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说课稿
---------理化组朱雨华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大气压强》一课,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也为后面大气压知识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测量 3.大气压强的应用,分两课时完成。
本次课主要学习前两部分。
2教学目标
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本次课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能利用简单器材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3.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
4.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与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
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
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①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大气压强的测定
本次课的教学难点是:①影响托里拆利实验高度差的因素
二教法及学法
本次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分组自主体验法。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学生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吸盘小魔术情境导入
二、大气压的产生原因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学生猜想同样受到重力具有流动性的大气也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吗?
三、大气压的存在
1、演示1:把塑料片放在水杯下,松手后会下落;水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盖上倒置,观察纸片是否下落。
演示2:把一根试管装满水,取另一根略微细一些的试管开口朝上,放在装水的试管中。
使两试管口都朝下,观察小试管的运动状态。
演示3:把水气球放在水杯口上,用力压水气球也很难进入瓶中。
将燃烧的纸条放进瓶中,再把水气球放在瓶口,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 、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用注射器体验大气压力的强弱。
四、标准大气压的值
1演示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插在水槽中,观察水柱是否下落。
2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
3分析标准大气压的值如何算出的
4交流讨论:下列操作是否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①换用更粗或更细的玻璃管。
②将玻璃管倾斜。
③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
④玻璃管上提(管口未脱离液面)或下降1cm。
⑤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⑥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
5跟踪练习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多高的水柱?P0=1x105pa. g=10N/Kg
五课堂检测
必做题部分:
1、为什么吸盘能把盆吊起来?
2、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______________实验测出了大气压
的值。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______,相当于_____cm高水银产生的压强。
3、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不慎在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空气,则测量结果
将()
A.偏大B.偏小C.相等D.都有可能
选做题:有一座房屋的屋顶面积是45平方米,大气压强对它产生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房子压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