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20年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20年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和对这些事件行动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下面是第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2020年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江苏全面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整整3年。

作为1名历史教师,我积极地投入到这场课程改革运动当中,通过3年来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感想颇多,在此我谈谈实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1些认识和体会。

1、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是有效实行新课程的基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目标要求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展开、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根据。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历史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

教学内容是以课程标准为根据,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由师生共同确立的、落实于每次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内容。

因而可知,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是有效实行新课程的基础。

2、对教材的认识:认真研读教材,做到在课标指点下的对教材的全面掌控1.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它不再过分寻求学科本身的完备和精深,而是把怎样增进学生的本身发展和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

人教版教材显现方式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益于学生的探究学习,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对历史学习有兴趣的学生进1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比如必修1安排了3节探究活动课:从1913年的1份问卷测试谈起――历史问卷分析研讨会;多民族凝聚的中华民族――尝试自编教材;伊拉克战后的重建问题――摹拟召开1次联合国会议。

必修2安排了两节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

刚开始由于课时紧,我们没有实行这些探究活动,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每节课后都有探究活动,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有选择地让学生探究,主要途径就是上网查阅资料。

比如必修1第1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课后探究活动“尝试查1查,你的故乡在元代时属于哪一个行政区?”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回答比较积极,有的学生乃至还说出了故乡的1些名人,这样学生就对元代行省制度有了比较深入的印象,理解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且增加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

后来我们陆续实行过探究活动课,让学生自由组合,通过查阅资料,写成小论文进行展现。

虽然学生课题研究和问题解决的水平与真实的史学研究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学生却体验了发现学习的进程并取得了主动探索的“经历”,逐渐养成了独立思考习惯,构成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2.人教版教材从内容到情势在1定程度上克服了专业化和成人化偏向,图文并茂,增强可读性,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高中生会构成整体的社会视野,从而增进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构成。

比如通常人们认为人类的政治制度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但是学生在学完必修1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第6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后,会认识到人类奴隶社会史既存在独裁制度又存在民主制度,所以新课程围绕着1个专题把古今中外的历史放在1起有很大好处,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统1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1步构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拓展思惟能力。

但是,教材的模块编写体系跨度大,跳跃大,中外结合,无形中使教材难度提高,与课时限制,学生基础差、不适应相矛盾,这就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

所以我们建议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

再如必修2第6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理第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图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浏览与思考等都比较成心思,能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这次经济危机的认识。

3、对学生的认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动态研究本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3年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新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改变,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增强了历史意识,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了历史使命感。

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1定程度上有益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初步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讲,学生在经历了3年的历史学习后,认知水平、分析、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有了较大上进,思想成熟了许多,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浓厚了。

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这些都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了1定的基础。

因此,新课程的实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对教师的认识:加强教师协作,增进同伴互助1.变化。

在3年的课改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1定程度的更新,教学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能够比较灵活地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1定程度上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点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进程,师生互动,营建民主、和谐、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即3维目标在教学进程中有了较全面的发展。

2.体会。

我认为比较好的几点做法是:重视教师的协作精神;重视教学反思的作用;历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本身素质。

(1)重视教师的协作精神课改开始时,对怎样教教材和如何使用教材,大家都没有现成的经验,更没有捷径。

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备课组共同认可的1条经验就是重视教师的协作精神。

我们实行过的有校内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及校外与教研员、兄弟学校教师之间的协作。

在这里,我结合教学实践重点谈谈校内教师的协作。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不但要广泛浏览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会新的教学技能,丰富自己的课程资源,更需要教师间的相互协作,共同探讨课改之路。

教师之间的协作主要有: 首先是同1学科各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

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我校让同1备课组的教师在同1个办公室里办公,这样就为困惑中的我们随时商讨、随时交换、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资源同享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讲每节课前,我们备课组的教师都会在1起讨论本课的地位、教学目标,怎样处理教材,共同讨论设计新课导入、讲授新课中采取哪些方法、设计哪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相互探讨中,有时同行不经意的1句话、1个问题,都有可能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霎时间豁然开朗。

假设备课组中的哪位教师要参加比赛或去讲观摩课,我们组内成员都会尽自己所能助他成功,这更加体现了教师间宝贵的协作精神。

其次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作。

新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所以教师应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心态,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换与合作,认真鉴戒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理念、育人方法、教学手段等,从他们的闪光点中启悟自己教学的得失,权衡自己教学的利弊,从中撷取能为己所用的。

比如,平时多去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虽然有时可能听不懂教学内容(特别是理科),但可以鉴戒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由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效力。

我在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这节课时,就得到了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助。

他们上网帮我查阅有关资料,给我提公道化建议。

比如,在本课的导入中,我就采取了1位地理老师提供的“福特汽车生产网络图”来让学生体会并得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结论。

又如在讲经济全球化利弊这1问题时,我采取了1位数学老师提供的“卫星拍摄的夜色下的地球”和另外一位地理老师提供的《人民摄影报》上“反经济全球化运动”的照片,这些图片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重视教学反思的作用反思就是对课堂行动进行总结。

教师的反思能够成心识地、谨慎地将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对教学方法、进程作出批评性的评判,从而作出更加公道的选择,提高教学能力、业务素养。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阶段,教师更应当对每节课的全部进程进行认真的反思。

我在这1段的教学进程中,坚持对每节课都做认真的课后总结,以指点下节课的操作。

比如我在讲必修2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节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时,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这1问题,我先让学生看书总结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化。

我发现除少数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看书速度慢,而且效果很差,不会总结。

在课后我写下了这样1段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高1学生的浏览能力很差,我很惊奇也很着急。

新1轮课程改革要请教师在教学进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点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

我认为,学生会自主学习,提升浏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1环。

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就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浏览、有理解地浏览,还没有学会浏览的同时进行思考,教材是中学生的主要浏览材料,特别是历史教材,它本身具有可读性的特点,那末如何利用历史教材使学生学会浏览技能、理解潜伏意义呢?根据历史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情况、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及上网查阅资料的结果,我认为提高历史科的浏览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语文式”浏览法、“提纲式”浏览法、“问题式”浏览法、“地图式”浏览法、“线索式”浏览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情况采取其中的浏览法。

我想通过以上几种浏览方法的应用,再加上学生通过学习自己不断总结出新的浏览方法,就可以够提升学生的浏览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尔后我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和做题时采取以上浏览法成心地培养学生,至今学生的浏览能力确切有了很大提高。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做个有心人,把教学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随时记下来,有时哪怕是几个字、几句话、几段文字,那都是1笔财富,将受用不尽。

所以,我建议同行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才能逐渐提高。

(3)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本身素质。

教师的素质状态决定教学的效果。

历史学科是1门综合程度极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干学科知识。

“如果历史教师能在学生眼前展现1种知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这对学生学习历史会有1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特别历史新课程是专题式教学,需要教师恰当地处理基础知识和专题教学的关系。

这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准和对每专题教学的驾御能力,特别反应了教师对古今中外知识的联系能力和综合知识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