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综放工作面初采初DOC

XXX综放工作面初采初DOC

XXX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矿名:XXXX施工单位:XXXX编制日期:2014年08月20日2105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2105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风险评估表2105 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一、概述:2105工作面走向长717m倾斜长150m目前工作面液压支架、三机、泵站等设备安装已结束,三机联合试运转正常,具备初采初放的前期条件, 为了安全顺利地进行初采初放工作,特编制如下措施。

二、施工方案(一)成立2105 工作面初采初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施工方案及要求1 、先将切眼内煤帮侧的金属网,自上而下分段剪除,尽可能的取掉锚杆上的螺母、托板等附件,使煤壁侧的煤壁处于自由状态。

2、工作面从上向下刷帮,放慢采煤机的切割速度逐架进行,发现钢锚杆时,能挖出的及时取出,尽量减少采煤机割锚杆的机会。

3、初采初放期间,加强乳化泵站的维修和管理,确保泵站压力值不低于30MPa加强支架和溜子的管理,确保支架支撑有力,防止支架出现倒架,溜子出现上窜下滑的现象。

4、初采初放前,两道超前支护已架设完毕,工作面刷帮期间检查两顺槽的支护是否齐全、符合规定,及时处理存在隐患的超前支护。

5、2105 切眼的顶板采用锚网索支护, 致使工作面在初采期间,老塘侧和上下隅角的顶板不易垮落,容易造成上隅角瓦斯超限,给瓦斯防治和防灭火留下隐患。

因此在此期间要加强切眼上下隅角的退锚工作。

6、将工作面上下的绞车硐室进行码袋封堵,防止瓦斯积聚,造成局部瓦斯超限。

三、支架、溜子管理措施由于2105 工作面的平均坡度19°,工作面在初采初放期间,由于支架顶部接顶不实,易发生支架倒架的现象,当出现支架下倒上翻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一)预防支架倒架和溜子下滑的安全技术措施1、在初采初放前,必须保证泵站压力不低于30MPa检查、完善支架阀组、拉移千斤和供回液管路,检修或更换不完好的配件,保证支架初撑力达到要求。

2、工作面在初采初放期间,工作面割煤一帮,下段擦一帮的办法,及时调整工作面伪斜为5〜6米之间(工作面伪斜按照3°计算),根据工作面溜子下窜情况及时调整,不出现下窜不擦帮。

3、拉移支架、推移溜子时,自下而上按顺序进行推溜和拉移支架。

4、利用支架的侧护板及底调千斤控制支架架头及底座的转向和预防支架倒架、咬架现象的发生,保证每付支架有一定的侧护量,防止支架出现挤死现象的发生。

5、后溜子的防滑,采用拉后溜子大链靠下连接溜皮,拉移后溜子的同时有一个向上的牵引力,防止后溜子下滑,必要时在架后安装3〜5根防滑千斤,牵引后溜子防止下滑。

6、初采初放期间,加强工作面煤壁的维护,控制采高(2.4m〜2.5m 之间),防止煤壁出现片帮、空顶、超高等现象,致使支架无法接顶造成倒架、咬架的现象。

7、保证支架与前溜子垂直,保持支架中心距为 1.5m。

8、加强下端头支架的管理,保持端头支护完好,保证下口排头支架(端头、过渡支架)垂直支撑顶底板,给上段支架有力的支撑点作用。

9、支架倒架时,及时使用侧护板及底调千斤调整支架状态,使其与工作面坡度一致。

10、前后溜子与转载机的搭接正常,防止前后溜子搭接过长或过短,使溜子吃回头煤,造成溜子胀死现象的发生。

11、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在运转24 小时之后,必须检查各紧固部件和“ E”型螺栓联接的紧固情况,发现松动的螺栓及时紧固。

12、在初采初放期间,加强各设备的日常检修项目落实,保证设备在润滑、紧固齐全、完好的条件下运转。

(二)工作面调整倒架安全技术措施1、初采初放期间,加强支架的日常检修,保证支架的侧护板千斤、底调千斤、拉架千斤完好、管路齐全、绑扎牢固、销子安装可靠。

2、初采初放期间,加强支架的检修工作,如控制阀、安全阀、油缸等出现漏窜液时,必须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确保支架完好。

3、调整支架时,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逐架进行调整支架间隙。

4、利用单体支柱调架时,必须降松支架再架设单体,单体保险绳齐全,支架与工作面的坡度相符时,停止给单体供液,升起支架,使其支撑有力。

5、使用单体调架时,必须远距离供液,操作人员躲避在距被调支架5 米以外的支架空间内,远距离缓慢操作给单体供液。

6、调架的单体支柱必须完好,严禁使用损坏或自卸的单体支柱。

7、调架时,作业人员扶稳站好,防止滑倒摔伤,及时清理现场的杂物,保持现场作业的整洁。

8、调架作业必须有当班的跟班队长或班长负责其安全工作和质量标准化工作。

四、煤壁、顶板管理措施1、初采初放期间,及时调整支架的坡度与工作面的坡度相符,保证支架与顶板充分接触、支撑有力。

防止支架在推溜时,造成支架后退、下滑、倒架等现象的发生。

2、初采初放前,人工用剪钳自上而下分段剪除煤帮侧的金属网,严禁用采煤机滚筒切割金属网,以免造成工作面大面积片帮、抽顶或损坏采煤机滚筒等设备。

3、初采初放前,在回风顺槽备用一定数量的单体、方木、半圆木、圆木和金属网等支护用品。

工作面支架前出现空顶和片帮时,便于及时维护,片帮宽度达0.5m、倾斜长度达到5米以上时,必须挂网、架设点柱、抬棚进行支护的顶板。

4、初采初放期间,上下口的绞车硐室口必须进行码袋封堵,并及时完善上口的抽放管路。

五、放顶施工措施(一)放顶施工方案上下隅角和切眼内退锚、剪网;反复升降工作面的支架,迫使顶板离层、垮落;上隅角靠上帮和下隅角靠下帮,沿走向施工切顶眼;工作面靠煤帮侧沿倾向施工切顶眼等放顶方案。

(二)施工方法1、退锚施工方法(1)上下隅角处退锚施工:在102#支架的上帮和1#端头支架的下帮,使用风动扳手将巷道顶部锚杆上的螺母卸掉,撬掉铁托板和木托板,使顶板处在悬臂状态下自行垮落;遇到锚索时,将锚索托板周围的网子剪开。

(2)切眼内退锚施工法:切眼内支架就位好之后,沿切眼倾斜方向,将支架顶梁前、后顶网剪开,遇到锚杆时卸掉螺母托板,遇到锚索时将其周围的金属网剪开,以确保初采初放期间,老塘侧的顶板顺利垮落。

工作面向前推进 3 米后人员禁止到架后作业,此项工作结束。

2、反复升降支架,迫使顶板离层、垮落工作面在刷帮拉移支架过程中,反复升降支架,迫使切眼的顶板离层、垮落。

3、施工切顶眼法(1)当工作面推进3〜4帮后,老塘侧的顶板如不垮落时,可采取在上下隅角处和工作面煤帮侧施工切顶眼,迫使老塘侧的顶板垮落。

(2)施工切顶眼的方法是:使用锚索钻机,在102#支架的上帮、1#端头支架的下帮,沿走向施工间距0.2m,深度3m〜5m 钻孔。

在工作面的煤帮侧的顶板上沿倾向施工切顶眼,间距0.3m, 深度3m〜5m。

(三)安全技术措施1 、退锚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退锚前,必须先观察周围的顶板情况,进行敲帮问顶,有漏顶、空顶的地段,不得进行退锚作业。

( 2)退锚前,必须将支架的尾梁升到最高位置,便于人员进出和作业。

(3)退锚前,必须将前后溜子与采煤机的电源停掉并闭锁,悬挂停电牌。

需要送电运转设备时,必须得到退锚现场负责人的同意,撤出老塘侧的人员,方可送电运转设备。

(4)退锚作业,必须在支架就位好后进行。

移架、割煤、运转前后溜子时,老塘侧不得有人作业。

(5)退锚作业,每组不得少于两人,一人观察顶板、一人进行退锚作业。

(6)退锚时,跟班队长和安检员在现场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把好安全关。

2、反复升降支架安全技术措施:(1)拉移支架时,必须由取得支架工安全资格的人员担任;反复升降支架时,必须由班长或跟班队长在现场进行监护其安全工作。

(2)支架顶梁前出现空顶、偏帮或煤帮松软时,减少支架活动量,移架做到带压擦顶移架,以防造成架前抽顶。

(3)拉移支架时,支架前方不得有人作业或行人通过。

(4)架后顶板垮落的地段,不得反复升降支架。

3、施工切顶眼安全技术措施:(1)切顶眼施工每组施工不得少于 3 人,并指定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负责。

(2)人员进入煤帮侧施工切顶眼之前,必须将前溜子和采煤机的电源停掉并闭锁。

(3)煤帮侧施工切顶眼时,必须站在顶梁下作业,严禁空顶作业。

(4)上下隅角施工切顶眼之前,先将绞车硐室口封堵严实。

(5)施工切眼时,如发生透水预兆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严禁抽出钻杆。

并及时汇报调度信息中心和有关领导。

六、上下口退锚施工措施(一)、上下口退锚施工方案在102#支架的上帮和1# 端头支架的下帮,使用加长杆套头将巷道顶部锚杆进行退锚,撬掉托板,使顶板处在悬臂梁状态下自行垮落。

遇到锚索时,将锚索托板周围的网子剪开。

(二)、安全技术措施1、退锚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退锚前,必须先观察周围的顶板情况,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有漏顶、空顶的地段,不得进行退锚作业。

(2)退锚作业在抬棚下作业,严禁人员进入到老塘侧观察顶板情况。

(3)退锚前,必须作业现场的文明生产,清理干净。

(4)退锚作业,每组不得少于两人,两人相互协作,观察顶板的情况,掌握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退锚作业,由里向外,逐步进行退锚。

(6)退锚时,班长和安检员现场落实安全措施,把好安全关。

七、防治水措施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工作面一煤层老顶为矿井第H 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但有静贮水;工作面的北侧为一煤层2103 工作面采空区未脱干的灌浆积水。

为了做到有备无患,工作面初采初放的防治水措施为:1、工作面初采初放前,必须完善好进、回风顺槽巷排水系统,并要完善备用排水设备。

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学习2105 工作面的《作业规程》,并参加本作业规程的考试合格后,熟悉水灾避灾路线,方可上岗作业,否则严禁入井作业。

3、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跟班队长、安检员要随时观察煤帮、顶板情况,如有煤壁挂汗、“挂红”、发潮、发暗;温度降低、煤壁变冷;顶板压力增大、淋水增多;出现压力水流;有水声出现(如嘶嘶声或空洞泄水声);有硫化氢、二氧化碳、臭鸡蛋味等透水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汇报有关部门和领导,跟班人员、安检员及时带领所有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迅速有序撤到安全地点。

八、初采初放阶段工作面的瓦斯防治措施(一)、退锚堵漏放煤措施:加强两道上、下出口封闭堵漏,减少采空区漏风带。

1、在工作面1#支架下帮与102#支架上帮,以及工作面切眼支架后顶部及时退锚(工作面向前推移 2.4m 时,切眼顶板不落时,则编制强制放顶措施)。

2、在运输顺槽端头支架后每5m码设一道煤袋墙,工作面上口隅角每推采一刀根据现场实际及时按45°角码放一道煤袋墙封闭隅角空间为上隅角埋管抽采提供保障。

3、加强工作面80#支架以上老塘侧剪网、退锚和放煤工作,为高位钻场抽采疏通通道,提高抽采效能。

(二)强化现场管理、督促措施落实到位1、加强工作面上出口附近支架管理,严防三角带抽冒及煤帮垮落,防止瓦斯从煤帮侧涌出;2、及时调整工作面伪斜,工作面割煤时采取正常割一帮,下口擦一帮的方法,使工作面伪斜调整为下口超前5m^ 6m以利上隅角瓦斯排放;3、加强80#架以上段的放顶煤,以便疏通采空区瓦斯抽采通道;4、工作面不生产期间,必须将架后、架间的浮煤清理干净,后溜子卸空,始终保持架后空间畅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