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_【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_【PPT课件】


近年来有大量文献报道显示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 穿刺活检术成功率接近100%,并发症小于5%。
目前大家公认对于病灶直径超过3cm 及直径小于 3cm 但位于肺脏外壁的病变可采取B 超引导行肺穿 刺活检。
有研究称,对于贴近胸膜的肺部病灶,利用超声引 导经皮穿刺活检已成为获得病理穿刺的最佳方法, 同时极少产生严重并发症。
【注意事项】
1.手术后无气胸早期征象者可将患者送 返病房,绝对卧床休息3h。
2.B超引导下经皮针吸肺活检,适用于肺 周围型局限性病变的检查,中心型病变 成功率低且并发症多,应严格掌握检查 适应证。
3.注意并发症。
【并发症】
(1)气胸,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2%~ 10.6%。
(2)出血,比较少见,如发生应让病人安静休息,避 免咳嗽。少量咯血无需治疗即可自愈。咯血量大时, 嘱患者卧床休息,对症治疗,预防窒息,可用止血药。
明确组织类型便于选择治疗者。
【禁忌证】
1.患有出血性疾病或近期严重咯血者。 2.严重肺气肿,心肺功能不全或肺动脉
高压者。 3.肺部病变可能是血管性疾患,如血管
瘤或动静脉瘘等。 4.剧烈咳嗽不能控制不合作者。 5.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大咯血者。
【方法】
3.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 醉。选取合适活检针,根据定位角度和深度进 针,在进针的同时运用消毒乳胶手套包裹的多 普勒超声探头实时监测进针方向和深度,并酌 情调整。在针尖接近胸膜时嘱患者屏气,按既 定方向和深度迅速进针,直至针尖位于病灶边 缘内侧。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当前概况 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相关文献介绍及其优点总结 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当前概况
现今肺内占位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 诊断手段有支气管镜和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肺穿刺术,经皮肺 穿刺术尤其在周围占位病变的诊断中占据主 导地位。
经皮肺穿刺术可以比较准确的获得肺内结节 病灶的组织标本,文献报道,经皮肺穿刺术 总的诊断敏感性在68-96%,特异性可接近 100%,对于所有大小的病灶来说,其诊断的 准确性为74-96%.
4.当多普勒超声确认活检针的针尖位于病灶边 缘内侧时即可撤除探头,进行活检。活检方法 则根据活检针不同而异。
【方法】
(1)抽吸针:采用细针抽吸法。取出针芯接上50ml针筒 并提插抽吸,提插幅度为0.5-1.0cm。注意拔针前应 去除负压,也不能加正压,以免抽吸物吸入针筒内或 将抽吸物推出针尖。获取的标本立即涂片,用无水乙 醇固定送细胞学检查,组织块则放入10%福尔马林溶 液中固定送组织学检查。必要时,可就近另选穿刺点 再次穿刺抽吸活检。
(3)空气栓塞。极少见,如发生则后果严重。操作时 应注意防止穿刺入肺静脉。每次抽吸后应立即用针芯 堵住套管针,以免空气进入。
(4)感染。 (5)癌细胞针道种植等。
相关文献
莫伟强等 发表在《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年11 月第34 卷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老年 疑似Ⅰ ~ⅢA 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2)切割针:采用活检枪活检法。活检前活检枪深度切 割长度、加载动力,当活检针芯抵达病灶边缘内侧, 将针芯固定到活检枪上,打开保险,启动扳机,活检 后迅速拔针。取得条形标本立即放入10%福尔马林溶 液固定送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就近另选穿刺点重复穿 刺活检。
【方法】
5.活检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急、 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神志改变等表 现,观察有无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 必要时可结合胸腔超声探查及胸片检查, 并酌情处理。
优点总结
B 超引导设备简单、灵活,调整穿刺角度方便。 B 超引导肺穿刺可在床边进行,为移动不变患
者提供方便。 B 超引导较CT引导花费低,容易被患者及家属
所接受。 B 超可实时显示肺脏周围的血管和脏器,可避
开重要脏器及大血管,确保安全穿刺及取材的 成功。 可避免患者遭受射线照射。
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方法简单,费用 低廉,诊断准确率高,并且能实时超声监视确保安 全穿刺及取材的成功。
B超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适应症 禁忌症 准备 方法 注意事项 并发症
【适应证】
1.外围肺肿块鉴别困难者。 2.原因不明的局限性病灶。 3.不能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的肺癌,为
可提高肺部周围性肿块、以及伴有胸腔 积液、胸膜肥厚性病变的肺内实变的诊 断水平。
预计每年可开展50-200人次,开展此项 目将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减轻患 者经济负担。
谢谢各位评审专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