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诊断与治疗

基因诊断与治疗


基因诊断是第四代实验室诊断技术,直接以病 基因诊断是第四代实验室诊断技术,直接以病 理基因为对象, 理基因为对象,属病因学诊断 为对象 前三代分别为细胞学 生化指标、 前三代分别为细胞学、生化指标、免疫学 细胞学、 共同点: 共同点:以疾病的表型改变为诊断依据 由于表型改变通常在病程的中晚期才出现 (且很多情况下不是特异的),故不能解决早 且很多情况下不是特异的),故不能解决早 ), 诊、早治的需求
成年型多囊肾病的连锁分析诊断
Ⅰ ●─┬─□ ─┬─□ 1 │ 2 └────┬───┬───┬───┬───┐ ● ■ ○ 1 2 3 kb 5.7 3.4 ━ 2.4 ━ ━ ━ ━ ━ ━ ━ ━ ━

□ 4 ━ ━
◇? 5 ━ ━
3’HVR作为探针、PvuII酶切 3’HVR作为探针、PvuII酶切 作为探针
特点: 特点:
1、不需了解致病基因结构,适用于大多数由未 不需了解致病基因结构,
知基因缺陷或致病基因已知但异常未知所引起的 遗传病的诊断 家系收集繁琐、常由于家系不够完整、 2、家系收集繁琐、常由于家系不够完整、标记 与致病基因重组、标记杂合度有限而难以完成 与致病基因重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连锁: 连锁:指同一条染色体上位置相邻的基因或
主要用于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目的序列 或序列有无改变
Southern 杂交的应用
举例: 举例:α地贫的基因诊断
αα/αα αα/-- αα/α- α-/-- --/-αα/-- αα/α--/
10kb
4kb
┌─────────────┐ │ ── │ ── ── ── ── │ 14kb │ 10kb
exon bp N P │ Pro 535 ━━ ━━ │ │ 3 410 ━━ ━━ │ 43 357 ━━ ← │ │ 50 271 ━━ ━━ │ 13 238 ━━ ━━ │ │ 6 202 ━━ ━━ │ 47 181 ━━ ━━ │ │ 60 139 ━━ ━━ │ 52 113 ━━ ━━ └────────────┘ │ │ │ │ │ │ │ │ │ │ │ │ │
测;检测碱基跨度小
方法的改进: PCR-ASO技术 PCR-
先将含有突变点的基因待测片段进行扩增, 先将含有突变点的基因待测片段进行扩增,再与ASO探针 作点杂交,这样大大简化了方法,节约了时间, 作点杂交,这样大大简化了方法,节约了时间,而且只要 极少量的基因组DNA就可进行
正常探针 GAG
点杂交
直接基因诊断
概念:直接检测致病基因本身的结构性改变( 概念:直接检测致病基因本身的结构性改变(如单
个碱基的缺失、插入、置换;片段的缺失、易位、 个碱基的缺失、插入、置换;片段的缺失、易位、重 复以及动态突变等) 复以及动态突变等)
适用范围:致病基因序列已知且基因结构异常已知 序列已知且基因 适用范围:致病基因序列已知且基因结构异常已知
┴──────┴───┴─ α ↑BamHI α 5'────□ 5'────□──── 3'(α) ↑ 5'─ ─ ─ ─ ↑ ─ ─ ─ α
└─────────────┘ ↑BamHI
5’───□──□───── 3’ ───□──□ 3’
3'(-3'(--) --)
杜氏/ 杜氏/贝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缺失诊断
致并只能与之稳定地杂交;另一种与突变基因序列一致且只 致并只能与之稳定地杂交;另一种与突变基因序列一致且只 能与突变基因序列稳定杂交。通过点杂交, 能与突变基因序列稳定杂交。通过点杂交,就可以把只有一 个碱基发生了突变的基因区别开来
特点:特异性、灵敏度非常高;但杂交费时,不利于快速检 特异性、灵敏度非常高;但杂交费时,
基因治疗的策略
致病基因的原位矫正或置换 基因的异位替代 直接抑制有害基因的表达 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基因治疗的技术流程
选择治疗性基因 选择靶细胞 选择基因载体 基因转移 筛选表达的外源基因 回输体内
基因治疗需解决的问题
寻找真正有治疗作用的基因 搞清外源基因在人体内的表达调控 构建安全有效的可控载体 研究体细胞移植和重建的生物学 避免外源基因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 α ↑BamHI α 5'────□ 5'────□──── 3'(α) ↑ 5'─ ─ ─ ─ ↑ ─ ─ ─ α
└─────────────┘ ↑BamHI
5’───□──□ 5’───□──□───── 3’
3'(-3'(--) --)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
的遗传病的诊断
特点: 特点:
1、不必收集家系标本、方法简单、可靠(首选方法) 不必收集家系标本、方法简单、可靠(首选方法) 2、由于遗传异质性的原因,以及多数遗传病的基因 由于遗传异质性的原因,
异常尚属未知,故目前能直接诊断的病种虽日益增多, 异常尚属未知,故目前能直接诊断的病种虽日益增多, 但仍然比较有限
基因诊断采用核酸分子杂交、PCR扩增、 扩增、 基因诊断采用核酸分子杂交、
DNA测序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分子生 测序等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的分子生 灵敏度高、
物学技术,可从人类庞大的基因组中检测 物学技术, 到单拷贝基因,甚至单个碱基的改变 单拷贝基因,甚至单个碱基 单个碱基的改变
遗传病
1、基因及异常已知、2、基因已知但异常未知、 基因及异常已知、 基因已知但异常未知、 3、基因未知的遗传病
• 疾病的预测
遗传性疾病的预测:产前诊断、植入前诊断、携 遗传性疾病的预测:产前诊断、植入前诊断、 带者筛查 获得性疾病的预测

个体识别、 个体识别、亲子鉴定
基因缺失型遗传病的诊断
α地贫的基因诊断
αα/αα αα/-- αα/α- α-/-- --/-αα/-- αα/α--/
10kb
4kb
┌─────────────┐ │ ── │ ── ── ── ── │ 14kb │ 10kb
产前诊断 、症状前诊断、现症病人诊断 症状前诊断、 肿瘤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定性和定量检测病原菌或病毒 法医学鉴定:亲子鉴定、 法医学鉴定:亲子鉴定、DNA指纹
基因诊断针对的是被检测的致病基因; 基因诊断针对的是被检测的致病基因; 针对的是被检测的致病基因 基因是否处于表达状态并不重要。因此, 基因是否处于表达状态并不重要。因此, 取材可不局限于病变组织细胞
概念:通过对受检者及其家系进行连锁分析 连锁分析, 概念:通过对受检者及其家系进行连锁分析,以
推断受检者是否获得了带有致病基因的染色体, 推断受检者是否获得了带有致病基因的染色体, 称为间接基因诊断
间接基因诊断
适用范围:致病基因尚属未知、或致病基因已知 适用范围:致病基因尚属未知、
但异常未知的遗传病诊断
基因治疗的必要条件
发病机制在DNA水平上已经清楚 要转移的基因已经克隆, 要转移的基因已经克隆,其表达产物 有详尽的了解 该基因正常表达的组织可在体外进行 遗传操作
理想的基因治疗还必须
外源基因可有效导入靶细胞 外源基因能在靶细胞中长期稳定存留 导入基因能适量表达 导入基因的方法及载体对宿主细胞安 全无害
基因诊断与治疗
基因诊断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性状
(疾病) 疾病)
• 基因诊断的概念: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受检 基因诊断的概念:
者遗传物质的结构(DNA)或表达水平 者遗传物质的结构(DNA)或表达水平(mRNA、蛋白 或表达水平(mRNA、 质)的变化而作出或辅助临床诊断的技术
• 基因诊断的内容
1、基因序列分析(定性) 基因序列分析(定性) 2、基因突变分析(定性) 基因突变分析(定性) 3、测定基因剂量和拷贝数(定量) 测定基因剂量和拷贝数(定量) 4、基因表达产物分析(定量或定性) 基因表达产物分析(定量或定性) 5、检测是否存在外源基因(定性或定量) 检测是否存在外源基因(定性或定量)
基因治疗
(gene therapy) therapy)
概念:是通过一定方式将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 概念: 的DNA片段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矫正或置换致病基 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从广义上讲, 从广义上讲,凡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核酸水 平上对疾病进行治疗都属于基因治疗 导入的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存在方式: 导入的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存在方式:整合或整 合状态 对象:体细胞、生殖细胞 对象:体细胞、
TTCAGCTAGCTCAGCAGCAGCAGCAGCAGAGCTTGC AAGTCGATCGAGTCGTCGTCGTCGTCGTCTCGAACG
常用检出方法:Amp-FLP、Southern blot Amp-FLP、
基因诊断的应用
• 疾病的诊断
遗传病的诊断:单基因病、 遗传病的诊断:单基因病、染色体病 肿瘤的基因诊断 获得性疾病的诊断
1990.9.14 首例基因治疗 4岁女孩 严重免疫缺陷症(SCID) --脱氧腺苷含量升 缺乏腺苷酸脱氨酶(ADA) 2--脱氧腺苷含量升 高 毒性 严重破坏免疫功能 ADA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靶细胞为病人淋巴细胞 回输
基因治疗病种
单基因病、肿瘤、爱滋病、传染性疾病、神 单基因病、肿瘤、爱滋病、传染性疾病、 经系统疾病等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mp-FLP) Amp-FLP) ASO、PCR-ASO)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SO、PCR-ASO) PCR-SSCP)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DHPLC)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
基因诊断的策略
基因诊断可根据致病基因 突变性质是否已 基因诊断可根据致病基因及突变性质是否已 致病基因及 知来制定其相应策略 基因诊断的策略 直接基因诊断 间接基因诊断
异常探针 GTG
点杂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