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 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由此可见,当今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 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

这一时期,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大,模仿性很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这正是逐步养成各种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和最佳期。

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行能力,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存在不良行为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理论指导下,我校正积极参与实施课题的研究工作。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入手,把行为习惯渗透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尝试通过课内与课外、教学区与生活区等各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生活、做人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可以产生迁移的作用。

如: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感的培养方面起到相辅相纪的迁移促进作用。

日常生活中处处爱清洁、讲卫生,能迁移到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成为一个时时处处比较自觉、办事细致认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守社会公德、讲究精神文明的人。

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卫生面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一些思路和具体作法。

一、感受美,创造美热爱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并感受到洁净之美,才能对脏丑现象产生强烈的恶,才能产生不清除脏丑现象心里就不舒服的情感。

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看录相,去欣赏文明之国、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美,举行“我爱整洁之美”剪贴报制作比赛。

并让学生实地参观,开展最最美庭院、最美教室评选活动。

让学生认识到干净、整洁就是永恒的美。

在此基础上,结合劳动教育,培养合精神,教会学生创造美,逐步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督促学生搞好个人卫生,认真负责地做好值日,并定期检查。

和家长一道,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教会孩子收拾文具、整理书包、打扫房间、养成及时清除垃圾废物的习惯。

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是家庭形象、班级形象、学校形象),约束自我,做到不乱扔、随手捡,创造行为美、环境美。

二、严格约束,循序渐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

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

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作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

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

课堂常规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上课时我首先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我及时提醒,并转告家长督促孩子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

培养卫生习惯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应提倡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

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

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

三、以身作则,并重视家庭教育及家长的表率作用少年儿童有很强的模仿性,成人的言行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老师、家长都是他们卫生知识的传授者,其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因此,在爱清洁讲卫生方面我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到有意识地来影响少年儿童,使他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蒙教育。

同时在班上开展“卫生之家”,评选活动,家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空间,家长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对象,学校卫生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鼎立支持,一个从邋遢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对脏丑现象就会熟视无睹。

为此,我们重视家教指导,要求家长重视孩子们卫生习惯的培养,并率先示范,为孩子营造整洁、清爽的家庭环境。

四、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

班集体的生活习惯状况是通过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

对班里各种具体情况,我都做出具体分析,坚持正面教育个别生活习惯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孩子的思想实际,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

习惯的养成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孩子的不良习惯的成因有哪些是属于家庭因素造成的,我都认真分析,并帮助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同时,让生活习惯好的学生成骨干,作为榜样带动生活习惯差的学生,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及时,予以鼓励。

科学的方法来源于教师的学习和实践,为此,我认真学习了《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不良行为矫正方法》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总结成功经验,自觉提高自己科学育人的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知易行难,改正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教师的督促,需要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的熏陶。

只要我们找对了方法,并常抓不懈,就一定培养出一朵朵文明之花。

小学一年级新生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学习,我自己的几方面想法和各位家长商讨一下,向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纪律方面(1)孩子的礼仪教育。

在家尊重长辈与父母(来去要打招呼);看见老师、同学养成招呼的习惯。

让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同学。

(2)孩子的合群教育。

有的孩子喜欢搅扰、进攻同学。

这也是教师关注的。

希望大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多规范自己的孩子。

毕竟,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

当然,教师会竭尽全力,不让那种情况发生。

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课间游戏、午间休息做到文明安全;活动做操排好队,听从指挥。

一个注意事项是家长接送孩子的要求:如您的孩子要搭校车,今天不搭了,请家长一定要给管车老师打电话。

至于不搭校车的家长要注意,我们下午第三姐活动课,上课的教室不一样,所以你最好和孩子约定一个固定的地点,每天放学后在那接他。

( 4)孩子的集体活动。

学校开展集体活动要准时守纪,要支持孩子去参与,做好接送工作。

( 二 ) 卫生方面每位学生都带好纸巾、水壶,不带饮料零食进校园;随天气的变化,要记得带好雨伞、雨衣,自己采取一定的方法去记住。

在学校学习期间,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和零食带到学校,也尽量让孩子不带零花钱,懂得节约。

另外,要记得给孩子剪指甲,少先队员每天要记得佩戴好红领巾,否则给班级扣分,影响集体荣誉。

( 三 ) 生活方面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

二是书包里的书本文具要让孩子自己收拾。

第二天上什么课,头天晚上要把书装好,铅笔削好,本子放好。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若家长代劳,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很可能会不知学习用品放在何处,经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2、放手让孩子做家务,会帮忙做家事的孩子会学习。

孩子自己的事情当然让他自己做,除此之外给小孩与年龄相符的工作, 不但家长轻松, 还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 在帮忙中小孩可以培养出好奇心与自发性, 不让小孩帮忙 , 就是剥夺他们重要的学习机会. 提醒家长要注意宽容与忍耐 , 就算小孩做不好 , 也不要当面抱怨, 做家长的待会儿再偷偷重做一次即可, 如果小孩弄得一团糟 , 也不要生气 , 为了教育 , 一定要让他做家事 . 当他做完了家长要向他道谢" 谢谢你帮忙 !" 告诉他 , 要认真做 , 不要随随便便 , 养成无论大事小事 , 都要好好做的态度 .另外 , 帮忙做家事有助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各种能力. 在让小孩帮忙时 , 应该教他 , 例如 : 不要将油腻的碗盘叠在一起, 擦拭餐具时不要将比手大的餐具拿在空中, 以免滑落打破 . 应该放在台上 , 边擦拭边移动 . 这不单单是教他知识, 技术而已 , 也是教他做事的顺序, 培养判断力 , 洞察力 . 一旦决定家长孩子一起做菜, 就必须先订计划 , 列出需要的材料 , 然后上街购买 , 准备用具 , 调味料 , 可以请小孩说说看 , 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调理. 经常帮忙做家事的小孩,很自然就记得诀窍, 读书 , 做题 , 写作文等都得有计划 , 有顺序 , 所以帮忙做家事的孩子多半是成绩优秀有自主性的孩子.3、必须限制孩子看电视 , 玩游戏机的时间 .长时间看电视的小孩,会流利地和人交谈,具有协调性.但问题也很多 , 很多调查都指出, 看太多电视会带来负面影响. 有报告指出 , 看电视的时间越短, 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越佳 . 因为小学生听看的节目, 以娱乐性质的节目居多, 不需要像读书般认真思考发挥想象. 只是一直坐在那儿 ,看着不断变化的画面, 感到有趣而已 . 久而久之 , 就养成了被动的性格 , 持续盯着电视看的小孩, 的确缺乏集中力 ,会变成不安定的小孩, 这类孩子缺乏感动心的倾向, 不大会思考问题 , 所以成绩不好 ." 电视儿童 " 总显得没有活力 ,因此有些学者还主张,12 岁之前的小孩不应该看电视. 原则上不要边看电视边用餐, 聊天 , 每天限制时间 , 而且规定完成功课才能玩 , 节目内容也必须注意 ,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针对节目内容充分交换意见.(四)学习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带来益处, 现在我们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老师会严格督促他们 , 在家里 , 需要家长的督促. 他们一放学回到家, 就要让他们把当天的作业先完成. 做作业的时候 ,坐姿要端正 , 不要让他趴在桌子上或是脚翘着, 跪着 , 否则在学校学的好习惯就全忘了, 这样我们老师在学校做的都是无用功了 .2 、做作业要一心一意, 不能让他们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或者写一会儿玩一会儿, 这样容易使他们分散注意力 , 不能专心致志完成一件事, 将来功课多了就无法按时完,这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写完作业 , 要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 , 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 , 主要是铅笔要削好 ( 要求每个小朋友铅笔盒里有 5 支削好 HB 的铅笔 ) 橡皮准备好 , 课本与本子要带好, 看一下课表是否有体育课, 注意第二天的穿着. 平时我们家长要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 多给他买一些课外书, 多让他知道一些科普知识, 法制知识 , 安全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