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应工程总复习题(答案)

反应工程总复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60 小题,每题0.5分)1、化学反应工程是研究如下问题的学科:(A )A、化学反应器工程问题B、化工单元操作C、反应器特性D、传递特性2、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对象是:(A)A、化学反应器B、单元操作C、化工流程D、化学工艺3、连续操作的反应器的独立变量为(C)A、浓度B、反应时间C、反应器体积大小4、理想混合的间歇反应器的独立变量为(B)A、反应速率B、反应时间C、反应空间5、连续操作的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独立变量是:(C)A、反应物浓度B、反应时间C、反应空间6、间歇操作的反应器所具有的特点包括:(A)A、参数随时间变化B、参数随空间变化C、累积量为零D、累积量不为零7、在对理想的全混流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时,下面哪些量为零:(D)A、流入量B、流出量C、反应量D、累积量8、在对定常态操作的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时,下面哪些量为零:(D)A、流入量B、流出量C、反应量D、累积量9、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符合如下条件:(A)A、移热速率大于放热速率B、移热速率小于放热速率C、移热速率等于放热速率10、若CSTR 的某一操作点是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则该操作状态具有的特点是:(C)A、移热速率大于放热速率B、移热速率小于放热速率C、移热速率等于放热速率11、在CSTR 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最多可以有几个定常态操作点?(D)A、0B、1C、2D、3E、412、对于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反应,下述情况哪种容积效果最高?(C)A、单釜CSTRB、多釜CSTRC、PFR213、 对于自催化反应,下述情况哪种容积效果最高? ( A)A 、CSTR 串联PFRB 、最优循环比下操作的PFR C 、CSTR14、 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的 CSTR 反应器在该操作点下列情况是必然成立的: (B)A 、移热速率等于放热速率B 、移热速率大于放热速率C 、移热速率小于放热速率情况哪种容积效果最高?A 、单釜 CSTRB 、多釜 CSTRC 、PFRD 、CSTR 串联 PFR 16、 对于反应级数小于零的反应,下述情况哪种容积效果最高?( A )A 、单釜 CSTRB 、多釜 CSTRC 、PFR17、 对于绝热的放热反应,下述哪种操作方式的容积效果最高?( A )A 、CSTR 串联PFRB 、最优循环比下操作的 PFRC 、CSTR 18、 平推流反应器的空时与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C)A 、总是相等B 、总是不相等C 、不确定19、 全混流反应器的空时与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C )A 、总是相等B 、总是不相等C 、不确定20、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恒温、 恒压等分子气相反应时, 空时与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下列哪 种说法正确?A 、总是相等B 、总是不相等C 、不确定21、 间歇反应器的反应转化率与反应器大小之间下述说法哪些正确? ( B)A 、与反应器大小有关B 、与反应器大小无关C 、不确定15、对于级数大于零的自催化反应,其动力学线(1 ~ X Ar A般存在一个极值,下述(D )(A )222、 在对间歇反应器进行设计时, 反应器体积大小与下述哪个因素有关?( B )A 、反应时间B 、单位时间处理量C 、不确定23、从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得无因次方差0.98,则反应器可近视为:(B )A 、理想的平推流反应器B 、理想的全混流反应器C 、理想混合间歇反应器24、从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得无因次方差0.02,则该反应器可近视为:A 、理想的平推流反应器B 、理想的全混流反应器(A )C 、理想混合间歇反应器25、固定催化反应床层的空隙率B 是影响床层流体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般情况下当过大时,会导致流体如下现象产生:(B )A、床层压降变大B、沟流现象C、床层热点26、采用平推流和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任意级数的反应,若反应空时相等,则平推流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与全混流反应器的出口转化率之间的大小关系:(C)A、总是大于B、总是小于C、不能确定27、若脉冲法测得一反应器存在流体质点停留时间分布,则:(C)A、一定存在返混B、不存在返混C、不能确定28、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为内扩散过程所控制,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方法措施减小内扩散对反应速度的影响:(B)A、提高流体线速度B、减小催化剂的粒径C、增大线速度、D增大催化剂粒径29、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为外扩散过程所控制,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方法措施减小外扩散对反应速度的影响:(C)A、提高流体线速度B、减小催化剂的粒径C、增大线速度、D增大催化剂粒径30、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器内存在沟流现象,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措施加以改良:(B)A、提高流体线速度B、改善床层空隙率均一C、增大催化剂粒径31、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器内存在壁效应现象,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措施加以改良:(C)A、增大催化剂粒径B、减小反应器直径C、增大反应器直径32、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器内存在短路流现象,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措施加以改良:(B)A、增大催化床层直径B、改善床层空隙率均一C、增大催化剂粒径33、当分子扩散的平均自由程大于催化剂微孔直径时,分子在微孔中的扩散为:(A)A、努森扩散B、分子扩散C、构型扩散34、当分子扩散的平均自由程小于催化剂微孔直径时,分子在微孔中的扩散为:(B)A、努森扩散B、分子扩散C、构型扩散35、催化剂颗粒的有效利用系数与催化剂的颗粒直径有关,当颗粒直径增大时,内表面利用率:(B)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36、催化剂颗粒的有效利用系数与反应温度有关,反应温度提高,内表面利用率:(A)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37、均相CSTR 反应器中放热S 形曲线与移热直线一般有3 个交点,高温区交点具有如下特征:(A)A、稳定的定常态B、非稳定的定常态C、不能确定是否稳定38、均相CSTR反应器中放热S形曲线与移热直线一般有3个交点,中温区交点具有如下特征:A、稳定的定常态B、非稳定的定常态C、不能确定是否稳定39、均相CSTR反应器中放热S形曲线与移热直线一般有3个交点,低温区交点具有如下特征:(A)A、稳定的定常态B、非稳定的定常态C、不能确定是否稳定40、某反应器经脉冲示踪法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得方差20,则这个反应器近似可看作为:(A)A、理想的平推流反应器B、理想的全混流反应器C、理想混合间歇反应器41、下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5股物流;a、b、c、d代表四个操作点;L1、L2、L3分别代表三条不同的关系曲线,贝恤线L1代表的含义为:(B)(B)A、平衡温度线B、最优温度线42、如上图,曲线L2代表的含义为:A、平衡温度线B、最优温度线43、如上图,曲线L3代表的含义为:A、平衡温度线B、最优温度线C、动力学曲线C、动力学曲线C、动力学曲线44、如上图,a点的转化率与d点的转化率之间的关系为: (B)A、X a>X dB、X a<X dC、X a=X d45、如上图,b点与c点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C)A 、X b >x cB 、X b VX cC 、X b =x c46、 理想平推流反应器串联的级数越多, 则流体质点经过反应器后的离散程度:(C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确定47、 理想全混流反应器串联的级数越多, 则流体质点经过反应器后的离散程度:(B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确定48、 移热速率大于放热速率是全混流反应器保持稳定操作的:(B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49、可以通过下述的哪种方法减小固定催化床反应器床层阻力降 P :(B )A 、提高线速度B 、提高床层空隙率C 、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50、球形催化剂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可以用梯尔模数值(扩散的影响程度,若球形催化剂颗粒半径越大,则梯尔模型值越大,内扩散影响程度越则:(A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51、球形催化剂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可以用梯尔模数值(s)的大小来判断内扩散的影响程度,若球形催化剂颗粒半径越大,催化剂颗粒的有效系数则:(A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52、球形催化剂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可以用梯尔模数值(扩散的影响程度,若反应物在粒内有效扩散系数越大,催化剂颗粒的有效系数则:(A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 53、球形催化剂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可以用梯尔模数值(扩散的影响程度,若所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颗粒的有效利用系数则:(B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54、 为了提高级数相对较高的主反应的选择性,在反应器选型时,下列哪种说法是合理的:(B )A 、返混程度大的优于返混程度小的B 、返混程度大的劣于返混程度小的C 、相同ss的大小来判断内s55、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定常态的气固多相催化反应,粒外扩散速率总是______ 粒内化学反应速A、稳定的定常态B、非稳定的定常态C、不能确定是否稳定A 、大于B 、小于C 、等于56、对于多段绝热固定床反应器,采用段间换热装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A 、消除轴向温度梯度B 、消除径向温度梯度C 、消除轴向浓度梯度D 、消除径向浓度梯度60、如上图,在 D 、E 、F 三点中,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A )D>E>F ( B )D<E<F ( C )无法确定率:(C )(A )57、 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速率被内扩散所控制, 表面浓度C AS 之间的关系为:A 、C AG 大于 C ASB 、C AG 小于 C AS C 、58、 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速率被外扩散所控制, 表面浓度C AS 之间的关系为:A 、C AG 大于 C ASB 、C AG 小于 C AS C 、 则反应物气相主体浓度 C AG 与催化剂颗粒外 (C )C AG 等于C AS则反应物气相主体浓度 C AG 与催化剂颗粒外 (A )C AG 等于C AS59、可逆放热反应的 x-T 曲线如图所示,在图中A-H 各点中:反应速率为零的点为:(A )A、大于B、小于C、等于二、多选题(共20小题,每题1分)(BCE)1、一个反应器的特性一般从如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A、体积大小B、物质传递C、热量传递D、形状E、动量传递2、稳态连续操作的反应器特点包括:(BC)A、参数随时间变化B、参数随空间变化C、累积量为零D、累积量不为零32、理想平推流反应器达到稳定的定常态操作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A、参数随时间变化B、参数随空间变化C、累积量为零D、累积量不为零4、在对间歇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时,下面哪些量为零:(AB)A、流入量B、流出量C、反应量D、累积量5、全混流反应器CSTR 的特点包括:(AC )A、瞬间理想混合B、返混程度最小C、出口物料参数与器内相同D、独立变量为时间6、平推流PFR反应器的特点包括:(BD)A、瞬间理想混合B、返混程度为零C、出口物料参数与器内相同D、独立变量为空间7、其一级不可逆反应在CSTR 中进行时可能有1 至3 个定常态操作点,则稳定的操作点可能有几个?(ABC )A、没有B、1个C、2个D、3个8、可以通过下述何种方式来有效消除固定床反应器的壁效应现象:(BC)A、增大催化剂颗粒粒径B、减少催化剂颗粒粒径C、增大反应器直径D、提高反应器长度9、固定催化反应床层的空隙率 B 是影响床层流体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一般情况下当 B 过大或床层填充不匀时,会导致流体产生:(ABC )A、沟流现象B、短路流C、壁效应D、床层热点10、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器内存在沟流现象,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措施加以改良:(AB)A、减小催化剂粒径B、改善床层空隙率均一C、增大反应器直径11、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器内存在短路流现象,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措施加以改良:(AB)A、增大催化床层直径B、改善床层空隙率均一C、增大催化剂粒径12、气固多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的推导一般涉及到下列哪些项?(ACD)A、表面吸附B、内扩散C、表面反应D、表面脱附E、外扩散A、提高流体线速度B、减少流体线速率C、提高床层空隙率13、可以通过下述的哪种方法减小固定催化床反应器床层阻力降P:BC)C、减少催化剂的粒径D、改善内扩散速率16、对于多段绝热固定床反应器, 采用段间换热装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AB)A 、消除轴向温度梯度B 、提高反应器容积效率C 、消除轴向浓度梯度17、 为了提高级数相对较高的主反应的选择性,在反应器选型时,下列哪种做法是合理的:(BC )A 、 选全混流不选平推流B 、 选平推流不选全混流C 、 选多釜串联的全混流不选单釜全混流D 、 选间歇反应器不选平推流14、多釜串联操作的全混流反应器在计算出口转化率时可采用X AN公式进行计算,该公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们是:(ABD )A 、各釜温度一致B 、各釜体积相同C 、一级可逆反应15、如图所示 ABC 为某可逆放热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平衡曲线, 应速度为零的点包括:D 、一级不可逆反应 DEF 为最佳温度曲线,则反(be )a 、C-Fb 、A-Bc 、D-Ed 、Ge 、CA、提高流体线速度B、减少流体线速率C、提高床层空隙率18、提高气固多相催化反应催化剂的有效利用系数的方法包括如下哪几项?(ACD )A、提高反应温度B、增大催化剂的粒径C、减少催化剂的粒径D、改善内扩散速率19、若气固多相催化反应速率被外扩散所控制,且所进行的催化反应为快反应,C AG 代表主体浓度,C AS 代表催化剂颗粒外表面浓度,下面的哪几项是合理存在的?(AC)A 、C AG 大于C AS B、C AG 小于C AS C、C AS 近似等于零D、C AG 等于C AS20、重油催化裂化不宜选用的反应器包括:(ABD )A、固定床B、列管式C、流化床D、间歇釜式反应器三、判断题(共20小题,每题0.5 分)1、装置结构、尺寸、型式影响反应器内物料流动、混合、传热等,从而改变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