姑娘许的愿是( )
[A越长越美,说话蹦出金子,做王后 B越长越丑,说话蹦出癞蛤蟆,不得好死]
11、《丑小鸭》中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 ( )
[A白天鹅 B黑天鹅 C灰天鹅]
12、《玻璃瓶里的妖怪》中,樵夫在儿子发现一只玻璃瓶在 ( )
[A一个小洞里 B在大海中]
13、玉皇大帝初次给孙悟空的官职是 ( )
[A齐天大圣 B弼马温]
14、《红楼梦》中,以四大家族兴衰过程为背景。
( )
[A贾、陈、薜、吴 B贾、史、王、薜]
15、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洵]
16、“三顾茅庐”这个词语故事中讲到相助的是 ( )
[A刘备请曹操 B刘备请张飞 C刘备请诸葛亮]
17、中国足球在2002年6月3日的世界杯足球赛中
以0:2输给了 ( )
[A法国 B哥斯达黎加 C巴西]
18、本次世界杯足球赛是属 ( )
[A21届 B18届 C17届]
19、指用力少,收获大,效率高的成语是 ( )
[A事半功倍 B事倍功半]
20、《驴和蚱蜢》这则故事主要讲驴教蚱蜢发动听声音的秘诀。
蚱蜢告诉驴每天吃露水,驴照办,结果是 ( ) [A不会发出动听的声音 B会发出动听的声音]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radic;”,错的打“times;”,每题1分,共14分)
1、《赠花卿》的后两行诗句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 )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升”这两句诗写错了。
(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庐山。
( )
4、“老大徒伤悲”的“徒”字的意思是“白白的”。
( )
5、《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 )
6、《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
( )
7、电子邮件是通过电脑来发送的信件,发送速度特别快。
( )
8、现在全世界最通用的,用以表示一切数目的十个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 )
9、鱼类发出声音是由鱼鳞发出来的。
( )
10、敕勒歌是属南朝民歌,忆江南是词牌名。
( )
11、《狼和小羊》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应识破虚伪的假话,不为花言巧语所迷惑,才不会上坏人的当。
( )
12、《悯农二首》指的是《锄禾》和《古风》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 )
13、我国的领土总面积是960平方公里。
( )
14、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
三、连线题。
(每对1分,共10分)
1、将四大名著与其中人物对应起来
2、将科学家和他们的发明对应起来。
《红楼梦》诸葛亮蔡伦电灯
《三国演义》孙悟空毕生圆周率
《水浒传》宋江瓦特地动仪
《西游记》贾宝玉张衡印刷术祖冲之蒸汽机
四、阅读能力。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共30分)
(一)
小朋友,你们喜欢写日记吗?你们写的时候觉得有困难么?是不是有时候提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呢?或是心中有
话笔下写不出来呢?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
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而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等简单模糊的字句,轻轻带过就算了呢?还有,你们是不是也有“提笔忘字”,在信上、日记上写下许多错别字的时候呢?《三寄小读者》
1、概括出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6分)
2、写近义词。
(3分)
闪烁( ) 喜欢( ) 模糊( )
3、写反义词。
(3分)
困难( ) 简单( ) 模糊( )
(二)
我爱听碎雪和微雨,我爱看明月和星辰,从前一切世俗( )的˙˙
烦忧( )占积了我的灵府( ),偶然( )一举目,偶然˙˙ ˙˙ ˙˙
一倾耳,便忙忙( )又收回心来,没有一次任他奔放过。
如今呢,我不知怎样形容它,它如蛾出茧,如鹰翔空,《三寄小读者》
1、短文主要写 (3分)
2、用“-”划出比喻句。
(4分)
3、将带点的词换成另一个词填在括号里,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5分)
(三)
差不多就在同一时刻,全世界又该有多少孩子在奔向自己的学校!他们有的正在穿过森林和山谷,有的正乘船行驶在江河里,有的骑马驰骋
(chi chēnɡ)在莽(mǎnɡ)原上,有的滑行在茫茫的雪野中,有的在繁华闹市中穿行,有的在茺凉的乡村小道,头顶烈日行进着,有的顶着狂风暴雨在顽强地奔向目的地,为了不迟到一分钟!他们之中,有一个独行的,有三五成群的。
他们穿着形形式式的服装,说着各种各样的语言。
从冰天雪地的俄罗斯到椰林深处的阿拉伯,从文化发达的欧洲到原始落后的非洲,从东方的中国到西方的英美,都有数不清的少年儿童挟(xiě)着书本,背着书包,去学习基本相同的功课。
由千百个民族的儿童所组成的学习大军,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集体,这个庞大的集体每天都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有意义的巨大的运动!这一运动一旦停止,人类就没有了光明,失去了希望,甚至会退到野蛮的时代去。
因为这种巨大的运动正代表人类的进步和光辉灿烂的未来!《爱的教育》
1、将下面一句话中的“多少”一词换成另一个词,填在括号里,但不
改变原句意思。
(2分)△差不多就在同一时刻,全世界又该有多少( )孩子奔向自己的学校!
2、上面的短文中出现了一些表示不同地形的词语,而且不同的地形,各有不同的通过办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应
的词语,按顺序填表。
(10分)
序号
写地形的词
写怎样通过的词
1
2
乘船行驶
3
4
5
闹市
6
3、短文中出现了一些地名(国名和洲名),对照短文将地名填写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填上地方的特点。
(10分) ( ) ( ) 东方的( )
( ) ( ) 西方的( )
4、短文共有几句话?把下面多余的句子代号划掉,将短文分成三层,在下面的句子代号用“‖”标出。
(6分) 第①句、第②句、第③句、第④句、第⑤句、第⑥句、第⑦句、
第⑧句、第⑨句、第⑩句。
5、将文中划上“-”的句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重新写一遍。
(可以改变标点符号)(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