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期末统考卷 东山小学 李媚清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用玻璃和铁片相互刻划,结果玻璃在铁片上留下了划痕,说明( )。 A.铁比玻璃硬 B.玻璃比铁硬 C.玻璃和铁一样硬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蚕蛾 B.蚂蚁 C.蜻蜒 D.蜗牛 4.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变干了。“湿衣服→湿衣服结冰→衣服变干”的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再升华 B.先凝固再融化 C.先凝结再升华 D.先凝结再凝华 5.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不能溶解的是( ) A.面粉 B.食盐 C.小苏打 D.高锰酸钾 6.取4个相同的玻璃杯,1号杯装满水,2号杯装四分之三的水,3号杯装一半的水,4号杯装四分之一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杯口,声音最高的是( ) A.1号杯 B.2号杯 C.3号杯 D.4号杯 7.在点亮小灯泡实验中,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此时断开开关把电池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再闭合开关,此时小灯泡( ) A.不再发光 B.比原来更亮了 C.小灯泡一闪一闪 D.正常发光,且亮度和原来差不多 8.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 )。 A.米饭 B.鲫鱼 C.猪油 D.青菜 9.下列现象或原理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是 A.皮影戏 B.日晷(古代计时工具) C.潜望镜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0.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 A.火山 B.地震 C.海啸 D.岩石风化 11.某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质量是50克,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得的质量是2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入水中会(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 D.无法确定 12.一只摆钟一昼夜走快了3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做法有效的是( )。 A.缩短摆的长度 B.加长摆的长度 C.增大摆锤的质量 D.减小摆锤的质量 3.小明先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再改变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此时的电磁铁( ) A.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不变 B.南北极改变,磁力大小不变 C.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改变 D.南北极改变,磁力大小改变
1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了( ) A.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B.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C.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小王用纸搭建了一个横梁,单张纸的厚度能承受3个垫圈。那么,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3倍厚的纸橫梁能承受垫圈的数量( ) A.3个 B9个 C.3到9个之间 D.大于9个 16.自卸车又称翻斗车,可以自行卸载货物。右图是自卸车示意图,车厢部分可以看作杠杆,B处是可伸缩的液压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用力点 B.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C.C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D.C点是支点,液压杆的位置B是阻力点 17.下列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 A.塑料容器 B.铁质容器 C.木质容器 D.玻璃容器 18.下列天体中,离地球最近的是(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土星 19.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眼睛看目镜观察时应该( ) A.左眼睁开,右眼闭拢 B.左眼闭拢,右眼睁开 C.两眼都保持睁开 D.视具体情况而定 20.如图所示,有甲、乙、丙三个物体悬挂在空中,当甲靠近乙时吸,乙与丙靠近时排斥根现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有磁性 B.乙、丙一定有磁性,甲无法判断 C.乙一定有磁性,甲、丙无法判断 D.丙一定有磁性,甲、乙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蚯蚓身体上有一个明显的环状凸起结构,这个结构称为____靠近这个结构的部位______是蚯蚓的.(填“头部”或“尾部”) 2.绿色植物中的叶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___ ___(填一种气体名称) 3.周一升旗仪式,小红看到国旗迎风飘扬,当她发现旗面恰好朝向东南方向,可 判定此时操场上正在刮______(填风向名称) 4.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 5.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动物传播、水力传播、风力传播、 弹射传播等。 观察右图某种植物的果实(内含种子),最有可能传播种子的方式是_____。 6.实验室里提提供了一辆小车、5个钩码、1块大木板、1块大砂纸,1个弹簧测力计来测定小车摩擦力的大小。测定小车在木板上摩擦力大小时,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车,尽可能使小车保持_____运动状态,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就是小车摩擦力的大小,此时小车受 到摩擦力的类型是______摩擦(填“滑动”或“滚动”)。根据提供的器材,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大小车的摩擦力?________填一种方法即可)。 7.四季的交替与地球的_____有关,昼夜的形成与地球的_____有关。 8.“曹冲称象”讲的是曹冲在小时候利用浮力知识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当时他是这样做的: (1)把大象牵到一艘浮在水上的船,在水面上所达到的地方做好标记。这时船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 (2)把大象牵离船,在船上装石头,使船沉到原来做过标记的位置。这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和石头的总重量,此时船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步骤。(1)中船受到的浮力大小。 (3)称出船上所有石头的重量,大象的重量等于______。 9.右图是手动晾衣架的示意图,A、B是______滑轮,它们会随 衣服的上升下降而发生位置变化,使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省 力。C、D、E、F是定滑轮,使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_____。滑轮A和滑轮C组成的装置叫做_____。图中左下角手摇柄利用了______(填“轮轴”“杠杆”“斜面”或“滑轮”)的原理。 10.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我国许多地区可以看到 “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指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______。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该在______处。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1.学习了《电和磁》单元后,小刚利用铁钉和线圈( )制作 了电磁铁。并对电磁铁再次研究: (1)右图是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装置图,在括号中填写电磁铁左端的极性 (2)小刚又研究了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结果如下表所示: 10圈的电磁铁 50圈的电磁铁 实验顺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吸起大头针个数 9 8 10 19 18 20 ①他设计的实验是_____。填“模拟实验”“对比试验”或“调查实验”) ②他根据______来判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③相同圈数的电磁铁进行了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目的是______。 ④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电磁铁线圈数______磁性越强。 2.科学课上,老师给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分组实验: (1)取一只小烧杯,放入一匙小苏打,干燥的小苏打是____(填颜色)粉末状的固体, 小心倒入20毫升白醋,我们看到立马有大量______产生。用手触摸烧杯,感觉 ________(填“凉凉的”“烫烫的”或“和原来差不多”)。 (2)反应结束后马上把烧杯作如右图操作,注意动作小心缓慢,不要 把残留液体倒入杯中,发现燃烧的蜡烛______。该实验说明反应产生 的气体比空气____,且不支持燃烧。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研究《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中,有同学提出问题:馒头米饭在口腔里变甜的变化是否与牙齿舌头的咀嚼搅拌有关?他们按照下图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1)要证明“咀嚼搅拌是否有影响”,可以选择______这两个试管进行实验。 (2)为了更好的模拟口腔实际情况,最好把3个试管放在____(填温度)的水中,10 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入碘酒,发现②号试管不变蓝,①号和③号试管均变蓝。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馒头在口腔里变甜与_____(填字母)。 A.咀嚼搅拌有关 B.唾液有关 C.二者都有关 D.二者都无关 (3)牙齿舌头的咀嚼搅拌食物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变化,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变化属于____变化。 2.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显微镜是重要的观察工具。请回答: (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现视野中有小黑点这样的污物,严重影响观察效果。为了能正确快速的判断污物的可能存在位置,画出了如图1的思维导图。 请你在图1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将该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如果确定了污物的位置在镜头上,应用_____(填字母)小心擦拭干净。 A.餐巾纸 B.抹布 C.手 D.擦镜纸 (3)该同学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为了能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可以选择图2中的A镜头和______(填字母)镜头的组合进行观察。 (4)通过调节准焦螺旋,发现洋葱表皮细胞在视野的右下方(右图所示),为了让细胞到视野的中央位置以便更好的观察,应把装片向______移动。
五、附加题。(每空2分,共10分) 1.平面镜(生活中普通的镜子)中的像和物体是左右颠倒的,显微镜中的像和物体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的。根据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以下2个小题 (1)某人通过镜子,看到挂在墙上的时钟如右图所示,请问此时实际的时间是______。 (2)某人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个小虫子在顺时针爬圈,小虫子的视野位置和爬轨迹如右图所示,那么它在装片中的所在位置和爬行轨迹应该是下图中的哪一个?_____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