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1.安全预评价报告(1)概述: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
(2)生产工艺简介。
(3)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安全预评价结论。
2.安全验收评价(1)概述: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生产工艺,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总体布局及常规防护设施措施评价。
(4)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5)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评价。
(6)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
(7)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8)电气安全评价。
(9)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
(10)工艺设施安全连锁有效性评价。
(11)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12)评价结论。
(13)评价报告附件。
(14)评价报告附录。
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⒈编制说明⒉被评价单位概况⑴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⑵被评价单位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⒊安全评价的范围⒋安全评价程序⒌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⒎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内容的结果⒏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测后果⒐对策措施与建议⒑安全评价结论(二)安全评价报告附件⒈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⒉定性、定量分析过程⒊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的预测过程⒋平面布置图、流程简图、防爆区域划分图以及安全评价过程制作的图表⒌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说明和安全评价方法简介⒍被评价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⒎法定检测、检验情况的汇总表(三)安全评价报告格式⒈布局⑴封面(参见式样1)⑵封二(参见式样2)⑶安全评价工作人员组成(参见式样3)⑷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复印件⑸编制说明⑹目次⑺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⑻正文(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⑼附件⒉字号、字体⑴正文标题①章、节标题分别采用3号黑体、楷体字②项目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⑵正文内容①文字表述部分采用4号宋体字②表格表述部分可选择采用5号或者6号宋体字⒊纸张、排版⑴纸张采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⑵排版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⑶章、节标题居中,项目标题空两格⒋印刷除附图、复印件等外,双面打印文本⒌封页用评价单位公章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封页附件1安全评价所需资料清单一、被评价单位概况(一)基本情况(二)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二、被评价单位外部资料(一)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资料(二)周边道路交通和交通管制示意图(三)周边的重要场所、区域,基础设施,单位分布情况(四)被评价单位周边24小时人口居住和活动分布情况三、安全生产管理资料(一)岗位设置及责任制文件(二)企业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文件(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四)企业操作规程(五)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和配备文件(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记录(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情况⒈应急救援组织或应急救援人员的设置或配备的文件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⒊其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⒋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⒌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八)事故管理情况⒈3年内发生的事故调查处理情况报告⒉对发生事故接受教训情况四、从业人员资料(一)主要负责人培训考核情况表及证书(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情况表及证书(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情况表及证书(四)其他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情况表五、设备、设施资料(一)生产系统⒈主要设备、设施清单⒉设备、设施运行记录⒊设备、设施变更情况⒋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检修记录(二)辅助系统⒈储存设施⑴储存设施清单⑵储存设施运行记录⑶储存设施变更情况⑷储存设施维护、保养、检修记录⒉公用工程(水、电、气、风等)⑴公用工程清单⑵公用工程运行记录⑶公用工程变更情况⑷公用工程维护、保养、检修记录⒊通讯、报警装置、设施⑴通讯、报警装置、设施清单⑵通讯、报警装置、设施运行记录⑶通讯、报警装置、设施变更情况⑷通讯、报警装置、设施维护、保养、检修记录(三)消防系统⒈消防设施清单⒉消防设施配置图⒊消防设施运行记录⒋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修记录六、工艺技术资料(一)平面布置图(二)工艺流程图(三)工艺规程(四)1年内的生产运行记录(五)工艺变更情况七、物料资料(一)生产原料、辅助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物,废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危险性资料(二)生产原料、辅助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物,废物的数量(三)生产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物、产品、副产品、废物的分布情况(四)生产原料、辅助材料的变更情况八、厂房等建筑工程资料(一)厂房等建筑工程清单(二)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的公安消防机构消防验收文件九、作业场所资料(一)作业场所清单(二)作业场所的检验检测报告(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清单(四)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维护、保养情况(五)有害因素检验检测资料(有毒、粉尘、噪声、高低温、射线等)十、安全设施管理资料(一)安全设施清单(二)安全设施的检验检测报告(三)安全设施维护、保养情况十一、重大危险源管理资料(一)重大危险源清单;(二)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报告(三)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情况十二、事故应急救援管理资料(一)器材、设备配备清单;(二)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维护、保养、检修记录(三)医疗救护情况常用安全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表方法将工程、系统、作业活动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国内外事故案例、系统分析及研究的结果,结合运行经历,归纳、总结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按顺序编制成表,进行检查或评审。
2.危险指数评价法如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的蒙德法等。
3.预先危险分析方法4.故障假设分析方法5.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7.故障树分析8.事件树分析9.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10.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上述第2、10为定量评价方法,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其余皆为定性评价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共5种。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如致病微生物、有害动植物等,共5种。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如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共5种。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如操作错误、指挥错误等,共4种。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空间不足、标识不清等。
也可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20类。
2.辨识方法(1)直观经验分析方法:a.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b.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3.辨识内容(1)厂址: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等。
(2)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动力设施、道路、贮运设施等。
(3)道路及运输:装卸、人流、物流、平面和竖向交叉运输等。
(4)建、构筑物: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防火间距等。
(5)工艺过程: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从根本消除的措施、预防性措施、减少危险性措施、隔离措施、联锁措施、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几方面考查;b.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c.根据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典型的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6)生产设备、装置:工艺设备从高温、高压、腐蚀、振动、控制、检修和故障等方面;机械设备从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误操作等方面;电气设备从触电、火灾、静电、雷击等方面进行识别。
(7)作业环境:存在毒物、噪声、振动、辐射、粉尘等作业部位。
(8)安全管理措施: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等方面。
对于重大危险源,参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进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