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保护
是( BC )
(双选题)
A.水体富营养化 B.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C.洪水调蓄能力减弱 D.湖区水循环速度减慢
(双选题)
7.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大量减少,
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AD )
A. 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B. 生物物种增加 C. 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 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双选题)
8.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
主要措施有( BC )
A. 扩大水田面积 B. 退耕还湖 C. 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 禁止在长江采砂
三江平原湿地
黑龙江扎龙湿地
沼泽
滩涂
河流、湖泊
浅海
稻田Ⅰ
稻田Ⅱ
20世纪以来 洞庭湖的演变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
课文P.43 《阅读》:萎缩的洞庭湖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 什么影响?
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 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 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 态系统的160倍。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物质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课文P.43《活动》第2题)
调蓄洪水,涵养水源 产生粮食、药材、 工业原料、农副产品
1.下列地表不属于湿地是( D ) A. 三峡水库 B. 海南岛红树林 C. 水稻田 D.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
D. ②④⑤
3.关于我国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 B.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湿地多 C.东北地区红树林湿地多 D.海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沼泽湿地
(3)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 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 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湿 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湿地附近地 区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可在附近地 区形成降水,并减小气温日较差, 所以说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
参考答案:如果失去湿地,鸟类 会失去栖息地,使鸟类迁徙,破 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 鸟类因失去食物,生存面临威胁。
(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 物基因库的理解?
参考答案: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 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 境和场所,植物、鸟类、水生动物 等生物种类繁多。洞庭湖因生物物 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因库。
(怎样进行湿地的保护?保护湿地就是 护湿地面积不减小?严禁开发湿地? )
下图是一种湿地资源利用模式。还湖后的耕 地改为鱼塘,在洪水期间可蓄水分洪,在湖水水 位较低时,又可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民不种田而 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除此方法 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式?
(课文P.46 《活动》)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保护
——以洞庭湖为例
一、湿地含义及分布 1.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 湿地景观浏览 2.分类 浅水覆盖的土地。(课文P.41)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 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池塘、人工河等
3.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 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思考:是不是湿地只分布在降水丰沛的地 区,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分布?
我国湿地 (读课文P.41中图) 分布总的 状况是: 东部多, 西部少, 分布不 均匀
思考:是不是湿地只分布在降水丰沛的地 区,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分布?
一、湿地含义及分布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 湿地 (记住) 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森林 海洋
(课文P.43《活动》第3题)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课文P.43《活动》第1题)
“地球之肾” “生命的摇篮”
“天然水库” “资源的宝库”
“天然空调机” “鸟类的乐园”
一、湿地含义及分布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 三、从洞庭湖的变迁看湿地资源问题
1.洞庭湖的重要价值
课文P.42 《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4.我国湿地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C )
A.北方多于南方
B.南方多于北方
C.东部多于西部
D.西部多于东部
5. 引起洞庭湖 面积和容积变 化的主要原因
是( D )
①泥沙淤积 ②气候变暖 ③南水北调 ④围湖造田
A. ① ② C. ③ ④
B. ② ③ D. ① ④
6. 洞庭湖区湖泊 面积和容积变化 带来的后果可能
一、湿地含义及分布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 三、从洞庭湖的变迁看湿地资源问题
1.洞庭湖的重要价值 2.洞庭湖萎缩原因(笔记) 萎缩过程比较图
⑴下游:围湖造田 (P.44 《活动》第2题)
⑵中上游地区:乱砍乱伐,破坏植被 3.洞庭湖为什么“变”大了?
《阅读》课文P.45
一、湿地含义及分布
二、湿地的作用——“地球之肾” 三、从洞庭湖的变迁看湿地资源问题 四、保护湿地 课文P.44 《活动》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