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3.单个消费者或者家庭如何分配他们收入被称为消费决策问题4.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基础是微观消费问题5.研究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6.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7.魁奈是法国古典经济学中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8.西斯蒙第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9.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消费不足10.19世纪中期以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是庸俗经济学11.马歇尔的消费学说是需求理论12.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13.凯恩斯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要理论14.最早建立消费函数理论的是凯恩斯15.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效用最大化原则16.我们通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17.消费行为的绝对特征是复杂性18.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19.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可分为:社会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总消费支出的增减a20.从微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心理21.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22.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信贷等23.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的关系答:首先,微观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
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
24.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分析,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25.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继承了配第的思想,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二是改良自身的状况26.作为贵族僧侣阶级代表的马尔萨斯,试图论证社会消费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27.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和家庭28.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层次有:简答①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②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③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29.消费者行为的特征:①效用最大化原则、②习惯性、③不可逆性、④示范性、⑤复杂性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习惯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30.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
它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的行为,采用实证分析法,通过消费者动机,消费心理,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为厂商的销售服务。
从宏观的角度它主要考察社会的消费活动,总消费支出的增减,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等,采用总量分析的实证方法。
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并列的关系首先,微观消费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31. 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的历史演变古典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认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代表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魁奈重农学派代表,西斯蒙第认为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的地位有效需要理论是其整个理论的基础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研究方法上:所建立的收入决定理论体系采用短期和静态分析法;考察资本主义发展演变时采用历史分析法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生产决定消费: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水平,决定消费速度,决定消费方式和结构消费对生产具有积极的反作用第二章消费者消费决策1.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追求效用最大化2.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包括:最大化目标、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3.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预算约束的变动:价格的变动;收入的变动(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M,商品x的单价为x,商品y的单价为y,Q为购买商品的数量)预算约束线:M=PxQx+PyQy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Px/Py(由于向右下方倾斜,所以斜率为负数。
斜率越大预算约束线坡度越大)消费者的收入不变,某一商品的价格变化,预算约束线旋转移动。
当消费者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增加时,预算约束线向左下平行移动;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减少时,预算约束线向右上平行移动。
当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预算约束线右上平行移动;当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减少时,预算约束线左下平行移动。
4.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最根本因素5.正常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6.弹性这个概念就相对变化而言的,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7.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8.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弹性的符号可以用来区分商品是正常还是低档商品9.对于正常商品而言,若需求弹性大于1则是奢侈品,小于1则是生活必需品10.恩格尔曲线;它是消费者的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1.预期收入能调节消费者在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12.替代效应:指商品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改用其他商品来满足其需求,而当价格下降时,用该商品来替代别的商品来满足需求;13.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它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14.对于低档商品而言,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大多数低档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5.吉芬商品:某种商品,当其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或下降。
这种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商品又被称为吉芬商品;16.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两者相互替代关系;17.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补的;18.需求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19.需求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及含义;①弹性系数大于1.,弹性充足有弹性、②需求弹性等于1,企业变动价格不会引起收益的变化、③弹性系数小于1,弹性不足缺乏弹性、④弹性系数无穷大,完全弹性或无限弹性、⑤弹性系数为0,完全无弹性状态;20.效用:指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欲望或需要的能力;2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22.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答:它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增量趋于递减,在某一数量上,再增加商品几乎不会使消费者的满足进步增加;23.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在心理上所获得的收益;2①收入水平提高②风险预期增加③东亚文化背景的影响④实现正利率17.论述收入水平提高对储蓄的影响①收入水平的增加会促使储蓄的增加②投资渠道狭窄单一,从反面促使人们储蓄的增加③过高的消费门槛客观上增强了人们的储蓄倾向④居民储蓄率及储蓄余额的变化从客观上证实了收入对储蓄的促进作用19.名义利率:指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20.实际利率: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21.人们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选择,更主要的是依据实际利率的变动22.居民无风险预期的改变,风险预期的增强,引起消费者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消费者行为的长期化;第四章消费者投资决策1.投资:对于消费者而言,投资是指为了在未来获得可能但不确定的收益而放弃现在的消费,并将其转换为资产的过程按投资对象的不同来划分:金融投资实物投资教育投资流动性:指资产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差,无论表现为交易费用高,还是表现为等候的时间长,都意味着收益的损失。
费用是会抵消收益的,交易费用越大,被抵消的收益就越多;同时,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等待的时间越长,损失的货币时间价值也就越大,收益相对而言也就减少了。
3.消费者投资类型金融投资是以金融资产为对象的投资。
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等。
特点:1)消费者让渡的是资金的使用权、2)流动性最强、3)金融投资是为实物投资提供资金、不参与直接生产的特点实物投资是指以有形资产为对象的投资。
包括不动产、贵重金属、珠宝、古董、艺术品投资等。
流动性低、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保值功能。
教育投资投资对象是人。
它具有投资与消费双重特征,投资的收益具有时间上的间接性。
教育投资的特点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和消费双重特性;教育投资的收益具有时间上的间接性4.投资方式消费者投资的主要方式:①银行存款、②债券、③基金、④股票、⑤住宅投资、⑥教育投资银行存款具有品种多,档次全,变化能力强,流动性最强,风险小,对消费者专业技能要求低,缺点是它的收益率比其他金融资产低。
基金是指专门的投资机构通过发行受益凭证或入股证明,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交由专家经营管理,基金一般分散于特定的金融产品或其他行业上,投资者按投资比例分享基金的增值收益。
债券是指政府、企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对其贷款承担还本付息义务所开具的凭证,用以表明彼此间的债务、债权关系。
具有风险小;债权多样化可以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需要的特点。
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及基业培训,投资教育的作用分为经济和非经济两个大的方面。
股票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所有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和分红的一种有价证劵。
股票按其性质可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风险较大,流动性好,需要投资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
住宅是消费者最大的实物投资部分,动机有消费需求,保值需求,投资需求。
宅投资的作用:为国家增加大量的财政收入;可以协调总需求与总共给的平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5.基金特征:从大量的投资者手中募集资金,设定基金;基金管理人将该基金资产投资于各类有价证券和其它行业;为确定投资的最佳收益目标,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基金管理者往往把资金分散于各种投资对象;投资收益按投资者出资额的多少进行分配。
6.投资基金优点:规模经济;投资分散降低风险;具有专业管理效果。
7.债券分类:债券按发行主体,分为政府和公司债券。
按偿还期限,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债券。
(长:5年以上,中:2-5,短1年以内)按发行方式,分为公募,私募债券。
(公募债券:指在市场上公开发行,没有具体的发行对象的债券。
私募债券:事先指定,在小范围内发行的债券)按利息的支付方式,分为付息债券和零息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