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拆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5#、6#商住楼总建筑面积28884.32㎡,住宅建筑面积24251.43㎡,,地下室建筑面积为3448.86㎡;5#楼建筑层数为地上十七层、6#楼建筑层数为地上十六层,层高为3.000m;地下一层,建筑高度为54.500m。
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上部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上部分耐火等级为二级。
二、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1、由于主楼基础部分占地面积大,基础与主体之间前后施工时间差比较长,再加上地库部位高差不一,一次性底模板投入量大,针对此情况和地下层顶板混凝土浇筑时间、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的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底模板拆除的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地库顶板模在保证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时,地上层模板均需重新配制至1-2层(后浇带模板除外),标准层部分顶板模采用压二层、翻转一层。
2、底模板拆除后因存在部分板梁跨度较大、后浇带的不均匀沉降,因此底模拆除后,应立即对拆除部分加设支撑,保证不因支撑不足而出现混凝土的结构裂缝。
3、底模板拆除应根据具体情况编制详细的拆除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施工部署和技术、安全交底,保证施工和结构的安全。
4、底模板拆除必须满足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的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同时应在施工方案编制交底、模板拆除通知下发后。
5、地下室部分拆除时应先安排好材料运输通道和足够的照明,保证底模拆除的顺利进行。
6、准备好拆除用撬棍、钩子和脚手架,按计划安排好拆除的先后顺序。
7、准备好拆除后的支撑用钢管、扣件、“U”形托撑、垫木等材料。
三、具体的施工方法及措施
1、拆除模板程序
1)、拆除模板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2)、拆除大跨度梁支架时,先从跨中开始向两端对称进行。
3)、拆除模壳从结构中心向四周均匀放松向周边对称进行,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质量。
2、模板拆除时间
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模板拆除
侧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2)、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方可拆除。
3)、底模拆除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文质量要求中表2中的规定。
当构件跨度不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后方可拆除,构件跨度大于4m时强度符合设计标准值的75%后方可拆除。
本工程结构跨度大于8m时,其强度应符合设计强度标准值的100%后方可拆除。
4)、多层楼板模板支柱拆除
当上层楼板正在浇灌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柱不得拆除。
再下一层楼板的模板和支桩应视待浇混凝土强度而定,如荷载很大,拆除应通过计算确定。
5)、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结构
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3、楼板、梁模板的拆除
拆梁侧模支撑→拆梁模板→拆楼板模底水平拉杆→拆大、小龙骨→拆立杆支柱→钩除板模
1)、在拆除楼板底板模时,先将梁侧模的短立杆支撑、阴角支撑、木楔等拆除,使梁侧模处于松懈状态。
2)、梁侧模支撑拆除后,用撬棍轻轻撬开侧模,拆下的侧模用人工运到堆放地点。
保证侧模不损坏、不变形及二次使用。
3)、梁侧模拆除后,再拆除顶板模底的水平拉杆和梁底水平拉杆,梁底水平拉杆拆除后,及时运走梁底模和底部短向拉杆,以免模板脱落砸坏。
4)、水平拉杆拆除后,进行立杆的拆除。
立杆拆除时应每排之间留1-2根立杆暂不拆,待从板跨一端开始,边拆立杆边退。
5)、拆除板模时,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部位,拆去剩下的立杆,用撬棍轻轻撬动板模,使其和大小龙骨一起自由坠落。
6)、用钩子将未落下的板模钩下,等该段的板模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7)、因楼层较高,模板支撑使用双排架时,应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板模落在底层排架上,待上层模板几龙骨全部掉落运出后,再拆除底层排架。
4、底模拆除后支撑的加设
1)、为保证模板拆除后楼板及梁不因上部荷载的传递而使结构发生损害,因此在模板拆除材料运出后应立即进行支撑的加固。
支撑不加固前不得进行上部的混凝土浇筑。
2)、支撑加固仍采用钢管和托撑、垫木相结合。
凡大于4m跨度的板拆除后均应加设单排支撑,大于8m跨度的板应加设双排支撑。
梁应在跨中部加设支撑,支撑立杆的间距为1.2~1.4m,沿长跨方向设置。
当层高高于4m时,立杆中部应加设一道抗剪、抗弯距水平拉杆,以保证支撑的稳固性和刚度。
3)、支撑立杆的顶部或底部不应直接与混凝土面接触,应增加支撑
点的受力面积,采用通长木方或100*100左右的竹胶板片。
4)、加设支撑的范围为每跨的跨中1/3区范围内,且不应小于跨中弯距最大处,以保证板和梁的结构不受荷载影响而发后损害。
加设的支撑立杆或水平拉杆应成排成行,立杆应垂直与板或梁底下部。
具体支撑加固见下图:
5)、后浇带部位的顶板及其支架在不影响到其他顶板模拆除的,应不拆除。
影响到其它大面积顶板的拆除后应均进行支撑加设,无须按顶板模拆除后的跨度加设,且在后浇带划分区两侧加设不低于两排的立杆支撑,立杆应沿后浇带部位连续设置,立杆间距、排距均不大于1.2m,立杆支撑顶部和底部的要求应同顶板梁模拆除后的要求。
四、质量要求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且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2:现浇结构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2、模板拆除应掌握好拆模时间,只有在实验室出具同条件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要求时,方可进行底模板的拆除。
3、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模板表面粘接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配件应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4、模板拆除时,应保证混凝土的成型外观不受影响,不能硬砸猛撬,模板坠落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不得用大锤硬砸,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七、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1、模板拆除时应严格遵守“拆模作业”要点的规定。
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出入口标出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
作业区。
2、每班工作前,应进行认真的操作技术和安全交底,对于需加设的支撑,在拆模后应及时进行加设。
3、拆除-2层~-1层、地上1层裙房时其跨度都8m以上:本工程地下二层结构层高为-1F 4.2m,-2F为2.4,地上一~四层分别为1层5.1M、2~3为4.2M、4层为5.4M。
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杆。
4、拆除时应按浇筑时间的先后,按模板安装的先后,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拆除时应逐块拆除。
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或拉倒。
已拆除的模板、立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失控、踏空而坠落。
5、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操作。
6、拆除楼层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尤其在拆支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门窗洞口处拉拆,更应严防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敲拆底模。
7、拆除模板时,每人应有足够的工作面,数人同时操作应科学分工,统一信号和行动,确保施工安全。
8、在地下室部位拆除底模时,应有足够充分的照明,注意电源线的走向,以免模板砸破线身。
9、不得留有未拆净的悬空模板,防止坠落伤人。
10、在拆除模板后,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
11、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12、拆除后的模板材料应及时堆放整齐,将楼层散落的零类材料收集归类,保证下次的重复使用。
做到工完料清,楼面清洁。
编制单位:辽宁衡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 2010 年 3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