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查常见各项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全网发布:2013-12-04 17:28 发表者:张涛23219人已访问一、谷丙转氨酶(ALT):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之一,参考值为小于4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临床意义:在急性乙肝及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

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

另外需要注意,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

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37μ/L,当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但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也可升高,临床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

临床意义: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

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ALP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

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

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谷氨酰转移酶(GGT):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临床意义: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

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乙肝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乙肝、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 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

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

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升高。

五、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总蛋白(TP)正常值为60-80克/L,白蛋白(A)为40-55克/L,球蛋白(G)为20-30克/L,白蛋白(A)/球蛋白(G)为1.5-2.5:1。

临床意义:慢性乙肝、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

白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制造,一般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

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

六、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

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3.7μmol/L。

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

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

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

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八、甲胎蛋白(AFP):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

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临床意义: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

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取决于4个前提,一个结合:前提1:甲胎蛋白大于500微克/升持续4周以上;前提2:甲胎蛋白在200微克/升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以上;前提3:甲胎蛋白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前提4:排除肝病活动期、怀孕、生殖系统胚胎癌等;结合:结合医学影像学检查。

其他AFP升高情况:(1)妊娠妇女和新生儿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一过性升高,妊娠期妇女甲胎蛋白是会明显升高,一般在妊娠后3个月,甲胎蛋白就明显升高,到7-8月孕妇母血中AFP量达到最高峰并相对稳定,但其仍旧低于400μg/L,约在产后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2)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活动期甲胎蛋白有轻度、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与肝细胞癌不同点为升高幅度低,一般不持续增高,经治疗后降低以至恢复正常。

(3)非恶性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肝硬化,先天性胆管闭塞,畸形胎儿等甲胎蛋白可出现升高,但是起升高的幅度比较小,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4)与生殖细胞肿瘤有关,大约50%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人其甲胎蛋白(AFP)呈阳性;一些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

((5)新生儿肝炎。

30%新生儿肝炎可测出甲胎蛋白,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度而增加,大多明显增高。

在肝功能检查项目中,肝功能检测的每一项检测值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临床意义,少检测某个项目都将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不能被及时准确地检查出来。

下面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陈经建主任,就肝功能十二项作出了以下详细的分析:【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1、【血清总胆红素(T-Bil)】参考值:重氮法:0.6-12mg/dL改良J-G法:3.42-17.1mmol/L临床意义: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2、直接胆红素(DIBil)参考值:重氮法:0-3.34mmol/L改良J-G法:1.71-3.34mmol/L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升高于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3、间接胆红素(IBIL)参考值:3.42-10.3mmol/L临床意义:间接胆红素升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及疟疾等。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4、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速率法:0-30IU/L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的增高意义较大,其增高程度可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

(1)肝胆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ALT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会出现明显升高。

慢性肝炎血清ALT升高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而且有时可降至正常。

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ALT可升高至参考值的3-5倍以上。

活动型进行性肝硬化时ALT可中轻度升高,但在代偿期可正常或稍增高。

患原发性肝癌时,ALT可正常或中轻度升高。

胆道疾病如胆石症引起梗阻时,虽无肝细胞病变,但ALT可稍升高。

(2)其他疾病:心肌梗塞及心功能不全导致肝淤血可使ALT明显升高。

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均可使ALT活性升高。

某些药物或毒物也可引起ALT活性升高。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参考值:速率法:0-35IU/L临床意义:(1)当心肌梗塞时,血清AST升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着升高,48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

(2)各种肝病也可引起AST升高。

如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3)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肾炎,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使AST升高。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6、血清总蛋白(TP)参考值:双缩脲法、微量定氮法:60-80g/L临床意义:根据血清总蛋白的偏高或偏低,来判断自己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7、血清球蛋白(G)参考值:20-40g/L临床意义:(1)球蛋白浓度升高:血液浓缩可使球蛋白浓度相对升高,但临床上主要见于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而引起的γ球蛋白增高。

(2)球蛋白降低:主要是体内的合成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免疫机能缺陷的病人均可引起球蛋白降低。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8、血清白蛋白(ALB)参考值:40-55g/L临床意义:(1)白蛋白浓度升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血浆浓缩所致。

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升高的疾病。

(2)白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

急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大量出血和严重灼伤。

慢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肝、肾疾病。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9、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参考值:1.5-2.5:1临床意义:常用于衡量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当A/G比值小于1.0时,称比例倒置,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10、AST/AL谷草/谷丙参考值:1.00-2.00临床意义: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11、ALP碱性磷酸酶参考值:30-90u/L临床意义: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对于不明原因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12、GGTγ-谷氨酰转移酶参考值:0.0-41U/L临床意义:泛分布于肝细胞毛细胆管和胆管系统。

轻度增高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胆囊疾病,中度增高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癌、显着增高见于胰腺癌等。

阻塞性黄疸的患者明显升高。

>>>出现异常,让医生帮我分析。

专家提醒:肝功能12项检查,每一项都不能少,都会对总的结果分析造成影响。

导致有些病不能及时的发现,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花巨资引进国内顶尖肝病检查设备,在做到检查误差几乎为0的情况下,还能做到上午检查,下午就能拿检查结果!是你不错的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