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浅析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Analysis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Measures■单竞仪■Shan Jingyi[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能源的消耗需求也逐渐加大。
我国虽然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节能环保却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理念。
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思想已经逐渐渗入到企业的发展理念中。
在建筑行业中,土木工程建筑的节能环保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土木工程中的建筑节能措施对于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的概述与应用现状入手,在结合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的重要性下,具体分析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相应节能措施。
进而为我国节约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 土木工程建筑节能分析与总结[Abstract] With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living standard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human life inthe pro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demand is also graduallyincrease.Although China is a big energy country,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 fundamental conceptof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w carb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thoughts has graduallypenetrated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concep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energy saving 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as reacheda certain level after a period of development .Building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has an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and saving energy consumption.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startwith an overview of the a。
lication status of civil engineering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combined with the importance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measures,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energy-savingmeas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urn to make somecontribution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China'senergy consumption savings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analysis and summary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市场中各行各业对能源消耗的需求逐渐加大,能源消耗过快,并且存在很大程度的能源浪费现象。
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已经成为了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大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对生态环境保护加以重视,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思想理念已经逐渐渗入企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中。
在这个低碳环保的时代,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强化的前提下,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已经成了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筑节能措施概述与应用现状 1. 概述建筑中的节能措施就是在完全保证建筑居室舒适环境的使用价值下,通过完善的施工技术以及先进的施工设备,在优化建筑结构与管理的基础上,使用新型的节能保温建材,进而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
在通常情况下,节能型建筑主要就是从墙面、屋顶、门窗等几个部分的施工方面加强建筑结构的保温性与密封性,从而节约建筑能源消耗。
我国从1997 年开始建设节能型建筑,已实现了50%的节能型民用建筑。
在2001 年,我国还颁布了有关在取暖居住宅区内的节能标准。
2. 推行现状近几年来,我国的节能型建筑已经普及到全国范围内,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节能型建筑的推广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建筑节能认识不全面。
由于我国在1997才开始推行节能施工技术,起步时间较晚。
房产开发企业与住户对节能型建筑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仍然认为采用节能型施工会增加建筑投资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
基于这种对节能型建筑不全面的落后意识,房产开发商失去了对开发节能型建筑的积极型,而将投资重心转移到其它方面。
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妨碍了我国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施。
(2)应用范围狭窄。
由于节能型建筑开发时间较短,我国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还是远远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
其节能理念的应用范围还受着很大程度的限制,仅仅局限在墙面、门窗、屋顶等建筑部分。
(3)在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的推广应用上需要进行复杂、多程序的工作,其工作量十分巨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要完善节能型建筑的建设就应该优化建筑管理模式,运用健全、完善的体系对建筑施工中各个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建筑节能措施中有关热工计算方面由暖通部门单独完成,难以保证建筑设计环节中的节能指标都达到标准。
二、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推行必要性在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人类的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与社会效益,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但是,与此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随之严重。
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问题随着人类对地球环境的逐渐破坏已经开始显现,人类的生存已经受到了环境的威胁。
在我国建筑行业内,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普遍都处于较高的状态,而且建筑材料的使用率低。
在我国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社会,对建筑行业实行节能理念以及措施的推广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目前土木工程的建设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得到了建筑行业的高度重视。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对普及节能措施的大力支持,其发展已经逐渐成熟。
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措施在土木工程中推广建筑节能措施不单单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节能环保,保护生态资源的要求。
建筑施工人员应该在加强对建筑节能措施认识的前提下,形成对节能措施的重视,在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采用完善的施工技术与先进的施工设备,强化节能措施的应用。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管理模式虽然我国的建筑节能措施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其相关的制度与法规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漏洞。
对于建筑节能措施的推广普遍存在有制度无监管的现象。
对于节能技术的创新以及节能材料的使用没有加以相应的扶持力度。
建筑节能措施推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有关的法规法制不完善,没有具备应有的惩罚与鼓励的制度。
目前,有关法规的研究、制定与实行是势在必行的。
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强制性,逐步完善节能措施管理模式,构建有效的约束体制,加大对节能措施应用的扶持力度。
2. 坚持人性化原则在土木工程汇总中推广使用建筑节能措施的根本目的就是节约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保证人民生活质量。
但是一部分开发商或施工单位在推广使用节能措施时严重偏离这一根本目的,从各个施工环节降低投资成本,严格控制资金预算,忽视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等。
这一现象不单单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偏离了节能措施应用的根本目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使用性与价值型。
3. 提高施工人员技能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的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其中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
由此可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专业、系统的技能培训不单单能够有效的提高节能技术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加强其环保节能意识。
四、结语在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的推广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人们对节能措施的认识不够全面、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在我国能源消耗急速加剧的前提下,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是势在必行的。
在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下,通过完善惩处、扶持制度,应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来促进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的推广与应用。
将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措施逐渐完善不单单能够有效的减少降低环境污染、节约企业投资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相应我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号召。
参考文献华虹,陈孚江.国外建筑节能与节能技术新发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23).肖宁,梁伟,王宗贤,顾琦.节能建筑的发展动向及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10(10).张海义.如何打造真正的节能建筑[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 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作者单位:新疆天麒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834009)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