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纺布的组成成分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
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涤纶,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
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涤纶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因分子链上存在大量酯基故称聚酯纤维,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用于纤维的聚酯相对分子量一般在18000~25000左右,仿毛涤纶分子量较低,工业涤纶分子量较高。
实际上,其中还有少量的单体和低聚物存在。
这些低聚物的聚合度较低,又以环状形式存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取对苯二甲酸乙二酯9BHET)后缩聚而成。
从涤纶分子组成来看,它是由短脂肪烃链、酯基、苯环、端醇羟基所构成。
涤纶子中除存在两个端醇羟基外,并无其它极性基团,因而涤纶纤维亲水性极差。
涤纶分子中约含有46%酯基,酯基在200℃以上时能发生水解、热裂解,遇强碱则皂解,使聚合度降低,100℃以下普通用量的洗涤剂洗衣粉对涤纶无任何影响;涤纶分子中还含有脂肪族烃链,它能使涤纶分子具有一定柔曲性,但由于涤纶分子中还有不能内旋转的苯环,故涤纶大分子基本为刚性分子,分子链易于保持线型。
因此,涤纶大分子在这一条件下很容易形成结晶,故涤纶的结晶度和取向性较高。
采用熔纺法制得的涤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形态结构具有圆形的截面和无特殊的纵向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丝状的原纤组织,
异形纤维可改变纤维的弹性,使纤维具有特殊的光泽与膨松性,并改善纤维的抱合性能与覆盖能力以及抗起球、减少静电等性能。
如三角形纤维有闪光效应;五叶形纤维有肥光般光泽,手感良好,并抗起球;中空纤维由于内部有空腔,密度小,保暖性好。
1.强度高。
短纤维强度为
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 8.0cN/dtex。
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
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
2.弹性好。
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
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
弹性模数为22~141cN/dtex,比锦纶高2~3倍。
.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
3.耐热性涤纶是通过熔纺法制成,成形后的纤维可又再经加热熔化,属于热塑性纤维。
涤纶的熔点比较高,而比热容和导热率都较小,因而涤纶纤维的耐热性和绝热性要高些。
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
4.热塑性好,抗熔性较差。
由于涤纶表面光滑,内部分子排列紧密,因此涤纶是合成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面料,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且褶裥持久。
同时,涤纶织物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
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与烟头、火花等接触。
5.耐磨性好。
耐磨性仅次于耐磨性最好的锦纶,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
6.耐光性好。
耐光性仅次于腈纶。
涤纶织物的耐光性较好,除比腈纶差外,其耐晒能力胜过天然纤维织物。
尤其是在玻璃后面的耐晒能力很好,几乎与腈纶不相上下。
7.耐腐蚀。
可耐漂白剂、氧化剂、烃类、酮类、石油产品及无机酸。
耐稀碱,不怕霉,但热碱可使其分解。
还有较强的抗酸碱性,抗紫外线的能力
8.染色性较差,但色牢度好,不易褪色。
涤纶分子链上因无特定的染色基团,而且极性较小,所以染色较为困难,易染性较差,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
9. 吸湿性较差,穿着有闷热感,同时易带静电、沾污灰尘,影响美观和舒适性。
不过
洗后极易干燥,且湿强几乎不下降,不变形,有良好的洗可穿性能。
乙纶,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
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
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
东标检测中心提示: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
PP的流动率MFR范围在1~40。
低MFR的PP 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
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
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
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
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
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
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
锦纶,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密度1.15g/cm,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 和芳香族PA。
其中脂肪族PA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
由美国著名化学家卡罗瑟斯和他的科研小组发明的。
尼龙是聚酰胺纤维(锦纶)的一种说法,可制成长纤或短纤。
锦纶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称,又称耐纶(Nylon)。
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其基本组成物质是通过酰胺键-[NHCO]-连接起来的脂肪族聚酰胺。
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氨纶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一般为10D/根,现时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论根数愈少,条干均匀度愈好,因重叠形态之机会率愈少,干法纺丝之生产溶液DMAC对人体之肝脏有害,一般10D/根内含控制0.5mg/kg,如15D/根则含0.7mg/kg,超过标准。
生产Spandex时,对于打卷张力,筒上支数,断裂强度,断裂伸度,成形度,油附着量,弹性回复率等等,都要特别注意,此等问题直接影响编织,尤以针织生产单面布更加要留意。
olyacrylonitrile,fiber 翻译为中文应该是:腈纶(jinglun),因为是翻译问题所以也可以认同“晴纶”。
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国外则称为“奥纶”、“开司米纶”。
通常是指用85%以上的丙烯腈与第二和第三单体的共聚物,经湿法纺丝或干法纺丝制得的合成纤维。
丙烯腈含量在35%~85%之间的共聚物纺丝制得的纤维称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的性能极似羊毛,弹性较好,伸长20%时回弹率仍可保持65%,蓬松卷曲而柔软,保暖性比羊毛高15%,有合成羊毛之称。
强度22.1~48.5cN/dtex,比羊毛高1~2.5倍。
耐晒性能优良,露天曝晒一年,强度仅下降20%,可做成窗帘、幕布、篷布、炮衣等。
能耐酸、耐氧化剂和一般有机溶剂,但耐碱性较差。
纤维软化温度190~230℃。
腈纶纤维有人造羊毛之称。
具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根据不同的用途的要求可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其纺织品被广泛地用于服装、装饰、产业等领域。
聚丙烯腈纤维可与羊毛混纺成毛线,或织成毛毯、地毯等,还可与棉、人造纤维、其他合成纤维混纺,织成各种衣料和室内用品。
聚丙烯腈纤维加工的膨体毛条可以纯纺,或与粘胶纤维、羊毛混纺,得到各种规格的中粗绒线和细绒线“开司米”。
其主要成分是丙烯晴,包含少量其他成分。
加入少量其他成分后,染色性能明显改善。
性能受温度作用的影响较大,常用热处理来改变的品质,如提高尺寸的稳定性。
经过长期使用的合成纤维还有丙纶、维纶和乙纶等。
扩大这些纤维的适用范围,提高它们的性能的研究工作仍在进行。
不同的成分会有截然不同的无纺布风格。
而纺粘布,通常指的是涤纶纺粘、丙纶纺粘;
而这两种布的风格非常接近,通过高温测试才能判别出。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
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也是增强材料的一种,而且还有棉质的感觉,和棉织品相比,无纺布的袋子容易成形,而且造价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