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盖液压千斤顶修理作业指导书第一版修改记录
舱盖液压千斤顶修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船舶舱盖液压千斤顶的拆卸、维修、试验流程,确保舱盖液压千斤顶的修理按流程执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船舶舱盖液压千斤顶的修理。
3 正文内容
3.1 拆检
3.1.1查看现场,确定最适合自己拆装千斤顶的舱盖的位置。
找车间主管或者船员把舱盖摆放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
3.1.2 如果舱盖不是在关闭状态,则在拆卸千斤顶之前将舱盖按下面要求固定好。
3.1.2.1 在舱盖全开的状态下,除了把原来就有的保险装好之外,还要用2块60×60的角钢把舱盖烧焊连接。
烧焊要全焊。
3.1.2.2 在舱盖半开的状态下,两个舱盖的夹角控制在60°--90°之间,不能大于90°。
在两条轨道上烧焊直角三角板。
一个直角边顶住滚轮,另一个直角边焊在轨道上。
烧焊要全焊。
钢板的厚度不能小于14mm,板的高度至少要与滚轮平齐,焊在轨道上的那一边的长度不能小于200mm。
3.1.2.3 如果千斤顶在舱盖下方位置的,除了按条款3.1.2.2的要求外仍需要用60×60mm的角钢把舱盖连接固定。
烧焊要全焊。
3.1.3 舱盖固定好之后,要向工长报验。
3.1.4 拆千斤顶之前,要向工长或者车间主管确认是否可拆。
3.1.5 千斤顶拆下之后,留下的液压管接口要用布包好或者用闷头闷住,防止脏东西进入液压系统。
3.1.6 所有与千斤顶连接的阀件要拆检(如节流阀、缓冲阀、调速阀、放气考克)。
这些阀件要在车间主管或者质检员检查之后才能组装。
3.1.7 检查两端的关节轴承。
关节轴承必须活络加油。
3.1.8 千斤顶组装好后,在吊运之前,要把所有的连接口用布包好,防止脏东西进入。
3.1.9千斤顶装复时,注意液压管的连接是否正确,防止接反。
3.1.10 千斤顶装复后,如果甲板面、大舱要油漆,则柱塞杆表面要用塑料薄膜或石棉布包扎好,防止油漆打到柱塞杆表面。
舱盖液压千斤顶修理作业指导书
3.2 试验
3.2.1 拆检过的千斤顶,必须经开关舱试验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
试验时必须有车间管理人员在现场组织。
3.2.2试验之前,确认拆过的液压管是否连接正确。
3.2.3 在拆下舱盖保险之前,对千斤顶进行放气。
3.2.3.1 如果千斤顶有放气阀,则轻轻进行开、关舱操作几次,把千斤顶内的空气放出。
在操作时,注意观察液压油压力的变化。
当手柄一动作,油压就能很快地上升到接近工作压力时,即可判定空气已经基本放完。
3.2.3.2 如果千斤顶没有放气阀,则将千斤顶活塞杆销子拆下,用油泵把活塞杆压到下死点,再用油泵把活塞杆往上顶,直到可以把销子装复为止。
再把销子装上。
轻轻进行开、关舱操作几次,在操作时,注意观察液压油压力的变化。
当手柄一动作,油压就能很快地上升到接近工作压力时,即可判定空气已经基本放完。
3.2.4 拆舱盖保险。
要注意先后顺序:先把固定用的角钢割掉(如果有),然后把舱盖轻轻地关上一点,再把保险脱开或者把舱盖操作到滚轮与烧焊的三角板脱离接触即可,最后把三角板割掉,把轨道吹平。
3.2.5 检查轨道,清除轨道上的杂物、焊线等,确认轨道上没有其他东西后进行开、关舱试验。
3.2.6 试验开始时,要检查千斤顶及液压管接头是否有漏油。
但是人不能处于能被舱盖压到的危险位置。
3.2.7 试验过程,注意观察舱盖滚轮,防止跑出轨道。
当滚轮卡住,舱盖不动时,要检查轨道是否平整。
3.2.8 开关舱过程中,舱盖轨道上不能有人,也不能把手放到轨道上。
防止因接头滑脱、油管爆裂等原因造成舱盖突然下落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