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制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规范公司人员招聘流程、健全人才选用机制,充分保障公司人力资源对公司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升招聘录用管理事务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3条原则3.1招聘工作的实施基于公司人员编制、年度人才招聘计划和月度临时调整招聘计划执行。
3.2追求德才兼备,因岗设人,避免因人设岗,打造优秀团队,把好人才入口关。
第2章管理职责第4条人力资源部4.1负责公司人力资源招聘体系的建立、维护和管理,招聘流程的规范。
4.2负责公司招聘活动费用统筹和效果分析。
4.3负责公司招聘渠道的建立、维护。
4.4负责公司年、月度招聘计划的组织编写与实施。
4.5负责招聘流程中的简历初筛、笔试与初步面试、背景调查、部门录用确认、入职手续办理。
4.6负责公司应聘人员素质测评和各岗位专业测评题库的建立、维护。
4.7负责公司内外部人力资源信息库与人才库建设与维护。
4.8负责公司各部门空缺岗位《人员需求申请表》需求表的初步审核。
4.9负责公司内部岗位竞聘的组织、实施、信息公布。
4.10负责招聘方案的拟定和执行。
第5条用人部门负责人5.1负责制订本部门年度和月度临时用人需求计划。
5.2负责提供部门各类岗位专业测评试题,并协助人力资源部对应聘人员试题结果的打分、评估。
5.3负责配合人力资源部对本部门需求岗位应聘人员的面试,并填写《面试评价表》。
5.4根据各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招聘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人员任职资格。
5.5协助人力资源部开拓招聘渠道,提供招聘岗位候选人信息。
5.6负责本部门超编制用人需求计划报告的编写。
第6条主管经理6.1复核所辖部门《年度人员需求计划表》和《人员需求申请表》。
6.2参与应聘人员的面试,外部应聘人员的复试,并填写《面试评价表》,给出所辖部门岗位竞聘人员的录用意见。
第7条总经理7.1年度招聘计划的批准。
7.2中层岗位应聘人员的录用决定,外部关键岗位应聘人员的复试。
7.3应聘高层管理人员的初试,并填写《面试评价表》。
7.4月度临时人员需求申请的审批。
第8条董事会8.1特殊岗位或超越经理会正常审批权限范围的薪资审批。
8.2高层岗位应聘人员的录用决定。
第3章测评题库管理为全面测试应聘人员综合能力,选择合适人才,公司对应聘人员进行笔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测评和素质测评,专业知识测评由用人部门根据岗位胜任能力要求,实际工作情况组织编写,主管经理审核后交至人力资源部;素质测评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岗位胜任素质要求,组织编写;每两年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用人部门对试题库进行更新。
第4章招聘形式第9条内部竞聘9.1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优先在公司内部实施招聘,关键岗位可采取“竞争上岗”形式。
9.2员工参加内部竞聘,须提前告知本部门负责人。
9.3参加内部竞聘的员工,录用后原部门须提出原岗位空缺后的需求建议。
9.4内部竞聘操作流程、审批权限等参照外部招聘执行。
第10条外部招聘公司出现岗位空缺时,可通过内部推荐、现场招聘会、校园招聘、广告招聘、网络招聘、猎头公司等渠道进行招聘,人力资源部负责统一对外发布招聘信息,并对应聘者进行甄选。
第5章招聘计划制定第11条年度招聘计划与编制流程11.1每年12月1日,人力资源部负责把《年度人员需求计划表》发布到各部门。
11.2各部门根据本部门下年度总体发展规划、空缺岗位需求与部门实际工作需要,一周内填写完《年度人员需求计划表》,上报主管经理审核。
11.3在每年12月15日前提交部门《年度人员需求计划表》至人力资源部。
11.4在每年12月20日前人力资源部将汇总后的《年度人员需求计划表》上报公司经理会审核、总经理审批。
11.5编制外的人员招聘需求计划需报董事会审批。
11.6审批通过后,人力资源部在次年度1月1日起按汇总后的《年度人员需求计划表》制定年度招聘计划、组织实施。
第12条月度需求计划与编制流程12.1计划内招聘: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门的《年度人员需求计划表》分解至《月度招聘计划表》,并与各需求部门再次确认信息,无变动后组织实施。
12.2计划外招聘:用人部门产生计划外职位招聘需求,需至少提前5周填写《人员需求申请表》至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对用人部门提报空缺岗位需求调查后进行初步审核、并确认到岗时间、招聘方式、人员要求及薪资等事宜,对虚报、多报、超编制岗位需求的返回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调查结果上报总经理审批,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实施。
第6章招聘流程第13条用人部门提出用人需求,并提出建议招聘方式。
第14条内部推荐14.1 公司鼓励员工内部推荐,需严格实名推荐,对于部长级以上职员推荐人员应填写《部长级以上职员推荐人员应聘公司岗位登记表》,经人力资源部部长审核,主管经理、总经理审批后人力资源部存档;一般管理人员与生产类员工推荐由被推荐人在《应聘登记表》上注明推荐人姓名及关系,人力资源部统计汇总,经人资源部部长审核、总经理审批后存档。
14.2被推荐员工转正视为推荐成功,推荐成功奖励标准按照下表执行14.3 人力资源部招聘与配置专员根据《职员推荐人员应聘公司岗位登记表》与《应聘登记表》记录半年度、年度汇总上报审批后报薪酬福利专员,统一发放。
第15条内部竞聘流程15.1人力资源部根据人员需求时间,提前5周依据空缺职位要求在公司内部发布职位空缺公告和电子短信告知在外出差人员。
15.2竞聘者在一周内填写《内部员工竞聘报名表》并交至人力资源部。
15.3人力资源部初步筛选内部竞聘人员资质,发布笔试时间和地点,信息发布一周后组织符合要求的竞聘者进行素质测评和专业试题测试,按岗位要求进行评估。
15.4一般情况下,笔试结束3日内,人力资源部组织用人部门对笔试合格者进行面试,并在面试后3个工作日内向用人部门确认面试结果,汇总后上报总经理审批。
15.5公司规定调岗人员试用期1-3月,由调入部门根据岗位重要性、竞聘者能力确定试用期/见习期,试用期满后由人力资源部办理转正手续。
第16条外部招聘流程16.1人力资源部根据年度招聘计划确定的时间,提前6周依据空缺职位要求向公司外部发布招聘信息。
临时性招聘需求,人力资源部根据部门提供的《人员需求申请表》要求,提前5周发布招聘信息。
16.2招聘资料收集:人力资源管理员发布招聘消息,收集应聘资料。
16.3简历初筛:人力资源管理员对应聘者的简历进行初步筛选,并提供5倍以上的符合招聘要求的人员简历,并向用人部门确定可参加面试人员和时间。
16.4应聘者必须提供本人真实的身份证、毕业证、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原件,留存复件备档,公司拒绝聘用无合法证件及提供假证的人员;16.5应聘岗位面试层次:16.6初试:组织应聘者填写《应聘登记表》,并进行初试(专业试题笔试、素质测评及简单面试),确定可以进入下一步面试人选,并推荐到用人部门进行面试。
16.7用人部门复试:人力资源部初试通过后和用人部门一起复试,复试人员至少为招聘要求人数的3倍,复试参与者必须3人以上(人力资源部1人,用人部门至少两人),面试参与者应认真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岗位匹配度做出公正、公平、客观、全面的书面评价,并及时将面试合格人选名单及面试评价记录反馈给人力资源部。
16.8背景调查:人力资源管理员对中、高层管理岗位、关键岗位通过初试人选在最终录用前做有效的背景调查,并如实将结果填写在《面试评价表表》中“背景调查栏”。
告知复试人员。
16.9复试:人力资源部将复试候选人《面试评价表》、应聘登记表等资料报用人部门直接主管经理审核,组织复试;公司关键岗位、中层管理人员总经理必须进行复试;高层管理人员必须经董事会复试。
16.10面试者与应聘者认识的,必须事前告知人力资源部相互关系,应聘者与面试者存在潜在个人利益关系的,面试者应主动回避或由其他人员来决定是否录用,否则将视为舞弊。
16.11人力资源部应按照公司试用期工资相关制度,结合应聘成功者本人专业技能、工作经历、学历和《面试评价表》等,人力资源部负责向应聘成功者进行试用期薪资的确认,根据岗位要求和用人部门综合评价,决定是否录用。
16.12薪资确认无异议后,由人力资源部通知录用员工办理入职手续。
第7章员工录用第17条新员工的入职、录用和转正流程需依据《入职、调动、离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第8章档案管理第18条人才库档案管理18.1人力资源部对应聘人员建立人才库,根据面试中应聘者的表现确定其应聘资料的保留,再次招聘时优先考虑人才库中表现优异者。
18.2未通过初试者:资料不录入人才库。
通过初试未通过复试者:资料保留3个月。
18.3通过复试不能按时来公司报道者:资料保留6个月。
第19条员工人事资料管理19.1公司员工人事资料由人力资源部保存并管理。
19.2人力资源部在新员工入职后,要及时将该员工的个人资料输入电脑保存,如劳动合同签订生效时间、截止时间、转正、调动、升/降职等信息要及时更新。
19.3人事资料的借阅,需经主管经理核准后,方可借阅,但不能拿出人力资源部。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资料原则上不予外借,特殊情况经过总经理及董事长同意后方可借阅。
19.4离职人员资料处理:公司为每位员工建立管理档案资料,记录员工在公司的职业发展经历,员工离职后,公司将根据其职位确定继续保留时间:高层管理人员资料永久保留;中层管理人员资料10年后销毁;普通员工资料3年后销毁。
第9章文件与记录第20条相关文件:20.1《入职、调动、离职管理办法》第21条相关记录:21.1《年度人员需求计划表》21.2《人员需求申请表》21.3《应聘登记表》21.4《技术专家聘用登记表》21.5《员工调动审批表》21.6《内部员工竞聘报名表》21.7《面试评价表》21.8《部长级以上/职员推荐人员应聘公司岗位登记表》第10章附则第22条本制度由总经理审批后,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23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规定执行。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相抵触时,执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第24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