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浅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浅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教育技术111班陈欣宇
学号:1118020106
[摘要]中国五千年传承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重要的非物质性遗产慢慢地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这也是要求我们努力去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承文化文化入侵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国外文化开始入侵中国,随着国外文化的不断入侵,我国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一项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

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学生不久前在福州某小学和大学城中作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

据悉,师大学生在某所小学发出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只有25%的小学生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

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节。

这一些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传承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脆弱性,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不能摒弃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区别于历史古迹,传统文化更多地是植入而影响个人影响民族,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不衰落,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进步,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才能让世界认可。

经历了五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让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古国被全世界知晓,让全世界为之征服。

孔学、陶瓷、茶艺、百家论道等等都在现今被各国学者不断研究。

然而在国内,受到了不断动乱的政治局势后,以及二战后资本主义强国对我国的资本和文化入侵,使得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无人可传,即将消失的境地。

当传统文化消失之后,不同于古迹可以恢复重建,传统文化不可恢复不可重建。

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我们提出了要建设文化的要求,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去传承传统文化,传承这些让民族骄傲,让民族进步的文化。

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校内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

优秀传统文化地继承和传承应该从一代代的孩子们开始。

现今的我国教育更多地是注重数理化这些考试性科目,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从孩提时代起就认知、了解、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这也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学校内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

(二)开展网络平台、媒介的文化基地建设
网络平台和媒介是大家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网络平台和媒介上建设文化基地,可以让更多地人在浏览信息的同时注意到这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解读,让更多地人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用文化的魅力去真正的吸引群众,让人们自发地自愿地去传承传统文化。

(三)开展文化创新和文化融合
传统文化之所以被逐渐忘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时与枯燥。

要想在现今发展传承传统文化,并让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力量就必须开展文化创新和融合。

例如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进行整合,形成了富有中国风的流行文化。

最近非常流行的方文山的中国风类的歌曲就是很好地将传统文化和现有文化的整合。

只有不断创新和融合文化,才能让传统文化更具竞争力,才能让更多地人了解和传承文化。

四、总结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使得传承传统文化迫在眉睫,而一批批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无人可传的尴尬境地。

作为正在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我们,有必要把传承文化的重任肩负起来,让我国发展起传统文化,真正地成为一个现今世界的文化古国、文化大国、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安徽文学(下半月)》
2.王嫣《谈中国文化现状及其保护措施》3.百度百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