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手册

学校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手册

正直、敬业、自律、自强校风严格、团结、勤奋、进取学风尊师、刻苦、活泼、求实目录一、中学生守则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杭州市中学生学习常规四、杭州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五、建德市教育局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六、新安江中学学生各项规章制度(一学生仪表仪容要求(二)学生升旗、集会纪律(三)学生课堂常规(四)学生自习课纪律(五)学生考勤、请假制度(六学生考试违规违纪处罚条例(七)学生体育锻炼制度(八)学生爱护公物规定(九尊师公约(十)爱护绿化公约(十)学生阅览室守则(十二)食堂就餐制度(十三)学生安全公约十四)学生午睡纪律十五)住校生寝室纪律十六)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条例十七)学生通讯工具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十八)新安江中学“爱心纸工程”助学会章程七、新安江中学班级、学生先进评选办法(一)班级“四项循环红旗”竞赛办法(二)卫生先进班级评比办法(三)综合先进班级评比办法(四)“文明寝室”竞赛办法八、新安江中学学生奖惩办法(试行)九、新安江中学综合教育实践周活动实施方案十、新安江中学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办法十一、新安江中学学分认定实施方案(试行)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

㈡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遵守校纪校规,遵守社会公德。

㈢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㈣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㈤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㈥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㈧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㈨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㈩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国家教育部2004 年9 月1 日执行)(—)自尊自爱,注重仪表1.维护国家荣誉。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 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不涉足未成所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书刊、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参加迷信活动。

6.爱惜名誉,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

(二)诚实守信,礼貌待人8.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

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帮助残疾人。

9.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候。

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10.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11.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

接受或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

12.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动用他人物品、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13.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要道歉。

14.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

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15.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1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17.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18.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19.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其他活动,遵守活动的要求和规定。

20.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

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21.爱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涂抹乱刻画。

借用公物要按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

22.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23.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24.生活节俭,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25.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

26.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27.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

28.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

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29.体贴帮助父母长辈,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关心照顾兄弟姐抹。

30.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31.待客热情,起立迎送。

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五)严于律己,遵守公德32.遵守国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33.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34.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35.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

爱惜庄稼、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36.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37.珍爱生命,不吸烟,不喝酒,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

不参加各种名目的非法组织,不参加非法活动。

38.公共场所不喧哗,瞻仰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保持肃穆。

39.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

40.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

三、杭州市中学生学习常规(—)订好学习计划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以自已的实际出发,合理支配时间。

订好自己一学期的学习计划和每天每周的作息时间表。

复习考试阶段尤应订好周密的计划,做到考前不过分紧张,考后不马虎放松。

放假期间也要有个安排,不虚度光阴。

(二)课前认真预习1.按照教学进度,力争提前一天或数天预习新课。

2.遇有不懂的疑难问题,应先思考,并作出标记,然后带着问题听课。

3.课前最好能寻找并阅读有关的参考性资料,或进行观察,调查与实验。

(三)课内专心学习1.课间注意休息,上课铃响后立即集中注意,开动脑筋,认真听课。

积极参加读、写、讲、练等活动,本节课的内容力争当堂掌握。

2.做好学习笔记,对教材要点,典型题例思考提示及疑难问题答,应采用多种形式,做好简明记录。

3.提倡质疑、研讨,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提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提出新的见解。

(四)课后及时复习1.当天所学的功课当天复习,加深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强化记忆,巩固提高。

2.复习后如仍有不懂的问题,则应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切实查漏补缺。

3. 遵守自习课纪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五)独立完成作业1.作业必须在复习后独立完成,要态度认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习意志。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开拓思路。

3.及时订正作业中的差错,分析差错原因避免重犯。

(六)重视各科实验1.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特别要重视安全规则。

2.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注意听清老师提示的实验要点,正确掌握实验要领。

3.要按规定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操作规程。

积极动手做实验,并仔细观察现象注意获取实验数据和结论,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七)注意系统小结1.期中期末时,应根据课堂笔记、作业进行系统复习。

学习上“举一反三”使所学知识得到整理巩固,并能适当运用。

尚未很好掌握的内容要主动争取老师辅导。

2.认真参加考试,做到诚实、守纪、实事求是,努力反映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3.考试后认真进行自我分析,总结学习中的经验与不足,并修订好下阶段的学习计划。

(八)课外主动学习1.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创造条件,争取参加一个课外兴趣小组。

2.适当安排课外阅读,听广播和看电影、电视的时间,广泛获取有益知识,摘记心得体会。

3.自觉参加参观、访问、义务劳动,公益服务等活动,丰富知识,培养高尚情操。

4.积极参加课外文娱体育活动,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性情,增强体质。

5.主动承担社会工作,培养为人民职务的思想感情,在实践中锻炼工作能力,全面增长才干。

四、杭州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杭州市教育委员会制定一、参加升国旗仪式,列队整齐,脱帽肃立,行注目礼或队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二、穿戴整洁、得体;坐正立直,行走姿势端正,举止文雅,谈吐庄重。

三、与人交往,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四、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递送或接受礼品、奖品,起立并用双手。

五、进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上课发言先举手;进教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轻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离校时与老师、同学道别。

六、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外出和到家与父母打招呼,家中用餐请长辈先就座。

七、敬老爱幼,招助病残。

行走让路,购物让先,乘车让座,尊重、帮助老幼,帮助老幼、妇孺、伤残者。

八、遵守公德。

循章骑车、行路,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游览风景名胜时,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乱丢乱吐。

九、遇见外宾,热情大方;以礼相待,不亢不卑,维护国家荣誊,不失人格、国格。

'十、参加集会,安静听讲,会上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声“谢谢,观看演出和比赛,做文明观众,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五、建德市教委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旧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市高中段教育的实际,参照《杭州市教委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特制订《建德市教委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简称《管理办法》,下同)。

第二条普通高级中学应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学校应建立学生档案。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市属普通高级中学。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举办的普通高级中学参照执行。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第四条普通高级中学每班学额为50 人。

第五条初中毕业生要升入普通高级中学就读,一般须报名参加全市统一的高中招生考试,由招生学校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特别优秀的学生经市教委批准,可以免试提前录取。

第六条凡被录取的新生,须凭入学通知书和有关证件,在规定时间内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取得普通高级中学学籍。

因故不能如期报到注册者,须凭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期注册。

开学后两周内不到校注册,也不办理延期注册手续者,按自动放弃学籍处理。

第七条学校在新生入学后的一个月内,应按照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如发现有不符合招生条件和招生手续者,报经市教委核准,取消其学籍。

第八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须按期到校办理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应事先请假,未经批准逾期两周不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