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水分和降水

第二节 大气的水分和降水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大气湿度
(一)湿度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表示大气湿润程度的物理量,称大气湿度,它有如下 几种表示方法:
1.水汽压e 水汽是大气的组成部分,具有压力,称为 水汽压。当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时,水汽压也相应 增大;反之,水汽压减小。因此,水汽压可以用来表 示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水汽压的单位与气压单位 一样,用毫米水银柱高或毫巴表示。
大气水分和降水
2.绝对湿度 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m3
表示),称为绝对湿度。一般情况下,气温的 数值和16℃相差不大,以毫米水银柱高为单位 的水汽压与绝对湿度在数值上近似,故在实际 工作中以水汽压代替绝对湿度。
大气水分和降水
3.相对湿度f 大气中实际水汽含量与饱和时水汽含量的比数,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水分和降水
霜与露的形成与天气状况、局部地形等条件密 切相关。晴天夜晚无风或风很小时,地面有效 辐射强烈,近地面层空气温度迅速下降到露点, 因而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多云的夜晚,由于大 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有效辐射大为减弱,近地 面层空气温度难以下降到露点,故不利于水汽 凝结;风力较强的夜晚,因空气的乱流混合, 气温也难以降低到露点温度,霜露不容易形成。 此外,表面辐射很强又不善于传热的物体,如 树叶、杂草等表面,最有利于形成霜露。
(2)云分类及形状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水分和降水
(四)、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 1、空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途径
有: 1)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绝对湿度(a) (2)使空气冷却来减小饱和水汽压,途径有:
大气水分和降水
二、蒸发 (一)蒸发及其影响因素 液态水转化为水汽的过程叫蒸发。蒸发过程的
发生,取决于实际水汽压(e)与饱和水汽压 (E)二者对比关系。当e<E,蒸发进行;e> E,蒸发停止,并可能产生凝结;e=E,处于 动态平衡,即逸出水面的分子数与进入水中的 分子数相等。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有:
大气水分和降水
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温度 愈高,空气中容纳水汽的能力愈强。在一定的 温度条件下,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容纳的水汽 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水汽压也有一个限 度。当水汽含量恰好达到这个限度,叫饱和空 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E,或 称最大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温度愈高,饱和水汽压愈大。
大气水分和降水
5.露点温度td 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气温下
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简称露点。空气经常处于未饱和状态,所以露 点温度经常低于气温。在饱和空气中,t-td=0; 在未饱和空气中,t-td>0;t-td 差值愈大,说 明相对湿度愈小。气温降低到露点,是水汽凝 结的必要条件。
大气水分和降水
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途径有二:一是增 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二是使空气温度降 到露点温度或以下。前者如冷空气移到暖 水面上,气温在短时间内尚未提高,而水 面蒸发使空气水汽含量增加达到饱和状态, 因而产生烟雾状凝结物。后者是水汽凝结 的主要途径。辐射、平流、混合、绝热上 升等过程都会使气温降低到露点以下,使 空气达到过饱和状态。
大气水分和降水
1.蒸发面的温度 蒸发面的温度愈高,蒸发过程愈迅速。因为温
度高时,蒸发面上的饱和水汽压大,饱和差也 比较大。这是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 2.空气湿度和风 空气湿度愈大,饱和差愈小,蒸发过程缓慢; 空气湿度愈小,饱和差愈大,蒸发过程迅速。 无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靠分子扩散向外传递, 水汽压减小很缓慢,容易达到饱和,故蒸发过 程微弱。有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随气流散布, 水汽压比较小,故蒸发过程迅速。
即实际水汽压e 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E 之比称为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能够直接反映空 气距饱和时的程度和大气中水汽的相对含量, 在气候资料分析中运用很广。
大气水分和降水
4.饱和差d 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的差
值,称为饱和差(或湿度差)。单位为毫米或 毫巴。
d=E-e 饱和差愈大,说明空气中水汽含量愈少,空气 愈干燥;饱和差愈小,空气中水汽含量愈多, 空气愈潮湿。d=0,f=100%。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三、凝结 (一)凝结和凝结的条件 水由汽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显然,
凝结是与蒸发相反的一种物理过程。当水面上 的水汽压超过饱和水汽压(e>E)时,水汽处 于过饱和状态,返回水面上的分子比逸出的分 子多,部分汽态水即转变为液态水。因此,水 汽凝结以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为前提。
大气水分和降水(二)地面凝结物 Nhomakorabea1.露与霜 日没后,地面开始冷却,近地面层空气也随之
冷却,温度降低。当气温降低到露点以下时, 水汽即凝附于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当时的温度 如在0℃以上,水汽凝结为液态,这就是露; 如温度在0℃以下,水汽凝结为固态——冰晶, 这就是霜。由此可见,二者成因相同,凝结状 态取决于当时的温度。霜通常见于冬季,露见 于其他季节,尤以夏季为明显。
大气水分和降水
2.雾凇和雨凇 雾凇是一种白色固体凝结物,由过冷的雾滴附
着于地面物体上迅速冻结而成。它经常出现在 有雾、风小的严寒天气里。 雨凇是平滑而透明的冰层。它多半在温度为 0—-6℃时,由过冷却雨、毛毛雨接触物体表面 形成;或是经长期严寒后,雨滴降落在极冷物 体表面冻结而成。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水分和降水
雾凇和雨凇通常都形成于树枝、电线上, 并总是在物体的迎风面上增长,且在受 风面大的物体上凝聚最多。雾凇和雨淞 常造成林木破坏、电线折断,对农林、 交通产生有害影响。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三)云的形成条件及分类 (1)形成条件:云是气块上升过程绝热冷却
降温,使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和发生凝结 而形成的。 (绝热冷却——在气象学上,任 一气块与外界无热量转换时的状态变化过 程。) 大气上升运动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 A)热力对流; B)动力抬升 C)大气波动; D)地形抬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