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组集体备课
教师大胆创新采用了音乐与练习想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创新,
自创合理、可行的方法来增进知识,增长技能,培养学生的求异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各种方式的走为
主教材。
四、教学目标:略
五、教学过程:
教与学法:1、教师导入,然后讲解并示范动作要领2、学生认真听讲先集 体后跟组学习3、学生大胆创新并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4、找学生出来 展演,并对比动作,让学生讨论,集体纠正学生错误动作5、积极参与比赛, 体验快乐,培养自信。
活动地点
主讲人
申请学时
张金龙
办公室
张金龙
2学时
内容准备
由张金龙老师准备课题《前滚翻》,其他成员对本课题进行了解。
二•说课准备
1•熟悉大纲。
2•钻研教材。
3.理论准备。
4.主讲人张金龙老师设计出详细的教案和说课提纲,并发给备课组全体教 师。
3. 教案的个性化处理
拿到集体备课教案后,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教案作深入 的研究,并作出修改。
体育组集体备课
体育组集体备课
发言人
张金龙
参加人员
张金龙、吕建辉、
李文华
主要议题:各种方式的走
、指导思想:按照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
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复习《各种方式的走》
学习,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身
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正确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
论
吕建辉:本课在教学中,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上 有所突破,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过
程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参加对象
集体备课
2017年9月20日
共同备《前滚翻》一课
体育组全体成员
项目负责人
运动负荷目标:预计练习密度在40—45%左右,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教学内容1:前滚翻2:障碍接力
教学教学重点:前滚翻。
重难点教学难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
1.学生统一穿运动装.
课前准备
2.器材准备:
香蕉苹果道具竹竿、体操垫子、录音机、木板、乒乓、球篓子
尝试性练习,
确
19分
较强
部
让学生先进行
思考。
体验前滚翻
钟
尝试性练习
动作。
X
分
后,教师再根
4•全过程示
4.能做自
X
据练习情况进
范分解动
4,学生勇于
我评估、
X
行指导。)
作,突出前展示动作,学
小组讨论
滚翻中滚
生自评•
思考。
翻团身的
。
难点:两臂撑
动作技巧
5•认真听老
推用力平均,用
与顺势起
师讲解动作
头的后部着垫,
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特点:(1)教学的思想性。体育课教学的思想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进行合理的渗透,通过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各种思想感情。
(2)教学的新颖性。教学过程打破了课的旧有模式,根据学生的运动生理
特点,把学生学习过程分为导入、激发、学习、发展和放松等过程;教案形
式又设计为课序、课的内容、指导与练习法、组织队形、教育渗透等内容,
过程确认
科研组负责人签字:张金龙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有 利于保护自我.
技能目标:
1、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 调等身体素质.
教学目标
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 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员 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探索一条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途径和适合 新的教学模式。
李文华:采用自主学习、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旨在不仅达到健身强体的 讨 作用,还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本科通过学生的
积极探索,初步了解和体验运动的乐趣,并通过自己设计场地布置,充分发
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园。
模仿动物的
△
6分
3.引导学生
走跳,比比谁
钟
一般
3.宣布课的内
模仿各种
模仿的像.
2.模仿动
容、要求。
动物的走
物的走、
与跳.
跳要进入
2.自由散点::
角色,充
4.仿生动作练
分活动关
X X
习,模仿动物
节.
XX XX
走、跳。
X△XX
X X X
结构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
组织方法
时间
强度
1,复习前后滚
1•教师放手
4.主讲人进行说课
5.集体交流 备课组成员共同讨论,每个人提出自己的看法,重点谈谈不同的意见和改 进之处。
6.修改教案
主讲人张金龙老师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写出 新的授课教案。
活动反思
通过大家集体的交流,对于本课的重难点解决提出了很好的方法,教学过
与建议
程和设计更加完善合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突出了教案的可操作性和新颖性。
(3)教学的积极主动和延展性。由于课的创造性设计,运用了情境教学法,
使学生沉浸于情节角色中,在课中尽情地玩、尽情地学,充分地体验了体育
的乐趣、成功的乐趣、运动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
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教学的创造性。本课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在教法和学法上,
小结:1、放松2、课的总结3、评议
张金龙:次课教学设计比较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体育课程标准》
组 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积极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目标体系的同 时,以探究型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 以小组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营
1
结构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求
组织方法
时间
强度
1•集合、体育
1.教师检
1.整装待命。
1.集合
委员整
查服装,安
做到静、
1.四列横队
队、报告人
排见习。
齐、快,
合:
数,检查学生
认真听教
XXXXX
第一部分
着装。
师讲解。
XXXXX
XXXXX
2.创设情
2.在欢快的
XXXXX
2•师生问好。
景:游动物音乐伴奏下
1,认真听讲、
1•态度认
动。
让学生练
培养兴趣、尽
真、精神
习并观察。
快进入角色。
饱满。
2:前滚翻。
2•巡视指导
2,学生认真
学生练习、
复习前后滚
2•认真积
纠正错误。
动,准备接受
极练习。
新知识.
友伴分组,四
第
A教学法:(运
3.对比评
人一组。
用“学导式’与
价、讲解、
3•学生进行
3•动作正
•
探究练习法”,
启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