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肺炎ppt课件

医学肺炎ppt课件


3.血培养阳性或肺炎并发胸腔渗液经穿刺抽
液分离到病原体。
-
11
续 : 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
4.下列任何一种方法获得的培养结果可认为非
污染菌: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
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出浓度≥105CFU/ml的病原 菌;或经环甲膜穿刺吸引物(TTA)、或防污染标 本毛刷(PSB)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
(五) 其它病原体所致肺炎
立克次体、衣原体、弓形体、 原虫、寄生虫等
(六) 物理化学及过敏因素所致肺炎
放射性肺炎、化学性肺炎、过
敏性肺炎
-
8
二、地点分类 (细菌性肺炎)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非住院患者所患的肺炎,以及住院患者 在住院后48小时内或特殊病原菌在潜伏期10 天内所发生的肺炎
-
6
细菌变迁:
近20年来,肺炎球菌比例↓ G—杆菌比例↑(肺克、绿脓) 新病原菌(军团菌)出现↑
此种情况,与抗生素的普遍使 用、细菌性肺炎的发生环境改变等有 关。
-
7
续 : 一、病因分类
(二) 病毒性肺炎
腺v、RSV、流感v、CMV等
(三) 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
(四) 真菌性肺炎 白色念球菌、曲菌 等
-
27
【病理生理】
起病急骤 高热、寒战、咳嗽、血痰、胸痛 近年来多不典型。
-
23
【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 病 菌:肺炎球菌
生物特性:G+双球菌,86血清型中
1-9、12型致病
儿童—types 6,14,18,19,and 23多见 成人—types 1,3,4,6,7,8,12,14,18,19,23 多见
致 病 力:高分子多糖替荚膜(组
病理分期
充血期(1-2d)
浆液性炎症反应
红肝变期(3-4d)
纤维性炎症反应
灰肝变期(4-6d)
消散粒期细(胞7-1游0d出)
肺结构恢渗复出或溶机解化、性肺吸炎收
蔓延累及几个肺段-或整
26
其他:
支气管肺炎
婴幼儿、老年、心衰
肺外感染
侵犯胸膜/进入血循环 脓胸、脑膜炎、心包炎、 心内膜炎、关节炎、中耳炎等
X线:肺下部不规则条索状 、网状阴影,从肺门向外伸展
致 病 菌:
细菌或病毒
-
17
-
18
-
19
-
20
发病过程
咽部菌落
胃部菌落
血液 周围器官
呼吸道吸入
细菌的数量及毒力↑ 呼吸道防御机制↓
肺炎
-
21
肺炎球菌肺炎
pneumococcal pneumonia
-
22
病原体:
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
临床特征:
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出病原菌。对慢性阻塞 性肺病患者其细菌浓度必须≥103CFU/ml.
5.呼吸道分泌物中检查到特殊病原体(包括军
团菌),或呼吸道分泌物、血清及其它体液经免
疫学方法检测证明(如IFA),或有组织病理学证

-
12
CAP
HAP
发病时间 住院前或住院后48小 住院后48小时后 时内
病人基础 健康人,于劳累受凉 老年人,患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
肺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郭禹标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概
述】
定义
包括终末 气道、肺泡腔及 肺间质等在内的 肺实质炎症
-
2
病因
感染:最常见 其他:
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药物
发病状况
我国肺炎居人口死因第5位
近年来,肺炎总病死率有上升趋势
-
3
临床特点
发热、咳嗽、咳痰
肺浸润炎症体征、X线改变
病情严重者有气体交换障 碍
情况
后发病
下,术后,机械通气等。
病原学 常见致病菌,G+球菌 条件致病菌,G-杆菌
感染方式 空气-飞沫传播
吸入,误吸,空气-飞沫传播
发病情况 急
缓慢
症状体征 典型
不典型
病变分布 局限型,大叶或肺段 双下叶,散在,成小叶、灶性分布 分布
X线表现 大片致密影,界线清 弥漫性结节状、斑点状、小片状阴

影,内有小透亮区,病变范围不清
肺炎治愈后结构功能不损

-
4
临床分类
病因分类 地点分类 解剖分类
-
5
一、病因分类
有利于选用适当的治疗药物
(一) 细菌性肺炎 最常见,约占80%
1.需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等
2.需氧革兰染色阴性菌
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绿脓杆菌等
3.厌氧杆菌
棒状杆菌、梭形杆菌等
治疗反应 对抗生素敏感,疗效 对抗生素耐药,疗效欠佳 好
疗程

迁延
预后
较好,多可治愈
不佳,死亡率高
-
13
三、解剖分类
(一)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二)小叶性(支气管)肺炎 (三)间质性肺炎
-
14
(一)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病理改变:
病原菌→肺泡炎变Cohn孔
肺段、肺 叶实变
典型表现: 肺实变征
致 病 菌: 肺炎球菌(95%)
金 葡 菌——10% 其它(MRSA、真菌、病毒、
机会致病菌)——10%
-
10
(附: 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
入院48小时后发病,出现咳嗽、咳痰,
或咳痰性状改变,并符合下列标准之一者:
1.发热、肺部罗音,或与入院时X线比较, 显示新的炎性病变。
2.经筛选的痰液(涂片镜检鳞状上皮细胞<10 个/低倍视野,WBC>25个/低倍视野,或两者 比例<1:2.5)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菌。有 条件者争取将标本在10 min内送实验室作痰液 洗涤和定量培养,分离到的病原菌浓度 ≥107CFU/ml
特 点:
肺炎球菌—占40% G— 杆菌—占20 %
-
9
(二)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续 : 二、地点分类
(Nosocomial pneumonia,NP)
特 点 : 多继发于各种原发疾病的危重
患者
G—杆菌比例高 常为混合感染
耐药菌株多(18~35%) 病死率高
病原分布: G— 杆菌——50%
肺炎球菌——30%
-
15
(二)小叶性(支气管)肺炎
病理改变: (支气管侵入)细支气管、

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炎症
临床表现: 多继发于其他疾病
湿罗音
无实变体征
X线: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 则
斑片状阴影
致 病 菌: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腺病
毒、
-
16
(三)间质性肺炎
病理改变:
肺间质为主的炎症
临床表现:
呼吸道症状多较轻,体征较 少
织侵袭作用)
特点:不产生毒素,不破坏肺泡壁及
引起肺组织坏死或- 形成空洞
24
诱发因素
发病季节:
冬季、初春为多
受累人群:
青壮年、老年与婴幼儿。 多先有上呼吸道免疫防御功 能受损或有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
-
25
【病 理】
全身及呼吸道防御机制受 损
肺炎球菌上呼吸道吸入
肺泡内繁殖
肺泡壁水肿C,ohRnB氏C、 WBC孔渗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