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检测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40分)101.看拼音,写词语。
(8分)Shū jí jīng yì pái huái kǒng jù bì miǎn zhí xíng cán bào nuó yí( ) ( ) ( ) ()()()( ) ( )102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涔涔..(cén) 赤裸.(nuǒ) 遮.挽(zhē) B.蒸融.(róng)秧苗(yāng)锻.炼(duàn)C.优雅.(yǎ)萦.绕(yíng) 肩胛.(jiá)D.歉疚.(jiū)鞠.躬(jū)一摞.碗(luó)10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腊月通宵宴会天崖海角B.糊涂排徊惆怅焉知非福C.荒岛凄凉彩绘头晕目炫D.拜年外套远眺翻箱倒柜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2分)直:A不弯曲。
B使直,把弯曲的伸开。
C一个劲儿地。
D爽快,坦率。
104 我直.起腰,擦了擦头上的汗。
( )105 这条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
( )106 只听“嘞’’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
( )107 张大婶心直.口快,乐于助人,在这一带非常有名。
( )108.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代表其两面三刀....。
B.蜜蜂整日不辞辛苦....地劳动着。
C.她的歌唱得非常动听,随心所欲....。
D.民间剪纸绚丽多彩,乡亲们见了都赞叹不已....。
109.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B.难道你不觉得汤姆·素亚很爱冒险吗?C.你不会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吧!D.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选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正确用法。
(填序号)(5分)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题转变C.表示声音延长D.表示意思递进110.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111.大家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念起来:“我们一一是一一中国人。
”()112今天好冷呀!一—你什么时候去北京? ()113.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一—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114.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一一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11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拟人)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排比)C.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比喻)D.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设问)按要求,写句子。
(8分)116.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仿写)随着,也。
117.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的烟气往上一而已。
(仿写),也不过是而已。
118 这是她用所有的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修改病句)119 玛丽.居里不但埋头苦干,所以取得了成功。
(修改病句)120.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对”,错误的打“×”。
(2分)(1)《北京的春节》采用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了节日的风俗。
()(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劝诚我们要用心读书。
()(3)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后的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4)藏戏演出时没有舞台,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
()121.古诗句填空。
(5分)(1)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有致的两句是:,。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2)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
请再写一个含有“月亮”的诗句。
,。
二、阅读与欣赏。
(40分)(一)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
(14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22.“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本段中的作用是。
(2分)123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4分)A.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B.时间去得快来得快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124.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4分)125.“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这句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4分)(二)短文欣赏。
(16分)美丽如初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
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
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
”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
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
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
弟冲我做个鬼脸。
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
”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
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
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26.文章第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27 .第1自然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3分)A.因为“我”等的时间太久了,母亲刚来不久。
B.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做到这点。
128.第4自然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3分)129.找出第1自然段中与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相呼应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3分)130..文章结尾说“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这是因为( )(4分)A.那些夜晚不仅月色美,而且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B.那些夜晚是母亲、弟弟和“我”一起度过的,让“我”印象最深刻。
三、习作与表达。
(30分)题目:我们的要求:131.把题目补充完整;(2分)13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名字。
(28分)答题卡:101:、、、、、、、、(拍照发图片)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也。
(拍照发图片)117:,。
(拍照发图片)118:。
(拍照发图片)119:。
(拍照发图片)120:。
(拍照发图片)121:。
(拍照发图片)。
122:。
(拍照发图片)123:、124:、、、、(拍照发图片)125:。
(拍照发图片)126:。
(拍照发图片)127:、128:。
(拍照发图片)129:(拍照发图片)130:、131:、132:附作文纸(拍照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