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考试04533管理与成本会计资料重点简答试题汇总

自学考试04533管理与成本会计资料重点简答试题汇总

自考《管理与成本会计》重点简答汇总课程代码:045331、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1)成本的预测和决策;(2)进行目标成本计算;(3)进行责任成本核算;(4)实行变动成本计算法;(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6)成本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2、成本会计具有哪些主要职能?说明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1)成本预测: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运用预测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的一定产品或某个项目、方案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科学的测算,以便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及时的、有效的信息和依据,避免决策、计划和控制中的主观性、盲目性和片面性。

(2)成本决策:依据成本预测和有关成本数据,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行性,选取最优方案的过程;(3)成本计划:依据成本预测和决策,反映计划期产品成本水平的货币形式反映的书面文件;(4)成本核算:(5)成本控制(6)成本分析(7)成本考核3、如何正确理解产品成本和生产费用这两个概念?答:(1)生产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凡是同提供商品或劳务给客户的过程无关的耗费就不是生产费用;(2)而产品成本是批企业为了取得某项资产所做出的价值牺牲,它既可能是牺牲另一项资产来换取的,也可能是产生某种负债而导致将来的价值牺牲;(3)两者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联系:(1)表现在两者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都是企业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2)生产费用的发生额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区别:(1)生产费用强调的是一定利益主体的耗费,它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产品已形成;而产品成本强调的是为特定目的所发生的耗费。

(2)生产费用是按时期来归集的,即一定时期内为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他不一定记入本期的产品成本;而产品成本则是按对象来归集计算的,即某一具体对象所承担的各种耗费,无论这些费用是哪一时期发生的。

也就是说,产品成本除了本期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外,也可能包括以前各期应由本期负担的各项费用。

所以各期生产费用总额与产品成本总额往往不相等。

4、为正确计算成本,应正确划分哪几种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产品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5、企业应建立哪些原始记录?(1)反映材料物资的原始记录(2)反映产品的原始记录(3)反映国有资产的原始记录(4)反映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6、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2)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3)确定成本项目(4)确定成本计算期(5)生产费用的分配和归集(6)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7、怎样分配原材料费用?(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的方法(2)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的方法8、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如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1)实际生产工时比例(2)定额生产工时比例9、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特点:能将劳动生产率与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更加合理。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特点:因工资费用分配表中有现成的工人工资资料,核算简便,但是受机械化程度的影响,可能影响合理性(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特点:能将机械设备使用有关的费用同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特点:不必每月计算分配率,简化和加快了制造费用的分配工作,及时反映各月的预算数同实际数的差异,特别适用在季节性生产或季节性费用比重较大的企业和车间,可以避免各月制造费用分配率相差悬殊的弊端。

但是要求企业的计划和定额管理工作水平较高。

10、辅助费用的分配方法?(1)直接分配法---适用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的情况(2)交互分配法---及时性不好(3)计划成本分配法---适用计划单位成本制定得比较准确的情况(4)代数分配法---适用生产车间较少或电算化企业11、熟悉下列的名词:P78-79单步骤生产---又称简单生产,是指在工艺技术上不能间断的生产,或者不能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如发电、铸件、煤气生产等;多步骤生产---又称复杂生产,是指在工艺上可以间断,由若干个加工步骤组成的生产。

连续式多步骤生产---是指原材材料要经过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加工步骤,才能制成产成品的生产。

如造纸、纺织、冶金等装配式多步骤生产---是指将各种原材料平行的进行加工,制成产成品所需的各种零部件,再将零部件装配成产品的生产。

如汽车、电子、机械等大量生产---是指不断地重复制造品种相同的产品的生产,如采掘、酿酒、造纸等成批生产---指按照规定的产品批别和数量,每隔一定时期重复制造某种产品的生产。

如服装、印刷。

单件生产---是批按照购货单位的要求,生产个别的、性质特殊的产品。

如船舶等。

成本还原---是指将产成品成本中以综合项目反映的自制半成品成本,逐步分解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12、说明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特点?(1)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2)成本计算期是生产周期;(3)一般不存在批内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的问题。

13、试比较说明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的异同?相同点:(1)能提供各个生产步聚的半成品成本资料,(2)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的加工费用,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3)半成品的成本随实物转移而转移,能为半成品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数据。

不同点:(1)综合结转分步法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的费用水平和本步骤的加工费用水平,但是分项结转分步法不可以。

(2)综合结转分步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分项结转不需要。

14、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他的特点是什么?平行结转分步法:各生产步骤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可以不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而与完工产成品直接联系,计算出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这样,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产成品成本。

特点:1)各步骤成本计算对象均为最终的完工产成品;2)半成品实物流转与半成品成本的结转相分离;16、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背景是什么?(1)社会经营环境的变化(2)战略管理的需要(3)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17、什么是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哪些变化?战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的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适应持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目的18、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的运用和推广有何重要意义?基本内容:(1)价值链分析a)产业价值链分析b)企业价值链分析c)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d)价值链与成本分析(2)战略定位分析a)总体战略:发展战略、维持战略、收获战略b)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c)总体战略与战略成本管理d)目标集聚战略(3)战略成本动因分析a)结构性成本动因:企业规模、业务范围、经验积累、技术和厂址等b)执行性成本动因: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有关的动因19、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P151(—)联系:(1)原始资料基本是同源的(2)服务范围相同(3)主要指标相互渗透(4)根本目的相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二)区别:(1)核算重点不同(2)核算内容不同(3)核算原则不同(4)核算主体(对象)不同(5)核算程序不同(6)运用的方法不同(7)核算要求不同(9)报告种类与时间不同20、管理会计的特点: P1541、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2、侧重于与筹划未来、控制现在3、兼顾企业经营的整体与局部4、灵活多样,不受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原则的约束21、管理会计的方法有哪些?(1)成本性态分析法(2)本量利分析法(3)边际分析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5)折现的现金流量法22、管理会计的目标?(1)确定各项经济目标(2)各理使用经济资源(3)调节控制经济活动(4)评价考核经济业绩23、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1)技能(2)保密(3)廉正(4)客观25、何谓成本性态?成本按性态如何分类?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即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

按成本性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三种。

26、回归直线法公式b =()22∑∑∑∑∑--x x n y x xy n a = n x b y ∑∑- 或 = ∑∑∑∑∑∑--222)(x x n xy x y x n 27、变动成本法的特点: P191(1)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2) 突出计算边际贡献(3) 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28、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P203(一)优点:(1) 采用变动成本有利于企业的短期预测和决策(2) 有利于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业绩考评,有利于推行和完善经济责任制(3) 可防止企业盲目生产,注重销售,有利于全面完成产销计划(4) 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二)局限性:(1) 提供的成本信息不适应长期决策和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决策的需要(2)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观念(3) 按成本性态分类具有局限性29、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1)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2) 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3) 分期损益计算方面的区别30、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它有哪些假设?定义: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依存关系的简称,也称CVP 分析。

假设:(1) 假设销售收入和销售量成完全线性关系(2) 假设变动成本和产量成完全线性关系(3) 假设固定成本保持不变(4) 假设产销平衡(5) 假设产销品种结构稳定不变。

31、哪些因素会影响盈亏临界点?如何影响?定义:使企业达到盈亏临界状态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就是盈亏临界点。

影响因素:盈亏临界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售价-单位变动成本)(1)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率----越大越好的正指标(2)变动成本率---越小越好的反指标(3)固定成本---越小越好的反指标32、什么是边际贡献?有何表现形式和特征?定义:边际贡献可称边际利润,是指产品销售收入与其变动成本之差。

表现形式:(1)单位边际贡献;(2)边际贡献总额特征:越大越好的正指标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33、什么是安全边际?什么是安全边际率?计算这两项指标有何作用?安全边际---指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超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额)的差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