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绪论
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
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3.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资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饲料:动物的食物
2.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
物质
3.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有机物质全部燃
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4.粗蛋白质(CP):是指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5.粗脂肪(EE):是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6.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7.无氮浸出物(NFE):饲料有机物中除去脂肪和粗纤维的无氮物质
8.酸性洗涤纤维(ADF):植物材料或含有植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
酸性洗涤剂的碳水化合物
9.中性洗涤纤维(NDF):植物材料或含杠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中性
洗涤剂的那部分物质
10.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
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1.消化: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
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经过动物消化道的无力的、化学的、微生
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3.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
4.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第三章蛋白质营养原理
1.蛋白质周转代谢:蛋白质降解的氨基酸进入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库,
一部分又被重新用于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2.必需氨基酸(EAA):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
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够合成满足需要,不需要由饲粮提供
的氨基酸。

4.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
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5.氨基酸缺乏: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的
情况
6.氨基酸中毒: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时,会引起动物产生氨
基酸中毒。

7.氨基酸拮抗: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
酸的需要量提高的现象。

8.理想蛋白质: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
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为100%
9.瘤胃可降解蛋白(RDP):在瘤胃被降解的饲粮蛋白质
10.过瘤胃蛋白(UDP):在瘤胃未降解的饲粮蛋白质
11.可利用氨基酸:是指食入蛋白质中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可用于
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
12.有效氨基酸:是对可消化、可利用氨基酸的总称
13.真可利用氨基酸:在回肠末端测得的可以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利用
的氨基酸。

14.NPN(非蛋白氮):尿素、磷酸铵等一类非蛋白态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营养原理
1.非淀粉多糖(NSP):是指淀粉以外的多糖,主要有纤维素、半纤
维素、果胶等,是膳食纤维的主要组成成分
2.美拉德反应:指的是食物中的还原糖(碳水化合物)与氨基酸/
蛋白质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
3.糖原异生:是生物细胞中的常见生化分子,是糖解作用与糖质新
生作用的中间产物。

第五章脂肪的营养原理
1.脂类的增效作用(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
脂替代等能值的糖类和蛋白质,提高饲粮,使消化过程中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
2.胆汁肠肝循环:经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
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3.乳糜微粒:人血浆中最大的脂蛋白颗粒
4.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
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第六章矿物质营养原理
1.必需矿物元素:指对动物生理过程和体内代谢必不可少的矿物元
素。

2.相对利用率:
3.白肌病:一种横纹肌变性的营养缺乏症,肌肉表面可见白色条纹。

4.皮肤不完全角化症
5.滑腱症:是幼鸡的一种变形弱腿病,病鸡以腿部骨骼生长畸形为
特征
第七章维生素营养原理
1.脂溶性维生素:指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的维生素
2.水溶性维生素:是能在水中溶解的一组维生素,常是或的组成部

第八章名词暂时没有
第九章能量代谢原理习题
3.GE(总能):饲料中有机物质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和粗蛋白质能量的总和
4.表观代谢能:是消化能在减除尿能和鳃能(水产动物)后所剩余
的能量
5.TMEn:根据体内氮沉积进行校正后的真代谢能
6.维持净能:(NEm):饲料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
和维持体温恒定部分。

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7.HI(热增耗):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
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8.DE(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
总能与粪能之差。

9.ME(代谢能):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
剩余的能量
10.NE(净能):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
料的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

第十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习题
1.饲料营养价值消化率指标:
2.BV(生物学效价):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指动物利用的氮占吸
收的氮的百分比
3.RDP:瘤胃降解蛋白,为瘤胃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质,80-100%可
合成菌体蛋白
4.UDP:瘤胃未降解蛋白,瘤胃内未能被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
5.NPU:净蛋白利用率,是机体的氮与食入量之比
6.TDN:总可消化养分,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一种单位
7.平衡实验:研究营养物质食入量与排泄、沉积或产品间的数量平
衡关系
8.生长实验(饲养实验):在接近实际生产条件下,给动物饲喂已
知营养物质含量的饲粮或饲料,观测动物的各种反应,以此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或饲料养分的利用效率
第十二章动物的维持营养需要
1.维持:维持是指动物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
2.维持营养需要: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
物元素和维生素的需要。

3.饲养标准: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
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
4.基础代谢:维持生命的最基本活动的代谢
5.绝食代谢:指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后,达到空腹的能量代谢
6.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
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7.体表氮损失:指动物在基础氮代谢条件下,经皮肤表面损失的氮
8.代谢粪氮:主要来源于脱落的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和肠胃分泌的
胆汁及消化酶等含氮物质,也包括部分体内蛋白氧化分解经尿素循环进入消化道的氮
9.内源尿氮:指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的体蛋白
质净分解代谢经尿中派出的氮
第十三章猪的营养需要习题
1.生长育肥猪:
2.短期优饲:指生产上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能量水平的饲
料以促进排卵的方法
第十四章反刍动物营养原理习题
1.标准乳:通常将乳脂含量为4%的乳称为标准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