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炼焦煤资源状况分析2010-11-11 引言煤炭作为一次能源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能源。
它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力、化工等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领域。
未来,煤炭不可避免地仍将是一种主要能源。
积极寻求更有效、环境可接受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的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并大力推广煤炭的有效利用技术,这是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了解和分析煤炭资源的现状和结构,这对于进一步合理配置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世界煤炭资源概况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
按照统计方法来划分,主要包括资源量、勘查储量和确认储量。
根据有关国际能源组织的统计,全世界的煤炭资源量约达20万亿t,其中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南非、英国、波兰、印度等世界前10位主要产煤国的资源量约占世界总资源量的95%。
但经过一定地质勘查工作而计算出的世界煤炭储量仅有48000多亿t,其中精度较高的确认储量只有12000多亿t。
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如下:(1)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衡世界煤炭资源的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70%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70°之间,以亚洲最为丰富,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其次为美洲的北部,约占30%;欧洲北部约占8%;其他地区如澳大利亚和非洲东南部的煤炭资源量不到世界的10%。
①主要产煤国家中,资源量的分布很不均衡。
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煤资源分布顿涅茨煤田和伯朝拉煤田以及西伯利亚的库兹涅茨煤田、“坎斯克-阿钦斯克”煤田等几个大煤田。
美国的煤炭资源80%左右分布在东、西部的8个州内,其余42个州只占20%左右。
澳大利亚有90%以上的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印度的煤炭则主要产于半岛的东北部。
②在世界煤资源中,各类煤的分布不均衡。
据估计,在世界煤炭资源中,褐煤占1/3以上。
在硬煤(包括烟煤和无烟煤)资源中,炼焦煤不足资源量的1/10。
在总量约1.34万亿t的炼焦煤资源中,肥煤、焦煤和瘦煤约占1/2,其经济可采储量约有3500亿t-4000亿t,其中低灰、低硫的优质炼焦煤资源仅有约600亿t。
在世界炼焦煤资源中,约有1/2分布在亚洲地区,1/4分布在北美洲地区,其余则分散在世界其他地区。
世界无烟煤资源量不多,优质无烟煤的可采储量很少,主要有中国的太西无烟煤、内蒙古拉本无烟煤和越南的鸿基无烟煤。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质无烟煤资源更少。
在世界动力煤资源中,以硬煤为主,褐煤次之,其中低灰、低硫的优质动力煤资源大约只占20%。
(2)产煤国的可采储量在世界各大洲的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中,以北美洲最多,其中年轻的次烟煤和褐煤占55%左右,硬煤(无烟煤和烟煤)占45%左右。
其次为亚洲,欧洲居第三位。
各国的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具有以下特点:①美国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的1/4,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可开采近250年,其中以次烟煤和褐煤的比例稍大,占55%左右。
②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16%,其中年轻的次烟煤和褐煤约占2/3,硬煤占1/3。
③中国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的12%,其中硬煤的比例略多于次烟煤和褐煤,分别占中国探明储量的54%和46%。
④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分别居世界的第四至第六位,他们的探明储量各占世界探明储量的9%、8%和6%。
⑤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居世界的第七、第八位,均占世界的4%。
3 中国炼焦煤进出口现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钢铁业的复苏,焦炭的需求开始膨胀。
同时受中国煤炭资源整合、炼焦煤保护性开采和炼焦行业总量长期居高不下的影响,炼焦煤供应十分紧张,使得中国实际上已然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2009年中国炼焦煤进口量大增,总量达3449万t,较2008年增长超出4倍,占全煤种进口总量的1/4左右。
2010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进口炼焦煤2234.39万t,同比增长73%;同时,中国出口炼焦煤自2008年至2009年呈大幅萎缩的趋势,但就目前数据显示,中国出口炼焦煤已呈现一定的上涨趋势,2010年上半年的出口量已接近2009年全年出口量。
4 中国炼焦煤主要进口国中国进口炼焦煤来自蒙古、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其中除蒙古国陆路进口外,其它国家均为海运至中国沿海的各个港口。
4.1 蒙古据估计,蒙古煤的贮量在500亿t左右。
除2/3供应国内使用外,其余绝大多数出口到中国。
初步勘探表明,该地区中南部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大部分为炼焦煤,煤层埋藏浅、厚度大。
中国已有一批企业洽谈当地煤资源合作事宜。
蒙古炼焦煤煤质具有低灰、低磷的特点,挥发分含量相对较高,粘结性较强,反应活性高,在配煤炼焦中可适量使用。
当前,中国的宁夏、内蒙等西北地区的焦化企业使用蒙古的炼焦煤,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
4.2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可采煤炭储量909亿t,占世界可采煤炭总储量的8.8%,其中无烟煤和烟煤可采储量453亿t,次烟煤和褐煤可采储量456亿t,位居美国、中国之后排世界第三位。
澳大利亚煤炭储量可供开采364年,人均可采储量5038.2t,这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位。
澳经济可开采的黑煤矿藏在各州均有分布,但95%以上富集于新南威尔士州(以下简称新州)和昆士兰州(以下简称昆州)。
新州占澳黑煤已探明工业经济储量的34.2%,昆州的黑煤以露天矿藏为主,已探明工业经济储量占全澳的62%。
此外,纽兰兹、布莱尔阿瑟尔和布里斯班附近的储量也很丰富。
澳大利亚炼焦煤煤质较好,一般具有低灰、低硫的特点,粘结性(主要指粘结指数)虽不高,但单独炼焦所得焦炭质量尤其是热强度很好。
但随着煤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澳大利亚发现瘦煤、1/3焦煤等煤种,而且焦煤的品质也出现波动。
2010年,澳大利亚预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炼焦煤出口国,占全球炼焦煤出口量的份额将从2009年的64%增长至2010年65%。
澳大利亚也是中国进口炼焦煤的主要国家之一,2010年1月-6月,出口到中国的炼焦煤就达973.98万t。
澳大利亚炼焦煤主要出口到中国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一带,如环渤海地区、华东、华南及华中等地区的焦化企业均在不同程度地使用澳大利亚优质炼焦煤;此外,少量澳大利亚炼焦煤己在中国山西长治等地区使用。
4.3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煤炭储量为67亿t,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西部和南部以及加里曼丹东部和南部,在巴布亚和苏拉威西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印尼的煤几乎都赋存在第三纪地层中。
印度尼西亚出口到中国的炼焦煤以高挥发份气煤、1/3焦煤为主,具有粘结性极强、灰低的特点,与中国沿海地区焦化企业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印尼煤镜质组含量很高、活性较高,在炼焦过程中可对焦炭的热性质产生不利的影响,故应注意与其它基础煤种的配合使用。
目前,印度尼西亚炼焦煤主要在中国环渤海及华东地区的焦化企业使用。
4.4 加拿大加拿大煤炭资源丰富,储量约100亿t,近年来年产量维持在7000万t以上,其中约40%用于出口。
该国炼焦煤资源主要出口到欧洲、美洲以及东北亚各国。
中国于本世纪初开始进口加拿大炼焦煤资源,近年呈逐年递增趋势。
加拿大炼焦煤品质较好,一般具剖氐灰、低硫、低磷的优质特点,所得焦炭质量尤其是焦炭的强度也较好。
4.5 俄罗斯俄罗斯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6%,预测储量超过50000亿t;已探明的储量为2020亿t,仅远东地区探明储量200亿t,其中50%可用于露天开采。
俄罗斯煤炭品种比较齐全,从长焰煤到褐煤,各类煤炭均有。
其中炼焦煤不仅储量大,而且品种全。
主要炼焦煤产地有库兹巴斯、伯朝拉、南雅库特和伊尔库茨克火煤田。
俄罗斯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平衡,3/4以上分布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欧洲部分主要产地为中部的库兹巴斯煤田和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区,所产大部分为褐煤,适于露天开采。
此外还有一部分动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国、罗斯托夫州和伊尔库茨克州。
俄罗斯炼焦煤主要出口到日、韩以及中国东北地区;中国的广大的沿海地区及西北地区是俄罗斯炼焦煤潜在的用户。
4.6 美国美国的煤炭储量丰富,约占世界煤炭总储量的1/4,是世界重要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其中烟煤占51%,次烟煤占38.5%,无烟煤占1.5%,褐煤占9%。
美国煤炭资源分布较为均衡,50个州中38个州埋藏有煤,含煤面积达11810km2,占国土面积的13%。
美国按地理位置将煤炭资源分为三大地区,即东部阿巴拉契亚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以上3个地区在探明储量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6%、28.1%和49.3%。
美国主要的煤田有阿巴拉契亚煤田、中部煤田、南部煤田(墨西哥湾沿岸)、北部大平原煤田、西部煤田(落基山煤田)、太平洋沿岸煤田和阿拉斯加煤田。
其中以阿巴拉契亚、中部和西部煤田最重要。
美国煤炭主要出口到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的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中国亦有部分企业开始使用进口的美国炼焦煤,但数量相对较少。
除上述国家外,2010年上半年,中国还从委内瑞拉、新西兰等世界重要的产煤国家中进口了部分炼焦煤。
世界炼焦煤资源的分布2011年04月02日18:30 来源:金融界网站【字体:大中小】网友评论从国际市场看,焦炭市场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2002—2005年,世界焦炭供应持续增长,2006年开始焦炭供过于求。
2002年以前,世界焦炭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3.5亿吨左右,支撑着全球钢铁行业的稳步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及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世界焦炭产量上升到近5亿吨,较2001年增长约40%。
在过去10年间,世界焦炭产量逐渐由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所主导。
1998—2008年,亚洲焦炭产量增长1倍多,欧洲焦炭产量下降18%,北美洲产量下降22%,前苏联(独联体)焦炭产量增长29%。
目前世界焦炭产量的增量主要来自中国焦炭产量的增加。
2009年,全球焦炭产量5.8亿吨,其中我国焦炭产量总计3.5亿吨,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60%,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地区焦炭产量基本稳定在5000万吨左右,但占世界焦炭产量比重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14%减少到目前的不足10%;北美地区由于焦炉老龄化和环保的严格化,焦炭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各国对焦化的强劲需求没有改变。
总的来看,由于多数发达国家钢铁生产焦炭消费占焦炭消费总量的90%—95%,因而焦炭表观消费量基本随着生铁产量的增长而增长。
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球粗钢产量8亿吨,2009年飙升至12亿吨,随着钢铁冶金、化工有色、机械铸造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焦炭需求继续增加。
分地区看,除非洲以外,其他地区的焦炭需求均保持增长势头,其中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增幅在10%以上。
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完成,钢铁冶金、机械制造业的转移,钢铁需求基本处于平稳趋降势头,钢铁生产对焦炭需求也基本稳定;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钢铁生产快速发展,对焦炭需求持续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