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调试报告正》Word版

《锅炉调试报告正》Word版

前言双钱集团(重庆)轮胎有限公司#1锅炉系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UG—75/3.82—M41型中温中压循环流化燃烧锅炉,配青岛捷能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C12—3.43/1.67/0.785型抽汽式汽轮机。

该机组由重庆渝经能源技术设计研究院设计,江苏华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安装,由重庆赛迪监理公司进行工程监理,陕西盾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锅炉调试。

1#锅炉于2008年8月开始烘炉, 2008年8月25日烘炉结束, 2008年9月18日开始煮炉,随后完成了#1锅炉过热器及主蒸汽管道的蒸汽吹扫,蒸汽严密性试验及安全门调整,2008年12月17日进行72小时试运,于12月20日完成72 小时试运,机组停运消缺,试运期间,锅炉本体,辅助机械和附属系统工作正常,膨胀、严密性、轴承温度及振动等符合要求,锅炉蒸汽参数均能达到设计要求,燃烧稳定,可长期安全运行。

目录1.机组简介2. 单体试运3. 冷态试验4. 烘炉5. 煮炉6. 锅炉及蒸汽系统的吹扫7. 蒸汽严密性试验及安全门调整8. 除尘、除渣系统9. 整套机组启动及带负荷试运10. 结论及存在问题1.机组简介1.1 设备布置1#锅炉系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UG—75/3.82—M41型中温中压,自然水循环,循环流化燃烧,高温旋风分离,固态排渣,室外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锅炉,锅炉设计燃料为烟煤。

锅炉呈“Π”型布置,全钢架结构,炉膛四周布满了膜式水冷壁。

锅炉本体外形尺寸为高*宽*深=33850mm×12000mm×16248mm,汽包中心线标高为31850mm,在炉膛出口布置两个并列的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布置在尾部烟道上方,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布置在尾部垂直烟道内。

锅炉配备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及引风机各一台,返料风机二台,三台全封闭称重式皮带给煤机,采用高效布袋式除尘器除尘。

本锅炉过热蒸汽采用表面减温的方式,在高、低温过热器之间布置有表面式减温器,减温器采用给水作为减温水。

流化床布风板有效面积为7.7m²,布风板上布置有266只钟罩式风帽,以利于床面上均匀布风,风帽间的风板上填保温混凝土和耐火混合混凝土。

空气分为一次风和二次风,一次风与二次风的比例为6:4,一次风由风室两侧进入风室,由布风板下经风帽进入燃烧室,二次风由布风板上从前、后墙分二层送入炉膛。

布风板为水冷布风板,有二个放渣管,两个风室放灰管。

燃煤从炉前煤仓经三台全封闭称重式皮带给煤机进入三根落煤管,给煤机内有送煤风,落煤管内有播煤风,以防煤管堵塞。

播煤风由进风室一次风管接来,每个播煤风管都有风门,可调节播煤风量。

锅炉配有两台燃油点火燃烧器,燃油系统采用两支机械雾化喷嘴的油枪,每支油枪的燃烧能力约为100-350 kg/h,油压为2.0 Mpa,点火装置布置于炉底风室后部,同时设有看火孔,便于观察油枪的火焰着火情况,油枪所需助燃空气为一次风。

燃油在点火燃烧器内燃烧后混入冷空气形成800℃左右的热烟气,经由炉后进入风室,从水冷布风板下送入床内直接加热床料,点燃床层。

锅炉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分离器布置在炉膛出口,分离器入口烟气温度为800--1000℃左右。

分离后的灰经流化密封型飞灰回送装置直接返回炉膛。

返料风由返料风机引出供给。

1.2 锅炉主要参数名称单位数据备注额定蒸发量 t/h 75汽包工作压力 Mpa 4.39 表压力过热蒸汽额定压力 Mpa 3.82 表压力过热蒸汽额定温度℃ 450给水温度℃ 150排烟温度℃ 140设计效率 % 86%燃料消耗量 t/h 13.731.3 煤质资料1.4 风机性能参数一、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及引风机系四川望江风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离心式风机。

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及引风机配备西安西玛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YKK450-4型, YKK315M1-4型,YKK500-6型电动机。

2. 单体试运2.1 8月2日由调试、安装、监理、甲方共同在生产现场试转引风机及一次风机,经现场监测各轴承温度、振动均良好,试转八小时后停运。

2.2 8月25日1由锅炉、电气调试人员、安装、监理、甲方共同参与试转调试三台给煤机,最小、最大转速下运行平稳,温度、振动正常,空转四小时正常。

2.3 9月18日由锅炉电气调试人员、安装、监理各方共同试验锅炉联锁正常。

联锁程序如下:一次风机 #1螺旋给煤机引风机 #2螺旋给煤机二次风机 #3螺旋给煤机2.4 9月19日启动二次风机进行试转,经现场监测各轴承温度、振动均良好,试转八小时后停运。

3.冷态试验3.1 试验内容为了给锅炉热态运行调整提供必要的依据,在正式点炉前要进行冷态试验。

冷态试验内容有:一、二次风量标定;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料层阻力特性试验;布风板均匀性试验;确定最低流化风量。

3.2 测点布置在一、二次风机的进口风道上分别安装了测点,对一、二次风量进行标定。

3.3 试验方法对一、二次风量测量装置进行了标定。

空床时对布风板阻力进行测量,并在不同料层厚度下进行料层阻力特性试验,确定最低流化风量,同时进行了布风板均匀性试验,为运行人员提供了重要的运行数据。

3.4 一次风标定在一次风试验过程中,根据锅炉设计参数一次风量只进行到60000 m3/h,因此试验只进行到此工况下。

一次风标定结果见下表一。

一次风标定结果表一3.5 二次风标定二次风机风量标定结果见表二。

二次风标定结果表二3.6 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在未添加床料的情况下,对布风板阻力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见表三。

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结果表三3.7 料层阻力特性试验料层厚度分别为400mm、500mm、600mm时,在一次风挡板不同开度下进行料层阻力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见表四、表五、表六。

400mm料层厚度下料层阻力表四500mm料层厚度下料层阻力表五600mm料层厚度下料层阻力表六3.8 临界流化风量的确定:根据料层流化状态观察,确定最低流化风量为25000m3/h。

3.9 布风板均匀性试验在床料400mm、500mm、600mm厚度时均进行了布风板均匀性试验,观察布风板均匀性良好。

4. 烘炉该炉炉膛密相区、炉膛出口过热器、旋风分离器处均采用不同的耐火浇注料和可塑料进行浇注,为了使内衬的材料性能达到最佳使用状态,采用燃料烘炉。

本炉于2008年8月开始烘炉,一开始用木柴进行烘炉,并控制过热器后烟气温度,防止出现裂缝、变形。

为了保证烘炉效果,进一步提高烟气温度,后期加入一定烟煤烘炉,2008年8月25日烘炉结束。

对过热器后炉墙灰浆水分化验含水率为,炉左0.6448%,炉右0.66%。

5. 煮炉煮炉时的水容积为31 m³(按照锅炉厂家提供数据),煮炉按铁锈较多的新锅炉考虑,计算所需药品如下:本次煮炉采用稳压法,点炉后升至2.0——2.5Mpa,稳压进行24小时后,结束煮炉工作。

9月18日利用汽包自用蒸汽门给炉内加药,8:50开始启动启动风机利用床下油点火,开始煮炉, 2008年9月18日9:30压力升至0.3Mpa开始热紧螺丝,2008年9月18日10:30压力升至2.0Mpa 开始定压煮炉,9月19日 17:00开始带压换水,20:00化验炉水碱度符合要求,停止换水,停炉冷却。

9月20日冷却放水后,经有关各方检查汽包、水冷壁下联箱,煮炉合格,并清除了内部附着物和残渣。

6. 锅炉及蒸汽系统的吹扫6.1 吹管范围#1炉过热器—#1炉主蒸汽管道—#1机自动主蒸汽门前—临时管排大气(安装靶板)。

6.2 吹管参数吹管时被吹扫系统各处的吹管系数应大于1,经计算后得出,当过热器出口压力大于1Mpa时,即可满足各处吹管系数大于1的要求。

6.3 吹管过程#1锅炉吹管采用蓄热降压法。

2008年10月7日4:10启炉吹管,吹至10月9日20:30,共吹管78次,最后连续三次靶板经各方确认合格,#1炉吹管工作结束。

吹管具体参数详见表七。

根据吹管参数,过热器及主蒸汽管道吹管系数均大于1,靶板上冲击斑痕粒度达到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吹管质量合格。

#1炉蒸汽管道吹扫参数总表表七7. 蒸汽严密性试验及安全门调整7.1 蒸汽严密性试验在#1锅炉吹管结束后,按照试运指挥部安排,关闭主汽电动门,于2008年10月8日20:40将压力升到3.8Mpa,维持压力进行严密性检查。

主要检查汽包、联箱、各受热面部件和汽水管路的膨胀,检查锅炉及管道的焊口、人孔、手孔法兰的严密性及汽水阀门的严密性,经检查汽水系统严密性及各处膨胀符合规范要求。

7.2 安全阀调整在UG—75/3.82—M4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过热器出口集箱上安装一台A48Y-100,PN10,DN80型弹簧式安全阀,汽包上装有二台A48Y-6.4,PN6,4,DN100型弹簧式安全阀,以防止锅炉超压。

为保证锅炉安全投运,在对锅炉进行了严密性检查后,对安全阀进行整定工作。

安全阀调整工作在10月 22日18:20进行。

在安全阀整定前对安全阀进行冲洗,并在就地安装了0.5级的标准压力表。

整定时对安全阀的启座压力和回座压力进行了调整,确保安全阀工作正常,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安全阀整定结果见表八所示。

安全阀整定参数(以就地标准表为准) 表八8. 除尘、除渣系统锅炉排渣经布风板上两个放渣孔排出,经冷渣机冷却后进入灰渣仓。

炉灰经布袋除尘器最后进入灰仓由汽车运走,灰渣系统运转正常。

9. 整套机组启动及带负荷试运9.1 点火程序9.1.1 点炉前全面检查,各辅机处于备用状态,其它符合点炉条件。

9.1.2 铺上350-400mm床料后,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使床料处于微流化状态,启动油泵保持油枪油压1-2 Mpa(根据风室温度增、减)用高能点火器点燃油枪。

9.1.3 控制风室温度不大于800℃。

9.1.4 当床温升到450 ℃时,根据床温上升趋势,启动给煤机适量给煤。

9.1.5 当床温很快上升则说明煤己点燃,可逐步加大给煤量及送、引风量,待床温能稳定在800℃左右时,关闭点火油枪,完成点火。

9.1.6 逐渐加煤、加风至床温正常。

9.1.7 根据床温及炉膛出口温度和汽温的变化缓慢投入返料至正常运行。

9.2 机组启动试运2008年12月17日4:00点炉,12月17日14:30发电机并网成功,缓慢带负荷。

开始72小时试运,于12月20日应甲方要求于14:00-16:00锅炉带至满负荷运行。

72小时试运期间各参数正常,运行稳定,12月20日19:40 ,72小时试运结束停运消缺,移交甲方。

72小时试运期间,#1锅炉发现一次风风室漏灰严重加强放灰,安装增加了两个放灰管,并按时定期放灰;其余再没有发现设备缺陷。

10. 结论及存在问题10.1 结论通过试运观察,该炉三台给煤机运行较平稳,易于调整,蒸汽各参数在设计范围内,蒸汽品质合格,炉本体膨胀良好,各转动机械能安全、正常运行,机组可安全运行,72小时试运结束后移交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