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讨会学习心得

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讨会学习心得

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讨会
学习心得
2018年11底,我参加了由****主办的主题为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研讨会。

秉着多则惑,少则得的想法,思量许久,觉得自己要传递的信息主要是建设两个字。

一、班主任管理策略的选择需要具有建设性
这要从我们南京师范大学陈宇教授的班级管理三境界说起。

陈教授讲到班级管理有三重境界:第一层是科学管理,第二层是人本管理,第三层是文化管理。

举个关于解决抄袭作业问题的例子。

科学管理的处理方式是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控制,严厉处罚;人本管理是关心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文化管理则是营造学术诚信的班级文化氛围。

这个例子帮助我们比较直观的感受了班级管理的三重境界。

科学管理,固然细致而高效,但教育成本高,代价大,且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背驰;人本管理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尊重个性,但个人与组织的冲突却无处不在。

只有文化管理的模式具有建设性,通过价值引领,文化浸染,由内而发,故而影响深远。

所以班主任的管理要影响深远,就需要具有建设性。

文化管理的模式是班级建设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怎样进行建设性的班级文化管理
选择建设性发展,我们便走上了关于文化的道路,需要进行的是班级文化建设。

1、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
1.1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硬件和外显。

班级标志、教室布置以及班级资料等都是其中的主要方面。

1.2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内核。

包括班级群体价值观、班级愿景和特色班本课程等方面。

1.3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的体现。

1.4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通过班级传统活动、班级节日,典礼仪式和行为规范等塑造形成。

2.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
班级文化建设内涵和外延丰富,我们主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落实。

2.1活动帮助更全面的了解学生。

这对我们文化建设的发展理念的确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从他们的身上提炼出发展的关键词,才知道给予怎样的帮助,进行怎样的建设。

2.2通过旧的的方式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在时代对教育提出新
的更高要求的情势下,我们的教育方式要从说教向活动转变。

如果说教育的发生等同于影响的发生,从影响力上,活动比说教更具优势。

2.3活动的具体落实,需要班主任团结科任教师和社会力量,齐心建设,助力集体全面稳步向前。

3、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
建设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体系,不能一蹴而就。

从创建到普及需要一学年的光景。

3.1班级文化的创建阶段
从一个新接班到半学期结束,是班级文化的一个创建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研究学生,从学生个体和集体特征中提炼出发展的关键词,进行文化建设的定位。

然后大肆宣讲传播,并进行相应的物质建设。

3.2群体认同阶段
半学期到一学期是班级文化的群体认同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案列评价以及公约的制定来进行巩固。

3.3共同价值观形成阶段
一学期至一学年是共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通过制度保障,评价激励和活动体验来丰盈文化建设。

3.4价值观普遍化阶段
一学年以上才能实现价值观的普遍认同。

这个阶段学生自我管理,品牌维护和延伸创新是重点。

三、班主任自身的建设性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通过价值引领,文化浸染,促进群体价值认同的普遍形成。

群体价值观的组成成分中不可忽视的是班主任的个人价值观。

班主任的个人价值观通过工作方式、教育方式、评价方式得以体现,并直接作用于学生思维和行为,进而影响班级文化建设。

所以班主任应当在建设性发展集体的同时审视自身,了解自身,在建设发展班级的同时建设发展自己。

促使个人和集体价值观的统一向前。

班主任既是学校最小的主任,奔忙于大大小小的琐碎;班主任
也是最大的主任,统领着未来风骚世界的千军。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的管理可以各有特色,但只有建设性的班级管理才能不被时间和社会淘汰。

让我们一起做新时代的新班主任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