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石方回填施工方案

土石方回填施工方案

土石方回填施工方案2020年4月28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基本概况 (1)二、工程相关方 (1)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一)地形地貌 (1)(二)水文地质条件 (2)四、分部分项概况 (2)五、施工平面布置 (3)第二章编制依据 (5)第三章施工部署 (6)一、施工组织 (6)(一)现场组织机构及专业技术力量的配备 (6)(二)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6)二、施工总体安排 (6)三、回填土设计 (7)四、施工准备 (10)(一)技术准备 (10)(二)现场准备 (11)(三)施工机具配备 (11)(四)劳动力配备 (11)第四章施工工艺 (13)一、回填区域 (13)目录/ 1(一)工艺流程 (13)(二)施工方法 (13)二、换填区域 (14)(一)工艺流程 (14)(二)施工方法 (14)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7)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 (18)一、安全措施 (18)二、文明施工措施 (18)目录/ 2回填土施工方案 / 1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基本概况本工程占地呈狭长型,回填区域分部较大,同时受地质条件影响,有部分区域地基承载力较差,需要换填。

其中包括:下沉广场周边、配套用房C 区回填、配套用房C 区换填、配套用房D 区回填、全民健身馆回填、支护工程回填。

分部分项具体概况详见“表-1-1”。

回填区域位置详见“图-1-1”。

图-1-1 回填区域位置示意图二、工程相关方建设单位:建筑设计单位:支护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势偏高,场地地面标高最大值168.67m,最小值135.81m,地表相对高差32.86m。

场地原始地貌属低山丘陵。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上覆为第四系坡冲积土层,下伏基岩为太古界花岗岩地层,自上而下共分7层。

(二)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第2层中粗砂,渗透性较好,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径流补给为主,排泄途径为地下径流和人工开采,该类型水涌水量较大,对基坑开挖及降排水影响较大;基岩裂隙水主要含水层为强风化花岗片麻岩,补给来源以河流补给、含水层径流补给为主,排泄途径为地下径流和人工开采,该类型水在基岩中的赋存量较小,与第四系含水层相邻。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建议工程抗浮设计水位高程为136.2米。

根据场区所取水样水质分析报告,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综合评价:具微腐蚀性;场区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综合评价:具微腐蚀性。

根据场区土样的易溶盐试验成果资料,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综合评价: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综合评价:具微腐蚀性。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GB18306-2015)有关规定本场地为Ⅱ类场地情况下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对应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0s。

场地地面以下20米深度范围内饱和砂土液化判别:第(3)层中粗砂为不液化土。

从区域地质条件分析,拟建场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全新世活动性断裂通过,从断裂对工程场地影响角度分析,距离活动性断裂带大于10km,场地处于相对稳定地块;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地貌形态单一,地层结构简单;饱和砂土为不液化土,根据调查及钻探,拟建场区附近及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不良地质作用,属于抗震一般地段,地基相对稳定,适宜工程建设。

四、分部分项概况本工程回填区域包括:下沉广场周边(长约470米、宽约1.5米、高约2米)、配套用房C区回填(长约71米、宽约1.1米、高约6.4米)、配套用房C区换填(长约35米、宽约7.5米、高约4米)、配套用房D区回填(长约337米、宽约1.1米、高约6.4米)、全民健身馆回填(长约387米、宽约1.1米、高约6米;北侧独立基础处面积约为5319平方米、高度约为1.7米)、支护工程回填(长约642米、宽约6米、高约18米)。

具体概况详见“表-1-1”。

回填土施工方案 / 2分部分项概况表表-1-1五、施工平面布置项目在土方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平面布置如下:土方主出入口设置在西侧1#大门处(也可利用场地东南侧2#大门),同时在两个大门出口处设置洗车槽,沉淀池,防止渣土车辆带泥上路。

现场隔离围挡采用彩钢板临时围挡,方便拆除移动,高度靠近南侧主要交通道路侧不低于2.5米,其他部位不低于1.8米。

场地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特点,考虑钢材、砂、石、水泥及设备堆放,以及土方开挖、基础、主体施工等环节,充分利用场地有限空间,尽量使场地布置趋于合理,回填土施工方案 / 3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施工总平面本着满足施工要求再尽量减少资金投入、紧凑合理、尽量少占施工用地的原则布置。

办公区、生活设施同生产车间、库房、材料堆场分开布置,以方便管理和互不交叉干扰。

2.施工道路应现场交通畅通,本工程基坑内的空余场地位置比较多,站地比较大。

3.各项施工设施要满足方便生产、有利于生活、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等要求。

4.堆料场就近布置在施工机械附近,减少或“消灭”材料的二次转运,利用场地现有的围墙和大门作施工主要出入口。

回填土施工方案 / 4第二章编制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回填土施工方案 / 5第三章施工部署一、施工组织(一)现场组织机构及专业技术力量的配备项目部以项目经理牵头,组成以各主管部门纵向到底,各标段主管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主管部门有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经营预算部、物质管理部及综合办公室等部门。

根据施工标段划分,本分项工程涉及两个施工标段,设标段主管2人、下设土石方施工班组1个、回填施工班组2个(分别为下沉广场、配套用房BC区、支护工程班组和全民健身馆、配套用房D区班组)。

项目部设置质量主管1人,质量员2人,安全主管1人,设安全员2人。

形成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进度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项目管理体系。

(二)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图-3-1 施工组织机构图二、施工总体安排本工程在下沉广场与配套用房交接处、配套用房与全民健身馆交接处、配套用房与游泳馆交接处,支护挡墙处均有回填土石方设计要求。

回填土施工方案 / 6根据业主的有关要求和现场施工顺序总体安排,本工程土石方回填跟随主体结构施工进度进行施工。

土石方回填工程总体施工顺序为配套用房C区换填施工→下沉广场土石方回填施工→BC、BJKK'LL'M段支护工程土石方回填施工→配套用房土石方回填施工→全民健身馆土石方回填施工回填土土料采用粘土或风化石。

采用自卸汽车由场外运往现场从西侧大门出入口进场,所有回填土采用分层、分段沿基础周边逐步回填到顶。

回填土压实工具采用人工打夯。

三、回填土设计根据图纸设计及工程联系函S01要求,体育馆和配套用房A区,基底下局部存在第2层和第4层粉质黏土,承载力较低,按设计要求挖除。

原设计采用毛石混凝土回填至设计标高,现同意采用级配碎石回填,碎石材料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

垫层施工必须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

回填施工完成后,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试验数量不少于3个点,回填压实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

全民健身馆与配套用房原设计采用砂石回填,现同意采用风化岩土回填。

施工必须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

下沉广场与游泳馆、健身馆交界处,原设计考虑垂直切割岩石,因现场施工条件不足,现同意防水板下采用风化岩石回填,回填的风化岩石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垫层施工必须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

回填施工完成后,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检验,试验数量不少于3个点,回填压实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

设计详见“图-3-2、图-3-3、图-3-4、图-3-5”。

根据本工程支护设计要求,支护工程BJKK'LL'M段、BC段需进行土方回填施工。

设计详见“图-3-6”。

回填土施工方案 / 7图-3-2 配套用房处回填土设计示意图图-3-3 配套用房处回填土设计示意图图-3-4 配套用房、全民健身馆交接处回填土设计示意图图-3-5 下沉广场处回填土设计示意图图-3-6 BJKK'LL'M段、BC段回填土设计示意图四、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 施工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洽商,了解设计意图。

2. 回填料的确定本工程回填料主要利用本工程开挖料,工程师认为不合格的填筑料一律不得使用。

3.施工前技术交底土方回填前,由技术部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区域的划分、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等问题交代清楚。

(二)现场准备1. 回填条件基础垫层层施工完毕并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完隐检手续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

所有回填土必须在砖胎膜、混凝土外墙等有足够强度后,才能开始施工。

2.基底处理(1)一般要求①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草皮、树根,垃圾、淤泥等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

②当填方基底为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或辗压密实。

(2)验收基底标高①基槽回填,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清除干净。

②填土施工前,应抄平做好水平控制标志,如在砖模上,沿砖模一侧画上控制点、弹上控制线,上下间距300mm;如在基槽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在槽壁上锲入腰桩,画上控制点,上下间距300mm,左右间距为7-8m,或在混凝土外墙上,在基础梁、墙砼上弹出标高控制线,上下间距300mm,并预备好白线,以便拉线控制虚铺厚度及回填标高。

(三)施工机具配备施工机具配备表表-3-1(四)劳动力配备本工程现场回填土工程具有回填量大,工期紧,回填部位多且比较分散的特点,因此采取分段分层进行回填。

要求每段土方回填时配备施工人员不少于20人。

第四章施工工艺一、回填区域(一)工艺流程图-4-1 回填土施工流程图(二)施工方法1. 基槽底基层清理:填土前将槽底的砼块、砖头、树根、钢管、脚手板等杂物清理干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