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值名称皂化价INS值
椰子油0.19 258
橄榄油0.134 109
棕榈油0.141 145
大豆油0.135 61
葵花籽油0.134 63
蓖麻油0.1286 95
芥花籽油0.1241 56
白油0.135 115
花生油0.136 99
葡萄籽油0.1265 66
芝麻油0.133 81
米糠油0.128 70
甜杏仁油0.136 97
杏核油0.135 91
蜂蜡0.069 84
乳木果油0.128 116
酪梨油0.133 99
可可脂0.137 157
榛果油0.1356 94
月见草油0.1357 30
大麻籽油0.1345 39
荷荷芭油0.069 11
澳洲胡桃油0.139 119 芒果油0.128 120
芒果脂0.1371 146
棕榈核油0.156 227
小麦胚芽油0.131 58 玫瑰果油0.1378 16
猪油0.138 139
牛油0.141 147
杏核桃油0.1354 91
巴西核果油0.175 230 玉米油0.136 69
鸸鹋油0.1359 128
棉籽油0.1386 89
夏威夷核果油0.135 24 池花籽油0.1207 77
羊毛脂0.0741 83
核桃仁油0.137 87 花生油0.136 99
开心果油0.1328 92
南瓜籽油0.1331 67 苧麻油0.124
油菜花油0.124
松香0.13
红花籽油0.136 47 硬脂酸0.1412 196 核桃油0.1353 45 亚麻籽油0.1357 -6
●氢氧化钠的计算
例如:椰子油的皂化价是0.19,亦即1g的椰子油需0.19g的氢氧化钠皂化,100g的椰子油需19g的氢氧化钠皂化。
假设:有椰子油100g、芥花油150g、棕榈油250g,椰子油的皂化价是0.19、芥花油是0.124、棕榈油是0.141,则需:
(100×0.19)+(150×0.124)+(250×0.141)=19+18.6+35.25=72.85g的氢氧化钠方能完全皂化。
小数点后通常无条件舍去,甚至会酌量减少氢氧化钠的量,如此更能确保氢氧化钠可以完全皂化,当氢氧化钠与油脂作用完毕后,皂化完成的皂里就不会有氢氧化钠存在。
另外,多加入一定百分比的油脂,使成品较为滋润的方式称为「超脂」(Superfatting)。
超脂有两种成法,一种是「减碱」及「加油」。
减碱是在计算配方时,先扣除5%~10%的碱量,使皂化后仍有少许油脂未与碱作用而留下,藉以达到使成品较不干涩的效果。
一般来说,减碱越多成品的pH值越低,也越滋润,但随着减碱量的越多,做出来的皂,熟成之后越容易出油酸败。
「加油」是以正常比例制作,直到皂液Trace(呈浓稠状)后再加入5%的油脂,由于比例不高且先前的皂化已经完成,加入油脂的步骤并不会对皂化过程有其它影响,而这些后来添加的油脂,因为没有多余的碱可以作用,所以油脂本身的特质和功效也比较容易被保留在皂里,达到想要的效果。
●硬度的计算→INS值
各种油脂的「INS值」是以<皂化值-碘价>所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碘价越低的油脂如:椰子油、可可脂、棕榈核油等,INS值愈高。
各油脂INS值影响成品的软硬度,如果配方中的软油比例较高、INS值低,做出来的皂就是软趴趴的。
一般书籍建议的INS值在160,不过120~170都算是理想的硬度,只要过了数星期的成熟期,成品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INS值的计算是:(油脂重量÷油脂总重量)×油脂的INS值
例如:有椰子油100g、芥花油150g、棕榈油250g,椰子油的INS值是258、芥花油是56、棕榈油是145,则INS值为:
(100/500)×258+(150/500)×56+(250/500)×145=51.6+16.8+72.5=140.9→可(介于120~170间)
●水量的计算
水量的计算方法有下列三种:
(1) 配方中氢氧化钠的重量×2.6或2.8
(2) (氢氧化钠重量÷0.3)-氢氧化钠重量
(3)油的总重量×0.389
假设:有椰子油100g、芥花油150g、棕榈油250、氢氧化钠72g
(1) 72×2.6=187.2 或72×2.8=201.6g
(2) (72÷0.3)-72=168g
(3) 500×0.389=194.5g
究竟应该放多少的水量?其实算法见人见智,大原则是偏高的水量在数星期的等待过程中,成品硬得较慢,但也有人认为相对碱质也比较不那么高。
还有应该放多少水和配方中使用的油种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坚硬的纯椰子油皂需要的水量会比较偏高一些,不过不需要担心,只要配方的油和氢氧化钠重量正确,些许的水量差距不会对成品有太大的影响。