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煤机检修标准

采煤机检修标准

采煤机质量验收标准及试运要求
一、外观检查
1、外观平整,涂漆均匀,各箱体不得有变形、裂纹、锈蚀;
2、各种标牌、标记应齐全清晰,不得歪斜;
3、整机所装零部件应齐全完整;
4、外形及安装尺寸与原图相符;
5、部件间隙,螺栓联接程度及操作空间符合要求;
6、电缆及胶管排列整齐。

二、配套尺寸检查
1、油缸与摇臂及主机架配套完好,无卡阻现象;
2、电机、泵箱、中间箱、内行走、截割部连接平齐。

三、操作试验
1、各操作手柄操作灵活、准确可靠、无渗漏;
2、各操作按钮动作准确;
3、各种仪表显示合格。

四、采煤机摇臂和内、外牵引部分
1、机壳各轴孔尺寸精度、粗糙度、中心距、各孔的形位公差,均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2、机壳上的螺纹孔、定位孔修复后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3、轴承无明显磨损痕迹,游隙符合要求;
4、紧固件无明显塑性变形;
5、各零件无损伤,无明显磨损痕迹、变形;
6、O型密封圈和骨架封全部更新;
7、组装时各零部件要认真清洗,不得有锈斑,机壳内不得有任何污杂物;
8、各传动部安装、调整后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9、采煤机摇臂按规定注入规定品种和体积的润滑油;
10、采煤机摇臂各端盖无渗漏现象,冷却、润滑装置齐全、完好,无渗漏现象;
11、机壳箱体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如有轻微裂纹,允许焊补修复,但应消除内应力。

12、铸铁箱体只允许在非主要受力部位补焊,如裂纹已贯通二轴孔时,必须更换。

13、机壳箱体结合面应平整严密,装配时应涂密封胶,不得漏油。

14、机壳箱体轴孔磨损后,在强度允许条件下,可扩孔镶套修复,但与其相对应的轴孔的
平行度、两锥齿轮的垂直度允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15、轴承元件不得有裂纹、伤痕、锈斑、剥落、点蚀或变色,保持架完整无变形,转动灵
动,无异响。

16、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17、安装完毕,各组件试转无卡阻现象;
五、采煤机机身
1、焊缝不得开焊,中板和底板磨损不得大于设计厚度的30%(局部不超过50%)。

2、溜槽和过渡槽的连接,上下错口不得超过2mm,左右错口不得超过4mm。

(4)溜槽搭接部分无卷边。

(5)溜槽连接件不得开焊、断裂。

连接孔磨损不大于原设计的10%。

(6)溜槽槽帮上下边缘宽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减速机箱体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如有轻微裂纹,允许焊补修复,但应消除内应力。

铸铁箱体只允许在非主要受力部位补焊,如裂纹已贯通二轴孔时,必须更换。

2、减速机箱体结合面应平整严密,垫应平整无折皱,装配时应涂密封胶,不得漏油。

3、减速机箱体结合面的平面度允差不得超过0.05mm。

结合面上的划痕长度不得大于结合
面宽度的2/3,深度不得超过0.3-0.5mm。

4、减速机箱体轴孔磨损后,在强度允许条件下,可扩孔镶套修复,但与其相对应的轴孔的
平行度、两锥齿轮的垂直度允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5、减速机轴承元件不得有裂纹、伤痕、锈斑、剥落、点蚀或变色,保持架完整无变形,转
动灵动,无异响。

6、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试运转要求
1、牵引传动箱与摇臂注入N320#极压齿轮油,泵站注入N100#抗磨液压油;
2、接通电源和冷却水。

3、摇臂升降平稳,速度均匀;
4、摇臂自低到高升起时间:带滚筒80土5秒;
5、摇臂由高到低降下时间:带滚筒45士5秒;
6、左右摇臂调至水平位置静止16小时,摇臂下沉量≤25mm。

7、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的振动。

8、滚筒工作转向,额定牵引速度下,正反向各连续空运转30分钟;
9、各部无异常声音、振动和异常温升;
10、各密封面无渗漏现象。

11、滚筒内喷雾系统做1.5倍额定压力耐压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