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点导航]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主干核心知识]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天文学:《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_ _》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东汉的张衡:地动仪、水运浑象仪。

唐代的僧一行:黄道游仪,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测定的黄赤交角值极为精确;编制的《授时历》是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2、数学: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南北朝时期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3、农学:北魏贾思勰所著的《》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明代编写的《农政全书》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4、医学:①《》一书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四诊疗法,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③华佗发明最早的麻醉药剂“”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

④代表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书中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5、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造纸术: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的《》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火药:①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②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③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指南针:①战国时发明司南;②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③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的起源演变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②演变脉络: (商代,成熟的汉字)—金文(商周)—小篆(秦朝)—隶书(汉代)—楷书
③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发展
3、中国画的发展
三、文学成就
1.《诗经》内容:汇聚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雅、颂三部分。

特点:四言体为主,重章叠句。

2.楚辞:代表作:战国时期屈原的《》,这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特点:句子参差不齐,形势自由活泼;采用楚国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汉赋:含义: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半诗半文)。

特点:手法夸张,辞藻华丽
4.唐诗: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杜甫: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忧国忧民,生活在唐由盛转衰时期。

中唐以后:白居易,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同情民间疾苦。

5.宋词:特点:长短句,句式灵活,可配乐演唱。

兴起原因: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市民队伍壮大,山河的破碎与民众的苦难。

流派:1)婉约派:柳永、李清照;2)豪放派:、辛弃疾
6、元散曲:在宋、金俚曲俗谣基础上形成的新诗体。

代表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小说发展脉络: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
①流行原因:a.商品经济发达,对文学的需求增多;b.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c.印刷术不断完善
②成就:明朝的“三言”、“二拍”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对象写入文学作品
揭露政治黑暗的力作有清朝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源头:傩戏
2.发展:宋代南戏。

民间创作、民间流行、贴近百姓生活
3.成熟:元杂剧。

表演形式多样,故事情节完整。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大家”。

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
4.繁荣:清代京剧(京剧有“国剧”之称)
①京剧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给乾隆帝祝寿,四大徽班进京唱戏,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徽调与汉调、昆腔、秦腔等融合兼收,形成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了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民国以来,京剧走向世界。

②京剧的特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唢呐等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均有一定的谱式;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表演有一定的程序,多以虚拟性的动作,达到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双基训练]
1.(2007广东文基历史)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两宋时期并且领先于当时世界的有①指南针的发明②子午线长度的测定③《授时历》的编定④活字印刷术的创制( )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2007广东卷单科)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4.宋代文学现象中与市民阶层文化审美要求有密切联系的有①词的广泛流行②话本的出现③散曲在北方的流行④风俗画的增多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④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词反映出作者的创作特点是( )
A风格气象万千,语言平实而精练
B思想感情豪迈奔放,景物雄浑壮观
C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D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6.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A.“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
B.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
C.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
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
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
B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
C赋是战国后期出现的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D元朝时,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8.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成就最突出的是()
A诗歌和散文B小说和戏剧
C小说和诗歌D小说和散文
9.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历程不正确的是()A.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与后来成熟文字有渊源关系的刻画符号
B.夏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C.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出现了一字多形的混乱状况
D.秦始皇统一文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2007江苏历史)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
11.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B.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C.唐朝时期—宗教画—《送子天王图》D.北宋时期—风俗画—《洛神赋图》12.荆楚网-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 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作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下列作品中与该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 ) A.《五子夺莲》B.《送子天王图》C.《山径春行图》D.《松鹰图》
13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成熟阶段的是
A傩戏的出现B南戏的出现
C元杂剧的兴起D清代京剧的形成14.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主要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中美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15.北宋时期不仅以山水花鸟画为主流的文人画繁荣,而且还出现了大量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君主专制的残暴B.商品经济的发展C.知识分子的觉醒D.“西学东渐”的影响16.戏剧是文学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艺术领域一块魅力无限的瑰宝。

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元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并称
B.《窦娥冤》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喜剧代表作
C.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是著名的戏剧家
D.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17.下列文学形式不能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是
()A《诗经》中的“风”B汉赋
C宋代的南戏D元杂剧
18.南戏和元杂剧得以流行的共同原因是()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汉族文人地位低下
C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D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19.要了解唐代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最好去阅读一下哪位的诗歌()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陆游20.京剧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本原因是()A.产生在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B.融合并吸收多个剧种和曲调的优点
C.广大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其他剧种的衰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