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复习1. 关于α粒了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α粒子经过重金属箔后,发生了角度不太大的偏转B.α粒子在接近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减小,电势能减小 C.α粒子在离开原子核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D.对α粒了散射实验的数据分析,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2.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W 0,则它的极限频率ν0=W 0hB .光电子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 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但光照射到光电管上,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可能是( )A .入射光太弱B .入射光波长太长C .光照时间短D .电源正负极接反4. 用光子能量为E 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停止照射后,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表示为:①h ν1;②h ν3;③h (ν1+ν2);④h (ν1+ν2+ν3) 以上表示式中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④正确5. 如图所示,铅盒A 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打在图中a 、b 、c 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γ射线和β射线B.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C.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Aa b c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6. 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
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 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___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
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 、N 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___一些。
7. 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 ,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 。
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为铅。
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铀了B.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m /4发生了衰变C.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m /8D.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M /28.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 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 9. K -介子衰变的方程为0ππK +→--,其中K -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
一个K -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 ,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 ,两轨迹在P 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 K -与R π-之比为2∶1。
π0介子的轨迹未画出。
由此可知π-介子的动量大小与π0介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1 ∶2 ∶3 ∶6 10.静止的氡核22286Rn 放出α粒子后变成钋核21884Po ,α粒子动能为E α。
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为反冲核和α粒子的动能,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K -π-ABPA.22184cE a ⋅ B. 0 C.2218222c E a ⋅ D.2222218cE a ⋅11.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则核外电子的 [ ]A.电势能减小,动能减少,周期增大 B.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周期减小 C.电势能的减小值小于动能的增加值D.电势能的减小值等于动能的增大值12.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释放频率为ν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吸收频率为ν2的光子.若ν2>ν1,则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A时,将 [ ] A.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B.吸收频率为ν1+ν2的光子 C.释放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D.释放频率为ν1+ν2的光子13.氢原子能级图的一部分如图5-1所示,A、B、C分别表示原子在三种跃迁过程中辐射出的光子.它们的能量和波长分别为EA、EB、EC和λA、λB、λC,则下述关系中正确的是[] A.1/λC=1/λA+1/λBB.λC=λA+λBC.EC=EA+EBD.1/λA=1/λB+1/λC图5-1 图5-214.氢原子的n=1,2,3,4各能级的能量如图5-2所示,氢原子由n=1的状态激发到n=4的状态.在它回到n=1的状态的过程中 [ ]A.可能发出的能量不同的光子只有3种 B.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可能发出的光子最大能量是eV D.可能发出的光了的最小能量是eV 15. 铀核23892U 衰变为铅核20682Pb 的过程中,要经过x 次α衰变和y 次β衰变,其中( )A .x =6,y =8B .x =8,y =6C .x =16,y =22D .x =22,y =1616. 一个氡核22286Rn 衰变成钋核21884Po 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天.1 g 氡经过 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22286Rn 衰变成21884Po 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 A .0.25 g ,α粒子 B .0.75 g ,α粒子C .0.25 g ,β粒子D .0.75 g ,β粒子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X 1、17. 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235 92U +10n ―→9236Kr +141 56Ba +3X 1 3015P ―→3014Si +X 2 238 92U ―→23490Th +X 323490Th ―→23491Pa +X 4A .X 1是中子B .X 2是质子C .X 3是α粒子D .X 4是正电子18.下列核反应方程以及表述都正确的是( )A. 21H +32He ―→42He +11H 是聚变反应 B. 23592U +10n ―→14156Ba +9236Kr +310n 是裂变反应 C. 21H +31H ―→42He +10n 是聚变反应 D. 2411Na ―→2412Mg + 0-1e 是裂变反应19.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原子弹和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是( ),属于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属于核电站产能的核反应方程是( ),属于天然放射性现象的核反应方程是( )4)N +42He ―→17 8O +11H 92)U +10n ―→9038Sr +13654Xe +1010n 92)U ―→23490Th +42HeH +31H ―→42He +10n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H +11H ―→12 6C +42He 是α衰变方程H +21H ―→32He +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92)U ―→234 90Th +42He 是核裂变反应方程He +2713Al ―→3015P +10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物体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B .由E =mc 2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含能量的量度 C .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化成的D .因在核反应中产生能量,有质量的变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并不守恒 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得出原了核的体积极小的依据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B.玻尔认为卢瑟福理论中电子绕核旋转的向心力来自库仑力是错误的,所以提出新的玻尔理论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没有否定卢瑟福理论,而是在卢瑟福的学说上运用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用于解释光电效应的光子说依据的也是量子理论,所以光子说是在玻尔理论上发展的23.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处在量子数n=1和n=2的定态时,其相应的原子能量的绝对值之比│E1│∶│E2│及电子的动能之比Ek1∶Ek2分别等于[]A.4∶1,4∶1 B.4∶1,2∶1C.2∶1,4∶1 D.2∶1,2∶124.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蓝色光.则氢原了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可能发出的是[]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γ射线25.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0-27kg,一个锂原子的质量为×10-27kg,一个氦原子的质量为×10-27kg。
一个锂核受到一个质子轰击变为2个α粒子,⑴写出核反应方程,并计算该反应释放的核能是多少⑵1mg锂原子发生这样的反应共释放多少核能B核俘获了一个速度为向v=×10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α粒子与一26.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一个105个新核。
测得α粒子的速度为2×104 m/s,方向与反应前中子运动的方向相同,且与磁感线方向垂直。
⑴写出核反应方程。
⑵画出核反应生成的两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及旋转方向的示意图(磁感线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⑶求α粒子与新核轨道半径之比。
⑷求α粒子与新核旋转Array周期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