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状及改进策略汤红红论文设计任务书一:题目: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状及改进策略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要指导思想。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三、进度与要求:2014年8月初:毕业设计动员会,交流论文写作想法,指导学生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
2014年8月末:收集资料,围绕论文题目查阅相关书籍,明确论文思路、论点,拟定提纲。
2014年8月:论文撰稿,内容创新,用词恰当,语句通顺,逻辑严密。
2014年9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然后按格式进行排版、装订。
2014年10月:老师进行论文评阅,填写评阅书及评阅成绩。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状及改进策略摘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是目前企业会计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收益。
同时会计人员的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受利益等各方面的影响,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接受着重大的考验。
本文从分析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出发,有针对性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出路。
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培养会计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行为习惯,提高会计工作责任心,增强会计职业荣誉感,带动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并把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自觉调节个人行为。
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剖析了我国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失范现状、道德失范原因,最后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建设途径。
关键词:职业道德;道德现状;改进措施目录1引言 (4)2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5)2.1 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5)2.2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 (5)2.3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5)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产生原因 (6)3.1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6)3.1.1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浅薄 (6)3.1.2 会计人员职业心术不正,追求私利 (6)3.1.3 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职业能力差 (6)3.2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7)3.2.1 企业内部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7)3.2.2会计人员总体的道德素质偏低的影响 (7)3.2.3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7)3.2.4我国的会计教育存在着弊端 (8)4 加强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9)4.1 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9)4.2 优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自律能力94.3 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9)4.4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机制 (10)4.5 营造会计职业良好环境机制 (11)结论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1引言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计实践中的规范行为越来越多,会计信息失真情况越来越严重。
"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正因为会计行业有它那诚信、真实、可靠的职业本质,才获得社会的信赖与赞誉。
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
真账假算,假账真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贪污公款等违法、违纪的现象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且屡禁不止。
这些不仅违背了市场的秩序和损害了公众的利益,而且变成诚信社会建设的重大阻碍。
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已经迫在眉睫。
2.会计职业道德概述2.1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提现会计职业活动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单位以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是财经法规、会计制度所不能替代的。
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着眼于人际关系的调整,以是否合乎情理、善与恶为评价标准,并以社会评价(荣誉)和个人评价(良心)为主要制约手段,则一种通过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非强制性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规定的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体系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五个方面。
会计职业道德有三方面含义:其一,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其二,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其三,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2 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职业,主要有两大特征:其一,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法律是具有强制性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中许多内容都纳入了会计法律制度。
1991年10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会计法》,将“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作为一项法律规范;2000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规定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是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的这种独特的强制性,是由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其二,较多的关注社会公众利益。
会计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会计职业活动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联系。
会计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为主,避免偏向经济主体利益,产生职业道德危机。
2.3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深刻的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职业道德有着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
爱岗敬业、职业能力高的会计人员一定是一位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会计人员提升自我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是总体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关键所在。
其二,有利于规范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
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等专业品质都是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遵循职业道德要求,自觉自省,以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战胜错误的思想观念,培养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其三,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反腐倡廉的社会风气。
一些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他人大开方便之门,贪污、挪用公款等情况严重。
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消除腐败,形成全社会的廉政之风。
3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产生原因3.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3.1.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浅薄在现实中,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和经济主体利益存在根本性冲突时,一些会计人员利益熏心,私欲膨胀,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情,伪造变造会计凭证等会计资料。
根据《中国证券报》中“公司财务报告是否可信”的调查,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目前尚处于放纵阶段。
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不顾职业道德的约束,肆意变更费用和成本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等等,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如,原甘洛县粮食局谢某在担任会计期间,由于单位负责人施加的压力,不堪重负,采取收支不入账、伪造会计资料等方式伙同原局长、副局长贪污公款百余万元。
此调查结果从总体上揭示了我国当前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严重程度。
3.1.2会计人员职业心术不正,追求私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思想决定着其会计行为。
有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操作,谋取个人私利,监守自盗现象严重。
一些会计人员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
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在新形势下重塑会计职业道德的紧迫性。
如,贵州省贵阳市财政局许杰在担任会计兼出纳的10年中,采取各种手段贪污公款7,272万元,交通部财务司综合处雷勋平自1995年至1998年期间利用自己的职务向下属单位划拨国家基本建设限额款的权力,非法挪用交通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和科技经费共计8000万元,受贿31.5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心术不正,思想观念不正确,很容易产生伪造会计资料等违法违规行为。
3.1.3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职业能力差一些会计人员对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不熟,对待工作马马虎虎,敷衍塞责,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更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随便应付。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学历水平和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均偏低,有时甚至披露出错误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混乱,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
如,账户分类错误,数据计算与书写错误,记账时不按会计规范要求去做,账簿记载混乱,漏记了已完成的交易业务,做不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等。
3.2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3.2.1企业内部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受聘、受雇于单位负责人,受单位领导的管理和制约。
单位负责人拥有单位的人事管理权力,使得会计人员必须唯命是从,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事。
否则会受到排挤、打击报复,在工作中处于困境,造成工作难保的状态。
从而导致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丧失。
因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同时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主管领导或内部审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舞弊的空间。
3.2.2会计人员总体的道德素质偏低的影响会计人员在做出违法违纪会计行为时,一般都在职权范围内,多出于主观故意,主动而为,这反映出会计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偏低。
分析原因,有风气和单位负责人道德水平的影响,但也与教育程度不够极有关系。
由于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没有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的正规训练,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也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对于我国新的会计法规等难以正确理解和应用,使其业务素质停滞不前甚至更差,以至于发生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
此外,部分会计人员虽然掌握一些会计核算基本知识,但是职业道德缺失,不认真执行制度,降低工作标准,造成核算工作的不规范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
3.2.3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危机产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