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同步练习题(含解析)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材料二(美国)仅1865—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编自《大国崛起》材料三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

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1870年与1913年英美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的原因。

(4)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兴衰的对比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汽车。

(2)变化: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原因:①美国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并采用最新的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

(4)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答任意一点,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作为新的动力机器进入生产领域,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车的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内燃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2)第一小问,根据图表可知,1913年和1870年相比的变化是: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超过英国。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美国能超过英国与其重视和保护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有关;此外,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3)依据材料信息“满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可以归纳出原因:英国满足现状,坐享其成,不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科技投入少等。

(4)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

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护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答案】(1)汽车。

本茨。

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详解】(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了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汽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所以它的发明与内燃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还有电灯、电话、电报等。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

19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中国经济网材料二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

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

……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概念。

请问答:(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最先开始于哪个部门?英国能“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中引起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3)依据材料三,说说工业革命在哪方面进行的改变?(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答案】(1)棉枋织业,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2)从传统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

(3)人们的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说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改变(4)①珍妮纺纱机②蒸汽时代③蒸汽机车【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可知,工业革命首先从棉枋织业开始,这是因为英国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或者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工业革命……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可知,工业革命中引起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工业革命……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概念”可知,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说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改变(4)根据所学可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序幕;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4.世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材料二他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

1931年,他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材料三生产在19世纪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

材料四历史上,英国首都伦敦曾因污染严重而被称为“雾都”。

在英语里,雾霾被称为“烟雾(smog)”,由煤烟(smoke)和雾(fog)合成而来。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材料一中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的变化与当时哪项技术创新有直接关系?(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请写出促使材料一中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发明创造。

(3)材料二中这位发明家是谁?请写出他的一项发明。

(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5)谈谈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蒸汽机的改进。

(2)电力作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或汽车、飞机(3)爱迪生。

耐用的白炽灯泡或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4)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

(5)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材料一中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的变化与当时蒸汽机的改进有直接关系,蒸汽机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作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请内燃机或汽车、飞机是促使材料一中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发明创造。

(3)依据材料二“他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

1931年,他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耐用的白炽灯泡或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都是他的发明。

(4)根据材料三“生产在19世纪最后30年,增加了4倍,20世纪初又增加了66%,1870—190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0%”的信息和材料四历史上,英国首都伦敦曾因污染严重而被称为“雾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等问题。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国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5.(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2>创立进化论——<3>创立相对论——<4>创作《英雄交响曲》——<5>英国的护国主——<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