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信息资源共享与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方案深圳太极软件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第一篇对本项目系统总体要求的理解 (1)1项目概述 (1)1.1建设背景 (1)1.2项目名称 (2)1.3总体目标 (2)1.4建设内容 (3)2深圳太极承担本期工程优势 (4)2.1深圳太极软件有限公司简介 (4)2.2案例介绍 (4)2.2.1在全国开发最早、最大规模和最大数量的数据交换系统 (4)2.2.2数据交换平台软件不断升级,接近国家标准要求 (5)2.3深圳太极承担二期工程优势 (5)第二篇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 (7)1项目建设意义 (7)1.1平台是面向全市政务的信息交换枢纽 (7)1.2平台是全市数据资源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平台 (7)1.3平台的建设为决策科学化架起了一座桥梁 (7)1.4平台的建设为行政执行高效化提供了一把钥匙 (8)1.5平台的建设为***市政府提供探索“大数据”时代下职能转变之路 (8)2需求分析 (9)2.1现状分析 (9)2.1.1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问题 (9)2.1.2***市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12)2.2总体目标规划分析 (13)2.3平台远景规划 (15)2.4需求调研分析 (16)2.4.1项目名称 (16)2.4.2调研范围 (16)2.4.3调研的方式 (17)2.4.4调研的阶段 (17)序号 (17)调研任务 (17)工作成果 (17)准备调研提纲 (17)调研提纲提交客户 (17)调研提纲 (17)总体调研 (17)客户基本情况、主要业务、相关部门及岗位设置等。
(17)部门业务调研 (17)部门业务流程、管理重点、存在问题与期望等。
(17)基础数据调研整理 (17)基础数据调研报告 (17)分析、整理调研结果、形成业务分析报告 (17)业务分析报告 (17)2.5业务量估算 (17)2.5.1业务需求 (17)2.5.2对资源管理的需求 (19)2.5.3对跨部门应用系统支撑的需求 (19)2.5.4对政府信息公开支撑的需求 (20)2.6业务逻辑分析 (20)2.6.1数据收集整合阶段 (21)2.6.2综合分析阶段 (21)2.6.3数据服务阶段 (22)2.7项目总体架构需求 (22)2.8总体网络架构需求 (23)2.9项目技术要求 (24)2.10平台功能需求 (25)2.10.1云数据交换与服务调度建设需求 (25)2.10.2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平台建设需求 (25)2.10.3信息资源主题分析及大数据处理服务平台建设需求 (25)2.10.4内外网数据传导平台需求 (26)2.10.5信息资源中心及应用系统需求 (26)2.10.6系统安全设计需求 (26)2.11平台性能需求 (27)3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8)3.1总体建设思路 (28)3.1.1统一规划,重点先行 (28)3.1.2统一标准,统一应用 (28)3.1.3整合资源,节省投资 (28)3.1.4强化服务,讲求实效 (29)3.1.5注重兼容,强调扩展 (29)3.1.6注重应用,保障安全 (29)3.2项目总体框架 (29)3.2.2总体网络架构 (32)3.3重点难点分析 (32)3.4用户体验模式设计 (34)3.4.1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 (34)3.4.2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35)3.4.3政策研究信息共享系统 (36)3.4.4政府业务自动管理系统 (37)4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38)4.1云数据交换与服务调度建设方案 (38)4.1.1云数据交换技术架构 (39)4.1.2云服务调用技术架构 (47)4.1.3共享交换功能 (58)4.1.4多级共享交换 (59)4.1.5与省级平台数据对接 (59)4.1.6平台支持多租户的配置和部署 (60)4.1.7原有数据交换平台升级 (61)4.1.8云数据共享与服务调度平台关键特性 (62)4.2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平台建设方案 (64)4.2.1政务资源目录共享流程 (64)4.2.2政务资源目录共享架构 (64)4.2.3政务资源目录共享功能 (66)4.2.4部门共享信息服务环境 (66)4.2.5资源目录中心环境 (67)4.2.6信息资源目录共享平台关键特性 (68)4.3信息资源主题分析及大数据处理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68)4.3.1主题分析平台功能 (69)4.3.2主题分析平台技术特性 (70)4.3.3大数据处理服务平台 (72)4.4内外网数据传导平台 (75)4.4.1平台介绍 (75)4.4.2平台组成 (79)4.4.3主要功能 (79)5信息资源中心建设方案 (80)5.1概述 (80)5.2信息资源中心规划 (80)5.3数据资源体系结构设计 (81)5.4资源库数据比对处理 (82)5.5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 (83)5.5.1建设原则 (83)5.5.2人口数据来源 (84)5.5.3数据建模模型 (85)5.6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 (87)5.6.1建设原则 (88)5.6.2法人数据来源 (88)5.6.3数据建模模型 (89)5.6.4法人信息库与应用 (89)5.7证照批文信息资源库 (91)5.7.1统一编码 (91)5.7.2数据采集 (92)5.7.3证照库管理 (92)5.7.4数据共享服务 (93)6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94)6.1人口基础信息服务系统 (94)6.1.1组成框架 (94)6.1.2主要功能 (94)6.2法人基础信息服务系统 (95)6.2.1组成框架 (95)6.2.2主要功能 (96)6.3证照批文共享服务系统 (97)6.3.1组成框架 (97)6.3.2主要作用 (98)6.3.3共享服务功能 (98)6.3.4比对服务功能 (102)6.3.5共享应用功能 (103)6.3.6建设意义 (103)6.4信息资源共享监督系统 (104)6.4.1信息资源共享监督量化测评指标与标准 (104)6.4.2共享监督系统功能架构 (109)6.4.3共享监督平台功能 (110)6.4.4基础库共享监督功能 (116)6.4.5平台库共享监督功能 (118)7系统安全设计方案 (119)7.1系统安全目标 (119)7.2安全方案设计 (121)7.2.1网络层安全方案 (121)7.2.2应用层安全方案 (121)7.2.3数据安全及容错方案 (122)7.2.4信息资源安全控制 (122)7.3完整性和一致性 (123)7.4数据备份和恢复 (124)第三篇保证项目质量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125)1项目实施原则和依据 (125)2质量控制和保密规定 (126)3实施工期和进度安排 (127)3.1项目工期 (127)3.2进度方案 (127)3.3实施步骤 (130)3.4实施方法 (130)4项目管理 (131)4.1项目管理内容 (131)4.2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 (133)4.2.1会签制 (133)4.2.2例会制 (134)4.2.3汇报制 (134)4.3保证软件质量措施 (134)4.3.1成立质量管理组 (134)4.3.2质量管理组职责 (134)4.3.3质量控制关键点 (135)4.3.4软件质量保证措施 (135)4.3.5配置管理 (137)4.3.6软件配置管理活动 (140)4.4项目建设工期的保证措施 (145)4.4.1制定开发规范 (145)4.4.2合理的人员构成与管理 (145)4.4.3严格控制开发进度 (146)4.4.4软件设计要依据业务规范 (146)4.4.5重视应用(产品)设计 (147)4.4.6里程碑控制 (147)4.5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措施 (148)4.6保证软件安全措施 (150)4.6.1安全管理组织 (150)4.6.2软件环境安全措施 (152)第四篇设备(模块)配置清单 (154)第五篇各个子系统的详细说明 (161)1云数据交换与服务调度建设需求 (161)1.1云数据交换技术架构 (161)1.2云服务调用技术架构 (163)1.3共享交换功能需求 (164)1.4多级共享交换需求 (164)1.5与省级平台数据对接 (165)1.6平台支持多租户的配置和部署 (165)1.7原有数据交换平台升级需求 (165)2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平台建设需求 (166)2.1政务资源目录共享流程 (166)2.2政务资源目录共享架构 (167)2.3政务资源目录共享需求 (167)2.3.1部门共享信息服务需求 (168)2.3.2资源目录中心需求 (169)3信息资源主题分析及大数据处理服务平台建设需求 (169)3.1平台技术需求 (169)3.2平台功能需求 (171)3.3内外网数据传导平台需求 (172)3.3.1平台组成要求 (173)3.3.2主要功能需求 (173)3.4信息资源中心及应用系统需求 (174)3.4.1信息资源体系结构设计 (174)3.4.2资源库数据比对处理 (175)3.4.3人口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需求 (176)3.4.4法人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需求 (180)3.4.5电子证照库系统建设需求 (184)3.5信息资源共享监督系统 (192)3.5.1共享监督平台 (193)3.5.2基础库共享监督 (194)3.5.3平台库共享监督 (196)3.6系统安全设计需求 (197)3.6.1安全目标 (197)3.6.2系统安全方案 (198)第六篇整个费用中所占比例 (201)第七篇投标设备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资质证书或文件 (202)第八篇投标人对本项目的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203)第九篇投标人拥有开发专业设备和检测设备的情况和现状 (204)第十篇技术偏离表 (206)第十一篇投标人建议的安装、调试、验收方法或方案 (218)1项目部署、安装、调试总体方案 (218)2数据交换平台部署方案 (218)2.1交换平台中心端的部署 (219)2.2交换平台各节点网关的部署 (219)2.3交换平台数据桥接的方案 (220)3系统安装措施 (222)3.2系统软件的安装 (222)4应用系统测试计划 (223)4.1缩写与术语 (223)4.2测试流程概述 (225)4.3系统测试计划 (227)5系统整体调试和验收计划 (231)5.1验收依据 (231)5.2软件系统测试及验收方法 (232)5.2.1成立软件验收测试小组 (232)5.2.2构筑软件设备的系统测试环境 (232)5.2.3软件系统测试步骤 (233)5.2.4软件系统测试、验收过程 (234)5.2.5软件验收评审 (235)5.2.6形成软件验收报告 (235)6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 (235)7系统检测 (238)8系统移交 (239)第十二篇优惠条件:投标人承诺给予招标人的各种优惠条件,包括免费增加模块、延长免费升级期限等方面的优惠 (240)第十三篇投标人需要说明的其他文件和说明 (241)第十四篇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内容和措施 (242)1技术服务方案 (242)1.1服务体系 (242)1.2服务驻点 (242)1.3免费服务 (242)1.4驻场运维 (243)2培训讲师和内容 (245)2.1培训讲师 (245)2.2培训内容 (246)3培训具体措施 (247)3.1培训人数 (247)3.1.1对专业人员培训 (247)3.1.2对使用人员培训 (248)3.1.3对系统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 (248)3.2培训方式 (248)3.3培训时间 (249)3.4培训地点 (249)第十五篇、项目实施人员一览表格式: (250)第一篇对本项目系统总体要求的理解1项目概述1.1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发展,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已成为各地急需解决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大难题,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建设已成为继政务网络建设后又一重要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