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帽服务器安装步骤

红帽服务器安装步骤

红帽服务器安装步骤_7.3注:1、红帽7.3与6.2安装前准备工作一致,本文重点描述系统安装和系统设置的步骤2、若虚拟机需要装红帽7.3,需要将VMware升级到VMware12一、安装前准备工作1、RAID设置建议设置RAID5,做磁盘阵列配置。

(1)首先当系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一下提示时,同时按下"Ctrl+R"键。

(注意下图最后一行的configration utility )(2)按完后进入RAID阵列卡的配置界面,由于初次没有配置阵列卡,所以阵列卡显示的是空的界面。

(3)将光标移到最上面,controller 0处,这时按一下键盘上面的F2键,弹出创建阵列盘选项,选择creat new VD,回车。

(4)进入VD的界面,可以看到服务器上有多少个磁盘,以及可以做什么阵列,按TAB键可以选择RAID级别,然后按tab切换到磁盘界面,选择需要的磁盘(哪几块需要组建RAID),按空格键选择。

(5)阵列模式和磁盘选择好后,按tab键切换到ok选项,回车,确定磁盘阵列,接着会自动返回主界面。

(6)这时有virtual disk 0选项,已经成功创建阵列组合,接着将光标移动到virtual disk 0选项上,按F2,弹出菜单。

(7)选择第一个选项初始化然后我们选择fast模式。

(8)点击OK,初始化成功后重启服务器,RAID成功配置完成。

注:本系统有6块盘,将5块做raid 5,1块做raid 0,建议第一块为raid 0。

2、光驱选择安装系统时需要光驱,有自带光驱、USB光驱、USB启动盘等,在进行安装前,要设置成从光驱启动。

本文系统盘为USB光驱,因此设置从USB启动。

(1)在开机时选择进入BIOS Boot Manager界面,不同的服务器选项不一样,DELL服务器点击F11进入,会出现“Entering BIOS Boot Manager”提示,如下图所示。

(2)在Boot Manage主菜单中,选择“BIOS Boot Manager”选项。

(3)使用光驱进行安装时,要找有CD--ROM或DVD字样的选项,若是USB光驱,选择第四项“USB:DVD-ROM SR-8178”,点击回车。

二、系统安装1、开发环境安装(1)当安装介质被检测到之后,它会启动到RHEL 的grub 菜单。

选择“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并按回车继续。

(2)之后屏幕就会显示RHEL 7.3 欢迎界面,该界面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注:这里选的只是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之后的安装中才会进行最终使用的系统语言环境) ,然后按回车到下一界面。

最上面的完成按钮来保存设置,并进行下一步系统设置。

首先点击日期和时间,并在地图中选择设备所在地区,建议选择“Asia/Shanghai”。

接下来配置键盘布局并再次点击完成按钮返回安装主菜单。

选择使用的语言,并点击完成,然后进行下一步。

安装源保持默认就好,然后进行软件集选择。

软件集选择:可以选择基本环境和附件,建议选择Server with GUI,从中选择需要的组件。

接下来对安装的系统进行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并设置挂载点。

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让安装器自动配置硬盘分区,这样会创建Linux 系统所有需要用到的基本分区(在LVM 中创建/boot、/boot/efi、/(root) 以及swap 等分区),并格式化为RHEL 7.3 默认的XFS 文件系统。

如果安装过程是从UEFI固件中启动的,那么硬盘的分区表则是GPT分区方案。

否则,如果以CSM或传统BIOS来启动,硬盘的分区表则使用老旧的MBR 分区方案。

对于VMware虚拟机安装红帽7.3,推荐选择自动配置分区。

对于服务器安装,建议选择配置硬盘分区表,手动创建需要的分区。

本服务器硬盘为3T,内存64G,因此设置boot为400M,swap为64G (65536M),根目录为500G(512000M),其余空间分配给/opt,建议分区的顺序依次为:boot、swap、根目录/和/opt。

本系统有1块做raid 0(571776M),5块做raid 5(2287104M),建议boot,swap,根目录放到raid 0对应的盘里,opt目录放到raid 5对应的盘里。

如果硬盘大于2T,就无法用fdisk给opt分区,需要使用mkparted工具分区。

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进行parted分区,也可以在安装结束后进行分区。

安装过程中:在出现安装图形界面后,按Ctrl+Alt+F2键就可以进入提示符界面,执行parted /dev/sdx,执行mklabel GPT改为GPT分区,然后按Ctrl+Alt+F6回到图形界面继续安装,在分区时就可以分大于2T分区了。

详细方法参考第四部分(Parted)配置结束后,点击完成,继续下一步。

下一步是禁用Kdump 服务。

同时拖动Ethernet开关按钮到ON来启用网络功能。

如果要为网络接口设置静态IP,点击配置按钮,然后手动设置IP,如下方截图所示。

设置好网络接口的IP地址之后,点击保存按钮,最后切换一下网络接口的OFF和ON状态已应用刚刚设置的静态IP,点击完成按钮返回到安装设置主界面。

最后,在安装配置主界面需要配置的最后一项就是安全策略配置文件了,选择并应用默认的安全策略,然后点击完成,返回主界面。

点击右下角的begin installation,执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会出现用户设置。

首先点击Root密码,为root用户设置密码。

点击user creation,创建一个新用户(可通过选中使该用户成为管理员,为新建的用户授权root权限),为这个账户设置密码,点击完成,返回用户设置菜单,就可以等待安装过程完成了。

安装过程结束并成功安装后,弹出或拔掉DVD/USB 设备,重启机器。

三、系统设置1、入门教程进入系统后,会弹出入门教程,可忽略2、关闭防火墙注:在RHEL7中,使用systemctl工具来管理服务程序,包括了service和chkconfig,关闭防火墙命令如下:#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重启恢复)#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永久关闭)检查是否关闭的命令如下:#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firewalld.service – firewalld – dynamic firewall daemon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firewalld.service; disabled)Active: inactive (dead)3、关闭SELinux若要永久关闭,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并重启系统。

修改配置文件vim /etc/selinux/config并将其中的SELINUX的值设置为disabled检查是否关闭的命令如下:[root@wjvm5]# getenforceDisabled[root@wjvm5]# /usr/sbin/sestatus -vSELinux status: disabled4、网络设置在系统启动时激活网卡,设置IP。

(1)本设备有千兆网卡和万兆网卡,首先找到可用的网卡设备名称。

使用ethtool查看网口基本设置,使用示例如下,注意link detected状态为yes,表示此网卡有网线连接。

(2)找到可用设备后,需要修改对应文件将onBoot状态置为yes,指明在系统启动时要激活网卡,只有在激活状态的网卡才能去连接网络,进行网络通讯。

设置IP地址,子网地址等。

以下配置内容仅供参考:文件地址为:/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m1千兆网IP 192.168.103.156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03.254 万兆网IP 10.10.1.115 子网掩码255.255.255.0(3)重启网卡service network restart。

(4)使用ping命令,查看是否配置成功,且可以连通其他机器。

配置完成。

四、其他(Parted)## 如果分区大小超过2T,fdisk就无法适用,而需要使用下面的mkparted工具[root@gc2120 ~]# parted /dev/sdbGNU Parted 2.1Using /dev/sdb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parted) mklabel gptWarning: The existing disk label on /dev/sdb will be destroyed and all data on this disk will be lost. Do you want to continue?Yes/No? yes(parted) mkpartPartition name? []? sdb1File system type? [ext2]? xfsStart? 0End? -1Warning: The resulting partition is not properly aligned for best performance.Ignore/Cancel? i(parted) qInformation: You may need to update /etc/fstab.注:RHEL 7.3 默认的XFS 文件系统[root@pc2120 ~]# mkfs.xfs /dev/sdb1mke2fs 1.41.12 (17-May-2010)Filesystem label=OS type: LinuxBlock size=4096 (log=2)Fragment size=4096 (log=2)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439123968 inodes, 1756495623 blocks87824781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First data block=0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429496729653604 block groups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8192 inodes per group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4096000, 7962624, 11239424, 20480000, 23887872, 71663616, 78675968,102400000, 214990848, 512000000, 550731776, 644972544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7 mounts or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建立分区后,如果想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自动mount到指定目录,则修改/etc/fstab文件在最后添加:/dev/sdb1 /opt xfs defaults 1 1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