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密度与浮力复习

中考物理密度与浮力复习

班级:座号:姓名:满分:100分时间:45分得分:
一、填空题(共29分,每空l分)
1.市场上出售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 L”的字样,已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kg。

如果调和油用去一半,则剩余半瓶调和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2.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 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 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3.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小球A、B、C放入水中,静止时在水中的位置如图
3.4—1所示,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则这三个浮力从大到小的
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钢球放在火上加热,其体积__________,质量________,密度
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一个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50 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是700 g,容器的质量是______g,容器的容积是______mL。

(1 mL=10-6m3)
6.调节托盘天平横梁时,应先使游码放在标尺____端零刻度处;用已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则应增加右盘中的砝码或将游码向______ 移动。

(选填“右”或“左”)
7.某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东海某地执行任务。

若它悬浮在江面下所受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1、F1,悬浮在海面下所受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2、F2,则
G1______G2,F1______F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如图3.4—2甲所示,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后,
可看到鸡蛋上浮现象(图3.4-2乙)。

写出此过程中涉及鸡蛋、液体或容器
的一个大小不变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大小变化了的
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两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盛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请你写出两种
区分出它们的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图3.4-3是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5 N、4 N、4 N、3 N。

(1)比较乙图与丙.图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

(2)比较丙图与丁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1.某物体浸没在水中,正在竖直上升(图3.4-4甲),它的
受力情况如图3.4-4乙所示,则浮力F浮的大小为________
N,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N,物体在上表面露出水面前,上升
了10 cm,在此过程中,浮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__J。

12.在学习测量固体与液体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在实验室
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1)取一块适当大小的橡皮泥,用细线系住,用弹簧测力计
测得它的重为GN;
(2)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V1
cm3;
(3)将橡皮泥捏成一团后,将它轻轻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示数为V2cm3。

根据以上数据,小明可以求出:①橡皮泥的质量m=__________kg;②橡皮泥的体积V=__________m3;③橡皮泥的密度ρ=__________kg/m3。

二、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13.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 kg的是( )。

A.一个苹果B.一只公鸡
C.一本物理书D.一张课桌
14.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15.当轮船从东海驶向长江时,它受到的浮力将( )。

A.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判断
16.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17.图3.4-5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

此过程
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

A.气球受到重力
B.帽子的质量大于气球的质量
C.帽子的密度大于气球的密度
D.空气对物体有浮力作用
18.图3.4-6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
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19.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下列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
C.不管桌面是否水平,只要调平横梁就可以称量
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中进行称量
20.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
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质量B.体积
C.温度D.密度
21.把一支密度计先后放人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
止时的情景如图3.4—7所示,那么,三种液体的密度( )。

A.甲最大B.乙最大
C.丙最大D.三种一样大
三、阅读理解题(共9分)
22.(9分)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

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都十分惊讶:乒乓球为什么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l:因为乒乓球的体积比玻璃球的大;
猜想2:因为乒乓球的质量比玻璃球的小。

(1)取甲、乙、丙三个塑料空瓶,在甲、乙、丙三个瓶中分别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
米的容器中,摇晃容器,观察现象。

瓶子编号体积/cm3质量/g 现象甲22 14.4 从米中“跑”出乙28 38.6 未从米中“跑”出丙144 50.2 从米中“跑”出
(3)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见右
表:(米的密度约为l.37 g/cm3)
(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可知:猜想l__________;猜想2_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
你认为一个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
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
四、实验、探究题(共18分)
23.(12分)小明和小婷完成了下列实验:
(1)小明将装有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

然后把木块轻轻地放入溢水杯中后,有20 cm3的水排入量筒,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天平恢复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