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研讨会课件(爱课程中心)
高校化学化工课程教学研讨会课件(爱课程中心)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 爱课程中心
长沙 2015年11月28日
1
对慕课(MOOC)的基本认识
2
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
3
慕课(MOOC)课程制作的一般要求
4
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IT OCW 项目启动
• 课后作业
• 主观题,有提交时间控制,采用同伴互评,计入平时成绩
• 结课考试
互动及教学活动组织
互动及教学活动组织
• 课堂讨论
• 教师在教学单元中发起的讨论 • 平台为每个话题形成讨论区 • 学生的发言被可被计入平时成绩
• 答疑
• 在线答疑,支持“同问”话题的排序
• 互动交流是在线课程的生命力
评价与证书
湾地区高校开设MOOC课程 • 上述国内本科学校开设 MOOC课程 241门(不含spoc课程) • MOOC课程总学期数442课次
MOOC课程教师团队教学状况
• 95%的课程是国内高校的学分课
• 只有5%的课程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
• 95%以上的课程至少开设了两个学期
• 只有5%不到的课程,在完成一个教学周期后,没有开设新的学期
国内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
• 以“985/211工程”高校为代表的70余所学校开始了MOOC类在线 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 国内高校课程约566门 • 境外高校在国内平台开课70门 • 在校师生与社会学习者选课超过800万人次
• 注:上述数据仅统计国内全日制本科高校在国内平台开课状况
中国大学 MOOC
• 260万注册学生/610万人次选课 • 27所985工程高校、7所211工程高校、5所地方本科高校和1所台
在线开放课程的常见形式
• MOOC ——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面向公众开放 • SPOC —— 学校专属在线课程,针对校内或特定群体学习
• 以MOOC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依托,把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为 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成为课程教学改 革的一个重要手段
1
对慕课(MOOC)的基本认识
2000
02
iTunes U 项目启动
可汗学院 建立
名校公开课 开始拍摄
斯坦福“人工智能导 论”MOOC引起关注
ACE CREDIT认可5门 MOOC课程学分
04
06
08
10
12
14
教育部 教育部持续 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
启动精品课程 支持3000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建设 门精品课程
上线
教育部精品开放课程项目 (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
课程视频规范
• 教学内容讲授视频时长
• 规范:5~25分钟 • 建议:不超过15分钟 • 教学单元中可以有多个授课视频
• 教学视频中插入“课间提问”
• 让静态资源和学习者互动 • 课间提问示例
教学视频的拍摄
• 课间提问
• 插在视频文件中的单道客观题,如: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 判断题等
• 引导思维 • 评价效果 • 监督过程(学习是否发生?)
慕课视频集锦
豪华版 实录版
大气版 亲切版
教学视频的拍摄
• 字幕
• 支持双语种字幕上传 • 字幕文件单独制作(不要与视频文件合成)
• 片头和片尾
• 没有明确要求 • 如制作,均应控制在10s以内
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
• 随堂测验
• 成卷的客观题,没有提交时间的控制
• 单元练习
• 成卷的客观题,有提交时间控制,计入平时成绩
一键发布成 MOOC
SPOC课程
爱课程网( )
• 国家开放精品课程共享系统
•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2011年) • 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2012年) • 中国大学MOOC(2014年5月8日)
•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 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工作组 • 爱课程中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
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 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 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 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 。鼓励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 台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拓展资源与个性 化学习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方式 。
• 在线教学内容的分配
• 基本概念、基础内容采用在线方式教学(70%~80%的学生能够自主 学习)
• 重点难点、应用案例采用在线方式教学
• 全部教学内容上线(教材课) • 适合公众传播的内容上线(对学习者没有明显的学科背景要求)
核心问题:
课程定位 和 课程设计
1
对慕课(MOOC)的基本认识
爱课程网上线
爱课程网 中国大学MOOC
上线
质量工程的组成部分
• 推动教授上讲台 • 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 服务教师教学
全程视频课程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 以课堂实录为主的全程课程 • 应用驱动,建以致用
• 基本完整的教学资源
• 推动教学改革
• 以服务学生为导向
• 鼓励创新机制
从学生的视角看慕课
从学生的视角看慕课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
注重应用共享。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 着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
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
M
O
O
C
大规模 高校有一定授 课规模,在全 国高校中有相 对较多的学习 人群的课程
开放 符合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适合高校与社 会传播的课程
1
对慕课(MOOC)的基本认识
2
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
3
慕课(MOOC)课程制作的一般要求
4
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
在线课程与传统教学融合与结合
(1)平行式,作为传统课程教学的拓展和补充,不影响已有的传统教学; (2)替代式,学生学习在线课程,取得证书与学分可替代学校内的学分; (3)混合式,在传统教学中嵌入或者引用在线课程作为课程组成部分。
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
3
慕课(MOOC)课程制作的一般要求
4
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
在线课程 —— 几点共识
• 在线课程不是完全替代课堂教学 • 在线课程的教学应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 在线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 在线课程≠翻转课堂 • 适当考虑公众传播价值
在线课程 —— 教学设计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
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综合考察课程的教学内容 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 响、团队支持与服务等要素,采取先建设应用、后评价认定 的方式,2017年前认定1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 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MOOC课程学生学习状况
• 学生总数260万 • 课均学生13133人 • 桌面用户平均学习时间:18’08”/次 • 移动用户123万
• 平均学习次数:2.6次/日 • 平均学习时常:9’58”/次
55
27 数学
基础课程分布情况
MOOC课数 资源共享课数 85
39
5 英语
48
20 物理
7 化学(含化工)
28
7 力学
MOOC教师
• 武汉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汪存信 唐玉海 胡涛 姜文凤 张兴文
基础课MOOC课均选课人次
课均选课人次
53337
英语
15840
数学
4574
化学
4523
物理
2676
力学
13133
平均
中国大学MOOC平台与SPOC教学
课程结构
• 按周设计教学单元
• 建议课程持续时间:6~10周 • 建议周学时:4~6学时(学时按传统方法计算,不等于录像的时长)
• 教学单元中基本的资源类型
• 教学内容(知识点)讲授的视频、课间提问 • 文档(PDF文件)、富文本(在线编辑) • 课堂讨论、随堂测验、单元练习、课后作业
• 课程结构体现教学计划,并串联教学内容
76233人
中国大学MOOC
在线课程中心
浙江大学SPOC课程
《工程图学》
在线课程中心
在线课程中心
SPOC班
…………
24所高校37个SPOC班
2143人
SPOC班
本校学生
首先探索在线课程建 设的规律以及支持本 校课堂教学的模式
在线课程中心
中国大学MOOC
• 服务学校教学与参加国家项 目完全结合
• 服务学校教学与服务社会完 全统一
基于 传媒 的教学活动 适合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 阅读习惯、教学资源和学习活动 由教师引导、督促与管理的学习过程 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提升
从教师的视角看慕课
充分放大为人师表的成就感 互联网产品的教研数据为老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校内、校际间的教学分享得到广大教师认可 当教改称为高等学校的主旋律,在线课程是重要的解决方案
• 问题:
• 部分翻转 or 全程翻转 • 大班教学 or 小班教学
对MOOC常态化建设与应用的几点认识
• 课程建设与服务体系的大格局 • 分层建设与分类指导 • 课程与学分认定的机制创新 • 互联网环境与教育理念的坚守 • 推进有组织的教学实践
应用驱动 建以致用
• 116所本科学校+16所职业院校+1所企业学校 • 425个SPOC班 • 3种教学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